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红
内容摘要:高中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写作,学到高中还没学会,这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被禁锢、真情被压抑、文思被扼制。让高中生学会写作文,作文教学应力求产生切实的需要;目标适当,调动积极情绪;广辟渠道,引来源头活水。
关键词:教师 高中生 作文
中学生中有句口头禅:“提起作文就摇头,看到题目皱眉头,打开本子咬笔头,写来写去开不了头。”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作文无疑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
一、高中生为什么不会写作文
1、思想被禁锢
人的思想是天生活跃的,尤其是青少年,他们的思想像天空的鸟儿,能够自由自在飞翔;像草原上的奔马,可以随心所欲驰骋。可是长期以来,写作课上,教师苦口婆心,把他们的思想紧紧禁锢住了。一篇文章,在写作之前,教师就反复交待要表现积极向上的主题,体现高尚纯洁的情操,展现美好的心灵,揭露丑恶的观念,要讲团结友爱、大公无私、文明礼貌、舍己救人等等,然后才开始写作。有了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谁还能自由思想,谁还能放飞心灵?
2、真情被压抑
刚起步的作文只不过是真情的流露,是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态度的一种载体而已。而青少年时期又是感情最丰富、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渴求理解的期盼,被人误解的惆怅,恶作剧后的得意,遭人作弄后的愤懑,被人接纳的愉悦,遭人拒绝的苦恼,心灵的冲撞,矛盾的纠缠……他们的每一分钟都有情感的波澜在起伏,浪花在飞溅。如果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很有可能写出佳作、美文。可惜我们的老师往往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带着生活的鲜活气息的作文,总是用这样一个哲理,那样一个经验来“指导”学生,却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理解,更不要说有些学生稚拙的甚至有些偏激的作文了,那更是让老师如临大敌,总会得一番深刻冰冷的教诲。于是学生的苦恼得不到释放,快乐无人来分享。而那些胡编乱造的作文却往往得到老师的好评。于是,真情实感没有了,写假事、抒假情的作文却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3、文思被扼制
写作其实应该像散步,无拘无束:踱着方步,迈着碎步,蹦着跳着往前移,屁颠屁颠往后退;散步时可以摘朵花儿,捡块石子儿,听听鸟叫,看看蝴蝶;散步时可以任思绪飞扬,天南海北。但如果真的有人来教你怎么散步,告诉你散步时左脚应怎么出,右脚应怎样迈,左手应怎样摆,右手应怎样放,学着学着你肯定就不会散步了。写作也一样,老师总是“耐心”地告诉你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中间要怎样过渡,怎样埋伏笔,怎样设悬念,怎样首尾呼应,更有甚者总结出这样那样的秘诀、心法一串串。那么,一提笔,满脑子都是这个要怎样那个要怎样,还有心思作文吗?当然我们也不是说不要必要的写作技巧指导,但最重要的是思想,是主题,技巧和形式永远是位居第二的。
二、如何让高中生学会写作文
根据上述这些原因,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以让高中生学会写作文。
1、让学生在切实需要下作文
需要是主体的一种情感心理需求,是谋求心理平衡或表露某种情感的欲望。心理学认为,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当某种客观事物可以满足这种需要时,这种伴随着应激状态的需要就激励人去行动而成为有效的动机了。因此,作文教学应力求让学生明确作文训练的目的、意义,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确实是学习、生活、交流思想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而稳定的写作动机。这种目的教育应该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要通过生动、具体的方式来进行,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写作。
2、目标适当,调动积极情绪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情绪的利用可以内经为良好的行为,促使学生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以班级的基础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敞开思想,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使他们增强写作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写作的心境处于最佳状态,要注意学生重分数这一心理,在给学生评分时,要对学生作文水平作具体分析,评分标准要因人而异。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要促使其向更高目标发展,对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进行前后比较,激起差生写好作文的情绪。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写作氛围,逐步消除作文对学生压力。
3、广辟渠道,引来源头活水
写作兴趣的源头在于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写倡议书,广播稿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