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亚
复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高中数学教学亦不能外.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的学习,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学习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对零碎的知识进行总结,促使其系统化、结构化,设置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高三复习是高中阶段数学教学最紧张的时期,尤其是当前的江苏高考模式下,数学在高考中权重大,因此,高三复习要求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如何实施复习教学,优化学生的数学复习效果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一、联系实际,明确目标
每节课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复习课也是如此!我们在和学生一起复习数学内容时,数学教师必须从教学实际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高考的实际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复习目标.复习目标如一盏指路明灯,为教师、学生在课堂复习探究活动中照亮前方的道路,促进复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概念复习教学上,应该让学生有效回顾的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概念,更应该是一个成体系的知识块.如,在和学生复习集合时,要善于挖掘“并集”概念与“交集”的联系,将“交集、并集”的概念正向联结,理解概念所蕴含的“且、或”的意义.再例如,“椭圆”的概念可与“圆”相联系,同时还要与“双曲线”相联系,通过复习构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当然,除了复习要体系化外,我们教师还要善于分析学情,同一个班级由于学生前期的数学学习打下的基础不一样,数学成绩差距通常较大,但是复习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知识结构获得最大化发展,所以教学目标应该是具有层次性的,是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对应的.目标是复习的起点亦是归宿,我们要让学生能够看到“能完成”,同时又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
二、重基础,由浅入深复习
这些年江苏数学高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都比较大,所以有很多的老师在高中数学复习过程中与高考题靠拢,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复习的起点偏高,学生复习乏力,没有成就动机,甚至导致数学学习自信心的缺失.笔者认为,我们的复习必须从大纲要求出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将数学基础知识作为复习的重点,将教材中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作为复习的重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概念、公式、定理等.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复数”这个概念时,笔者首先和学生回顾“实数”概念的发展史,让学生感受到“数”这个数学概念是伴随人类实际需要层次的不断提升而发展起来的.从运算上来分析,自然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中运算实施情况,同时抛出问题:“实数集对负数开偶数次方则不可实施,怎么办呢?”从数的发展角度来看,引进一种“新数”就顺理成章了.那么对这种新数来说有什么要求呢?“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都可实施”.在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时,教学过程中引进虚数单位i,学生的心理上就有所准备,复数概念就落到了实处.
三、生本复习,积极引导
“课堂上总是让教师来讲并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而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去学习和理解一些东西,才能成为他们自己的知识,能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对于复习也是如此.“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思考、归类、收集,当然,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复习的效果,我们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对于高中数学复习课,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行为和任务在于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和及时的点拨,而不是将知识和方法直接灌输给学生.高考数学难,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复习就是做难题,而是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会分析问题,最终自己能够解决遇到的数学难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体现在行为和活动上的主体,而活动和行为是需要时间和空间来保证的,为此教师在组织高中数学复习课时,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和思考时间,确保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和研究.
不过,当前高中数学复习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有许多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路是能够发现问题的,但是并不积极地发问和展示,这时我们大多数教师还是以自己讲为主的形式进行复习.这对于一些隐藏的“新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同时还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讨论的还是教师认为的重点知识和难点.“学生在教师讲授和引导过程中如有产生疑问的地方,不敢发问或者没有时间发问”.这个现象如何解决呢?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建立和谐的复习气氛,学生之所以有问题不敢发问,是因为教师的严厉,或是害怕同学们的笑话,或是觉得私下问同学等等原因.在复习时要给于学生特殊的帮助与关照,消除许多差生内心的自卑感,从而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平时教师还要多鼓励,提倡合作学习,让同学们之间多沟通,一起交流学习心得,让学生对自己遇到的问题大胆发问.
四、勤加练习,变式提升
在高中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练习的机会,使其能够更好地巩固课堂上所复习的知识.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教师要多下工夫,不但使练习题有一定的难度,更要使练习题的知识点全,并且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学生完成了习题解答后,引导其反思解题过程,或积极地变式,或思考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借此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例题 已知圆C:x2+y2-2x+4y-4=0,试分析有没有一个斜率为1的直线l存在,使以l被圆C截得的弦AB为直径且过原点的圆?如果该直线存在,试写出其方程;如果不存在,请分析理由.
解法1 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l:y=ax+b,设A(x1,y1),B(x2,y2),因为以AB为直径的圆过原点,所以有OA⊥OB,得x1x2+y1y2=0 ①.
联立方程组y=ax+b,
x2+y2-2x+4y-4=0,
得2x2+2(b+1)x+b2+4b-4=0 ②.
x1+x2=-(b+1),x1x2=12(b2+4b-4).
得y1y2=(x1+b)(x2+b)=12(b2+4b-4).代入①可得b=1或b=-4.容易得出当得b=1或b=-4时,直线l与圆C是相交的,所以满足题目所述条件的直线l是存在的,其方程为:x-y+1=0或x-y-4=0.
有没有其他解法呢?引导学生间相互交流,除了上述解法外,还能发现如下解法:
解法2 假设以弦AB为直径并通过原点圆的方程是:x2+y2+Dx+Ey=0,其圆心的坐标为(-D2,-E2),则可以得直线l的方程:(D+2)x+(E-4)y+4=0.根据题干中所给条件:直线l的斜率为1而且圆心在直线l上,所以可以得:
D+2=-(E-4),
(D+2)(-D2)+(E-4)(-E2)+4=0.
解得D=2,E=0或D=-3,E=5.
得到直线l的方程为x-y+1=0或x-y-4=0.进一步检验上述两个方程满足条件.
总之,高中数学的有效复习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复习过程中还要明确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复习,还要辅以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就能有效提高复习效率,提高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