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妹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独立主持课题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些教师虽然有主持课题的意愿,但却常常在课题立项之后就不知道如何将课题开展下去了,从而造成课题研究中断。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就结合自己的经验,在此谈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希望对主持课题的教师有所帮助。
一、课题的准备阶段
首先,根据教学实践、教学现状以及想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等确定研究内容,形成研究课题。其次,进行课题论证,了解目前国内外相同或者类似课题研究的成果,并结合本学校、本班级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明确研究目标。课题论证的内容要包含以下7个方面:①课题界定;②背景论述;③意义论述;④内容设计;⑤步骤设计;⑥目标设计;⑦条件论述。最后,填写课题申报表,申报立项,耐心等待批复后即可开展研究了。
二、课题的实施阶段
1.课题实施的前期阶段。
当立项证书发放下来后,课题研究就可以正式开始了。这时,主持者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组建课题组,按课题管理规定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议;制订课题操作方案,给每个成员分配工作任务;准备相关书籍,搜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章、专著等研究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先进性;查阅相关资料,组织成员一起学习;积极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热情,并且要求学生写出学习心得、体会;选择研究对象,如课题研究的实验班级、对照班级,在课题研究前后需要对照的学优生和学困生等;完成前测工作,做好实施前的物质准备、组织实施、任务布置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课题组教师去兄弟学校参观学习或邀请专家传授课题研究方面的知识,集思广益,使课题研究准备工作更充分、更详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课题组要将准备过程中开展的各项活动记录下来,作为结题的资料;以研究报告或者论文的形式编写课题前期阶段的小结报告,阐述这一阶段的实施计划、研究内容、阶段性成果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
2.课题实施的中期阶段。
这个阶段是课题开展的关键阶段,也是课题开展的重点阶段,课题研究的操作性、可执行性都要在这个阶段体现出来。由于课题工作的落实是在这个阶段,所以这个阶段的关键就在于教学实践。课题组成员要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完善课题假设,搜集相关信息,总结反思,以备下一阶段的研究。
根据笔者的经验,这个阶段一般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按课题管理规定召开课题实施的中期会议,协调课题研究过程的内部管理;定期开展研究和交流活动以促进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关系;定期举行课题组成员的示范课教学,并邀请本教研组成员或兄弟学校的教师来听课。在这一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注意搜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并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数据间的关系,得出相关结论,形成文字材料。
3.课题实施的后期阶段。
课题组成员要先按课题管理规定召开课题总结会议,探讨自己在整个课题研究中感受、体会和收获,分析整理前面两个阶段的资料,撰写相关论文以及课题实施研究后期的阶段性小结,写清楚本阶段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应该达到的目标和实际达到的目标,目标差距产生的原因以及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困难等。一份详实的、规范的、合格的结题报告一般要阐明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即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等。第三,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即将所有课题资料进行整理,编制目录,装订成册,形成课题研究资料。
三、课题的结束阶段
课题研究结束后,主持人需要将课题结题申请书,课题结项申报表,以及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形成的课题研究资料,一起上交到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耐心等待专家的审核验收。
总之,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就是发现现象、提出问题、形成选题;了解信息、形成假设;选择对象、确定方法;展开研究、搜集资料;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待验收。只要教师有心、细心、专心地去研究,做到有序、有控,就能按质按量完成研究任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