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平
传送带问题一直是高中物理课程比较容易出现,且难度系数较大的题型,以其运动过程繁琐、涉及概念的多而著称.尤其是倾斜传送带,如何运动,运动阶段如何区分,能否最终匀速一起运动等等以及其涉及到的多个概念(如痕迹、电能、内能、摩擦力所做的功等)有什么联系、什么区别,如何计算等等问题交织,最终学生谈之色变.作为这样难而涉及知识点全的内容,高中物理课上却甚少将它作为一个专题,除了长期以来的教学习惯,还有就是传送带教学“不易”,本人就传送带问题做一归纳,不尽之处,敬请指正.
传送带问题的考查一般从两个层面上展开(动力学与功能):
1.动力学
(1)传送带问题一般要分为两个阶段,阶段分割点就是v物与v带相同的时刻,因这一时刻,物体摩擦力的会突变(大小,方向),由动摩擦转为静摩擦,到底物体此后能否跟传送带一起运动?
(2)假如物体能跟传送带一起运动,则说明两者应该具有共同加速度,又由于传送带做匀速运动,a=0,只要物体能够受力平衡即可一起运动.水平传送带,只要静摩檫力=0,在静摩擦力范围内[0, μmg],故可以如果是倾斜传送带,则应该判断mgsinθ与最大静摩擦力μmgcosθ大小关系.如果mgsinθ<μmgcosθ,则说明如果要受力平衡,只要静摩擦力=mgsinθ,在静摩擦力范围内[0, μmgcosθ],故可以两者可以一起运动;如果mgsinθ>μmgcosθ,则物块受力不能平衡,不能与传送一起运动.一句以概之,能够一起运动取决于外力能否拉动物块最大静摩擦力.
解题思路 对物块受力分析,明确物体如何运动——v物与v带相同的时刻,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大小,方向)——做个判断,能否一起运动.
例题1 如图1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2 m/s向右运行,现将一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A端与B端相距4 m,则物体由A到B的时间和物体到B端时的速度是( ).
A.2.5 s,2 m/s B.1 s,2 m/s
C.2.5 s,4 m/s D.1 s,4 m/s
受力分析:μmg=ma a=2 m/s2.设达到共同速度v=2 m/s时发生的位移s1=v22a=1 m,所用时间t1=va=1 s.
此时距离B端s2=4-s1=4-1=3 m.
此后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时间t2=sv2=1.5 s.所以t=t1+t2=2.5 s,
物体最后阶段是匀速,故末速度为2 m/s.
例题2 如图2所示,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从A端到B端的长度为16 m,传送带以v0=10 m/s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地放置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求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所需的时间是多少?(sin37°=0.6,cos37°=0.8)
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sinθ+μmgcosθ=ma1
物体达到共同速度10 m/s所用的时间t1=va1=1 s.所经过的位移x1=12at2=5 m,在此之后,由于mgsinθ>μmgcosθ,故物体不能与传送带一起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此时有mgsinθ-μmgcosθ=ma2,设从达到共同速度10 m/s到B所用的时间为t2,根据运动学知识得L-x1=vt2+12, 得t2=1 s,则所用总时间为t=t1+t2=2 s.
2.功与能
(1)系统能量守恒:WF=ΔEK+ΔEP+Q,WF为减少动能或者说是传送带做的功,ΔEK,
ΔEP为传送带上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的变化;Q是由于摩擦产生的内能:Q=f·s相对.s相对的求法:如果传送带和物体方向相同,则s
相对=|s传-s物|,如果传送带和物体方向相反,则s相对=s传+s物.Q只发生在两者相对滑动的过程.s相对称为痕迹长度.
(2)物块所受的摩擦力所做的功Wf ,应该隔离分析.
法1:动能定理
法2:公式法:f·scosθ,应注意物块与传送带一起运动(倾斜传送带),
虽然相对静止,但是仍然有功,因为s是对地位移;但是没有产生Q;同时f也要注意突变性,因此需要分两个阶段分析.相对动能定理,过程分析较为复杂,易出错;但有利于学生思维提高.
注意区分Q与Wf,以倾斜传送带为例,相对静止时Q=0,而Wf仍有值
例题3 如图3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其上A、B两点的距离为L=5 m,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1 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10 kg的小物体轻放在传送带上A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2,在传送带将物体从A点送到B点的过程中,g取10 m/s2.求:
(1)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
(2)电动机做的功.
(1)受力分析,a=μmgcosθ-mgsinθm=2.5 m/s2,物体达到共同的速度,所发生的位移为x1=v22a=0.2m 在此之后由于mgsinθ<μmgcosθ,故可以与传送带以υ=1 m/s一起运动. 法1:从A到B,由动能定理W传-mgLsinθ=12mv2-0 代入可得W传=255 J 法2: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其实也就是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 物体匀速向上运动的位移为:x2=L-x1=4.8 m,W传=μmgcosθ·x1+mgsinθ·x2=255 J(注意摩擦力突变) (2)由功能关系可知,电动机做的功WF=ΔEK+ΔEP+Q. 相对滑动过程中s相=v·va-x1=0.2 m 由功能关系得: WF=mgLsinθ+12mv2+μmgcos·s相=270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