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海波
展览:孙大量 日常炼金术
时间: 2014 / 10 / 19- 2014 / 11 / 30
地点: 林大艺术中心(北京·798)
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时,觉得这两个差异如此大的词语怎么会这样被组合到一起。
炼金术前辈伊利亚德说过这样一句话来形容炼金术:“我们在这里没有前化学,没有胎胞中的科学,而是一种精神技术,它虽然操作的是物质,但要追求的则首先是‘完美精神,要造成解救和自主。”
姑且用“在日常中追求完美的精神技术”的解释笼统的开始展览吧。
展览开场便是一系列的灰底小画,不超过两个巴掌大小,惹得人格外好奇,凑上前去细瞧,抹茶色的蛋糕,鲜亮的瓜瓤,襄红里子的书,打着卷的白纸……日常生活中那些小物件以独有的方式在观者面前展开,再往里走,太湖石、碗、白菜、手指、镜子、五花肉……形形状状的生活局部如同截点般楔在观者眼前,行走观赏间,心中也随之不断涌现无数个为什么,比如这幅《碗》,为什么要经过反复的涂抹,为什么不画得更加立体起来,为什么要在碗后绘出一片光,为什么在历史洪流中只画一只碗……种种疑问恰好中了作者设下的圈套。
娇小的画幅,如同特写的镜头,无疑是作者个人的表达的独有方式,在特写中,完美的诠释了这贯穿始终的论题“熟悉的陌生感”:是碗,不是碗,是碗,在是非中不断甄选与辨别,在这样的恍惚中,观者和作者在不同时间完成了对现实的超越,一种如同炼金术般的神秘感由这些符号意义的光芒定义下来。 作者企图用反复涂抹的方式表达内在的冲突与和解,既不打算创造,也不歪曲观念,在添加和删除的程序化规则中将感性物化,并随之衍生出崭新的本能。正如在西方炼金术中,第一个步骤是溶解 (solution),通过煅烧的方式回到液体的非结晶的形态,这象征着重新回到了母亲的子宫内回到了原初的状态,如果以这层定义来思考孙大量的创作,就能体会出死亡的同时也在重生的双重内涵,正如奥西里斯在复活之前先要经历肉体的四分五裂,意味着经历不断的自我否定后,不仅仅是作品的重生,更是他创作生命的新高度。
展览现场还有许多大幅的作品,与小幅作品相比,大幅作品似乎需要肩负更多的使命,正如炼金术也有其他功能, “……救世学的功能是炼金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伊利亚德)作为炼金术的衍生功能,救世学在如今社会场域下依然有存在意义,无论是幻想主义或是神秘主义,融合宗教含义的艺术生长都应生生不息,也许“被拯救的拯救者”就在你我之中,如何从日常生命中发掘,提纯,升华,如何更好地完善物质对象的同时完善自己,又如何充满畏惧与崇敬地追随救世主,在演化和发展中不断超越已定义,也许绘画同时适用于这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