蒋丽娟
薛法根老师和何捷老师都上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一课(具体案例可见本刊2014年1-2期)。两位特级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作了不同的深入研读,以不同的教学理念作了不同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演绎,然而百川入海,殊途同归,都体现了其不凡的教学功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一、词语教学——慧眼独具巧设计
张志公先生说:“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两位特级教师对词语教学都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薛老师别具匠心,发现了文中叠词独具的音韵之美。他借用“匆”的两个古体字“怱、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通过“匆”与“匆匆”的朗读比较,发现“叠词”的节奏之美。接着,让学生从文中自主发现其他的叠词,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诠释其独特的美感。如“头涔涔、泪潸潸”的对偶美,“斜斜的太阳”的姿态美,“赤裸裸、白白”的情感意蕴,“轻轻、悄悄”的姿态声音特点。在薛老师的诙谐点拨和悉心引导下,学生对“叠词”表现的不同意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饶有兴趣地探寻语言的幽深处,领略到了不同的语言风景。
而何老师同样没有忽略字词教学。只不过何老师的字词教学不像薛老师那样集中在一个板块,他是顺学而导,将词语教学像珍珠一样贯穿于学习的不同进程中。如“解题导入”时,何老师板书课题后,提醒学生写“匆”字时,不要匆匆忙忙而忘记了中间的长点。既提醒了学生字形,又结合提示了字义,可谓一举两得。在“整体把握”环节,何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紧扣字词谈感受,放手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当中,因文生感。当学生抓住“头涔涔”“泪潸潸”两个词谈自己对于时间的感受时,何老师及时肯定“新遇到的词就能让你有感受,厉害”。在“品味感悟”环节,何老师又放手让学生抓关键词来感受,关注作者准确形象的用词,如“跨过”“闪过”“伶伶俐俐”等,丰富语言积累。
不管是薛老师的集中教学,还是何老师的分散教学,不管是引领还是放手,都体现了教师对词语教学的重视。在词语教学中,他们“聚焦语言形式,揣摩语言的音、形、义,品味语言的色、香、味,乃至掂量语言的轻与重,估摸语言的刚与柔”(郑逸农语)。通过扎实灵动的词语教学,唤醒、顺应和养护学生的言语理解,品出词语的丰富情味与理趣,获得独特体验与感悟。
二、学法指导——自然渗透促思考
语文学习中,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即对于一类文体怎么读。三维课程目标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过程与方法。因此,两位特级教师在教学中都根据文本特点巧妙地渗透了学法指导。
薛老师认为,《匆匆》不仅仅是一篇抒情的散文诗,也充满了哲理思考。因此,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情朗读上,还应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跳出来作理性的思考。因此,他以“朱自清当时才20多岁的青年,为何感觉时间匆匆”为切入点,通过不断追问,引领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仔细揣摩文本,朗读思考,咀嚼文字背后的深层哲思。这种由文及人、联系生活、反照自身的学习方法自然渗透于师生的对话中。这样的阅读感性与理性交融,学生从情感体验到哲理思考,既读到了文本的深处,也读到了作者的心里,最重要的还读到了自己,获得一种精神的提升。
何老师则基于散文的特点——“散文就是读者与作者的悄然对话与共同的思考” (余秋雨语)切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思考交流。在教学中给学生大量读书时间,听读录音,静心默读,找准一个点再用心读,“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叶圣陶语)。通过“静心地读,安静地想”的批注式阅读方式与作品对话,通过“大胆表达个人的不同感受”,与老师和同学对话。在师生共同品读的过程中,何老师也在潜移默化地传授品读文章的方法,那就是“倾听、思考、对话”。学生运用此法读文,又共同总结学法,再指导自己的课后读书实践,在品读中不断获得成功。
薛老师阅读方法的指导相对集中于一个板块,而何老师的学法指导则贯穿于整堂课,学法与教法统一于整个教学环节。出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设计思路,薛老师扶得多,何老师放得多,但不管哪堂课,教师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做到“让学于生”,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
