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02-01 11:56梁志诚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阻塞性

梁志诚

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梁志诚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 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7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88%,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0.4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无创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应用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临床特征的呼吸内科常见病, 随着病情的发展, 患者肺功能、运动耐量呈现进行性下降。该病在急性期往往合并呼吸衰竭, 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 与有创呼吸机相比, 无创机械通气操作简便,可以有效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1]。本院对4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7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14例, 平均年龄(65.3±2.1)岁, 病程5~27年;对照组中男38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64.7±2.9)岁, 病程4~29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包括抗感染、糖皮质激素(甲基泼尼松龙)、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激动剂、异丙托溴铵、茶碱制剂)、祛痰、解痉、平喘、纠正水电解质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治疗前应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耐心解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反应, 减轻或消除其紧张不安的消极情绪,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以更好的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具体操作:根据患者的面部特征选择合适的鼻罩或面罩, 同时根据临床观察及患者病情程度调整呼吸机参数, 模式选用S/T模式, 吸气末正压设置初始值为10 cm H2O (1 cm H2O =0.098 kPa), 呼气末正压设置初始值为6 cm H2O, 呼吸频率为18次/min, 然后以患者的耐受度及血气分析结果逐步增加吸气末正压, 调节面罩内的氧浓度, 以确保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 氧浓度35%以下, 通气3~4 h/次, 2~4次/d。间歇期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 嘱咐患者多饮水、咳痰。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意识障碍好转, 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 发绀减轻, 呼吸频率减缓, 肺纹理和阴影显著改善, 血气分析指标改善为有效;患者意识障碍加重, 临床症状及体征未改善或加重, 呼吸频率加速, 发绀加重, 肺纹理和阴影未见改善, 血气分析指标无改善或恶化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43.41±9.25)mm Hg(1 mm Hg=0.133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78.52±4.67)mm Hg、pH值(7.12±0.07), 治疗后分别为(84.30±8.11)mm Hg、(49.97±6.17)mm Hg、(7.29±0.53);对照组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41.52±8.67)mm 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79.13±3.90)mm Hg、pH值(7.15±0.13), 治疗后分别为(65.09±10.35)mm Hg、(70.12±7.61)mm Hg、(7.19± 0.10),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有效46例, 无效3例,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患者中有效29例, 无效19例, 有效率为60.42%, 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进行性疾病, 病程迁延难愈,患者易产生慢性呼吸肌疲劳及呼吸中枢驱动力下降, 进而引发呼吸衰竭, 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传统的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建立过程复杂, 感染风险大, 并发症较多, 插管长期留置还会增加气道阻力, 增加呼吸功耗, 增加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程度, 进而造成脱机困难等一系列临床难题。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 无创机械通气能够有效缓解呼吸肌疲劳, 促进肺部有效气体交换, 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现象;能够大大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能够帮助绝大部分患者免于气管插管的痛苦, 缩短住院时间, 减轻经济压力,因此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交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88%,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0.42%,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创机械通气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 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1] 张海, 王芳, 程德云, 等.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四川医学, 2013, 34(4):503-50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074

2015-04-20]

276800 日照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阻塞性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黑珍珠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