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没有金刚钻别揽农业活
□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最近刚刚迎来了即位63周年纪念,成功超越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间的长度,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定海神针”。这显然是她经过60多年的岁月积淀下来的经验、威望形成的特殊“功能”。虽然英王是个虚位的象征,但这也不是谁都能干好的。国王不好当,做个种种土豆的农民是不是就容易些?非也,甚至更难!
最近受新惠农公司邀请到内蒙武川县采访土豆种植产业的情况。一圈走下来,深感做好农民也不容易。要说现在种地不上税还有各种补贴,农资企业的服务也很贴心。但我在一块田地就见到这样的怪事:当地土豆种植灌溉已经实现机械化。一个转圈的喷灌机能管200多亩地,因此武川当地人就用“圈”来做面积单位。在六下村几圈土豆田,前一个种植大户连续几年种下来都不赚钱,甚至亏损。今年转租给一个农资经营户,经他一鼓捣,这几圈地土豆长势喜人,眼看要大翻身了。记者仔细了解了这个转变的奥秘,核心还在于农业观念的先进、技术的过硬。
现在不论种植什么,一般的农户都必须应对几大挑战:一是产业化发展可能带来的病虫害压力。武川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合土豆种植,而且质量优异,是麦当劳薯条的供货基地,也是北京奥运会专供产品。环境优势加上政府扶植,土豆产业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但这种产业化也带来种植结构单一、病虫害易发的隐患。这种情况在全国其他农业区都有表现,比如山东专种大蒜的章丘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二是规模化生产带来的土传病虫害风险。规模化离不开机械化,大型机械走四方,也会将土传病虫害传播到更多地区。这些都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这就要求农民农户要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降病除害”的能力。但显然,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从业者力不从心之间的矛盾在加大。农业现代化加上农业产业投入产出的最大化需求,都使农业越来越高大上,最终必然成为精细的“瓷器活”,没有两把刷子外带金刚钻,还真干不好这个活。我了解到,后来接手的农资经营商属于从农资进入农业的开拓者。他有几方面的优势:一是学农业出身,有较高的农业科技知识;二是理念新,严格按照科学要求种植管理。三是农业资源比一般农民丰富。经营农资多年,什么肥好什么药灵门儿清。这么一看,他比农民更适合农业。看来农业生产的矛盾已经不是靠传统小农的意识观念、把式手段可以摆平的了。
再看看宏观层面,农业的高大上一直就没有停过脚步。在国外,不少涉农企业主动转型,借助互联网寻求新增长点。譬如,美国农机企业约翰迪尔公司在生产的拖拉机上安装传感器和 GPS,能够定点测量土壤成分,并帮农民设计软件控制拖拉机定点施肥,以此吸引了种子、肥料、农药等其他行业企业都寻求与该公司合作,极大提高经济效益和附加值。他们打造的也是服务农业的金刚钻。而这方面,我们的农资企业也没少下功夫,因为这是大势所趋。
子思来评
ZISI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