三、语言训练——揣摩提炼重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两位特级教师都能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特点,引领学生理解与领悟本文语言表达的独特魅力,进而尝试运用这种语言形式,获得言语表达的智慧。
薛老师的课上,明确提出了“时间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朱自清是怎么写时间的”这一问题,引领学生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揣摩文本是“怎么写的”,进而探究“为什么这样写”。如感悟怎么写“一个日子”时,先让学生看描写时间脚步的词语“挪移、过去、跨过、飞过、闪过”等,发现这些词语表现了时间飞快消逝的匆匆行程。然后,让学生仿照文中的语言形式练习说话,师举了“读书、写字、唱歌、弹琴”的例子,引导学生用准确形象的词句来表达。之后,又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不写“读书”等有意义的事,而偏要写吃饭睡觉等“俗”事,从中领悟作者借寻常事写时间的特点及内心的情感。
何老师同样也关注到了本文的语言特点是“能在不经意处浓墨重彩地写”。他选择了与薛老师同样的语言训练点,不过他是直接让学生向朱自清学语言,学着说一说自己的时间是怎么过去的。学生的仿说与文中精美的语言相比无疑是比较粗糙的,何老师顺学而导,让学生再品味朱自清笔下的时间是怎么过去的,体会其用词的准确、形象。
两堂课比较,薛老师在引领学生品味语言时显然是精心设计的,从词语的运用到事例的选择,让学生在语言的精妙处驻足鉴赏,潜心揣摩,提炼其中的言语运用规则,并且联系自己的生活迁移运用,尝试准确生动地表达。在理解与运用的相互促进中,时间的形象转化为语言的形象。何老师更注重先学后教,先让学生自我探索,尝试运用,再自我比较,从中发现文本的语言之美。不管哪种教法,都力图使语言训练能切切实实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师生对话——互动交流有提升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标不止一次地提到“对话”,在我看来,对话就意味着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意味着人格的平等和思想的碰撞,意味着“教学相长”。这种互动与交流当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薛老师的课上,当师生就“八千多日是如何匆匆而过”展开对话时,学生敏锐地捕捉到了“八千多日子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这一夸张性的比喻,但还不能一下子体察“八千多日子”与“一滴水”之间的巨大反差。薛老师便用形象幽默的方式让学生来感受“匆匆”:滴答,24年(八千多日子)过去了;再滴答,24年过去了;再滴答,24年又过去了;再滴答,一生就过去了。在充满智慧的四个“滴答”中,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一滴水”的美妙与传神,感受到了语言的具象化。师生互动轻松愉快,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何老师的课上,创设了互动交流的良好氛围。先是让学生细细品、慢慢嚼,边批注边读文,在此基础上以第一自然段为例让学生自由谈谈读懂了什么,抓住契机指导学生抓关键词来感受,鼓励学生读出“不一样”的感受,发表自己“不一样”的见解。然后再让学生找准一个点再品读、再交流。教师让学生充分读书、思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感悟,顺着学生的思路相机点拨提升。这样的师生、生生互动,真正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了“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少数人的感悟来代替全体学生的感悟”。
课堂教学中最难做到、最能体现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是什么?我认为是能否做到“顺学而导”,收放自如;能否与学生贴心互动,迅速又简捷地给予学生最需要的指引。两位特级教师都特别善于与学生互动对话,能敏锐地找到教学的“生长点”,在平等亲切的交流中实现自己的教学意图,起到引领与指导的作用,了无痕迹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匆匆》是一篇蕴含哲理的美文,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两位特级教师凭着自己对课程改革的深入理解,对文本内容的智慧研读,对学习起点的精准把握,上出了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两堂课。不管是引领还是放手,他们都能以自己独到的教学理念和精湛的教学技艺引领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从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和审美的熏陶,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与借鉴。
(江苏省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 21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