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英
高校学生男女平等价值取向及其群体差异
——基于北京市13所高校调研数据的分析
魏国英
基于“首都高校学生性别平等意识调研”数据分析发现:多数高校学生认同男女平等价值观,但仍有三至四成学生的性别观念停留在传统文化框架内;高校学生性别平等意识略高于北京普通居民,但优势不显著;男生比女生、学历高比学历低的学生,更认同传统性别角色分工与传统性别观念,知识增长与性别平等意识提升并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性。因此,建议将性别知识与性别平等理念教育纳入高校本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政治必修课之中,切实在高校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学生;男女平等;性别观念;价值取向
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男女平等是平等的必然要求。培育和践行男女平等价值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学生是学历层次和认知能力较高的年轻群体,他们的性别平等意识既体现了我国民众性别平等意识的发展水平,又对民众性别平等意识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了解高校学生对男女平等价值观的认同状况及其发展态势,制定和实施提升学生性别平等意识的积极措施,是在高校中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首都高校学生性别平等意识调研”数据和访谈资料,对高校学生男女平等价值取向的总体状况与群体差异,以及与北京居民的异同做一解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数据来源
本研究使用的资料来自北京市妇联立项、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主持,于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完成的专题调研——“首都高校学生性别平等意识调研”。此调研分为两部分,一是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等13所高校学生中发放“性别平等意识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2份(出现了没有被抽到的同学认为问卷非常有意义,主动复印填写的情况);二是在这13所高校发放并回收“性别平等意识教育与女性学学科建设情况问卷”13份,并对其中6所院校中的16位性别研究领域的教师进行了访谈。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样本概况
“性别平等意识调查问卷”抽样设计注意了性别、学历和专业的分布,因此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婚姻等状况与高校学生分布基本一致。样本中男性占45.35%,女性占54.65%,女性略多于男性;20岁以下者占23.84%,20—24岁的占80.51%,25岁以上者占19.49%;本科生占56.17%,硕士研究生占26.88%,博士研究生占16.13%,专科生仅有16人,不到1%;理工医学(27.66%)、农林学(11.64%)、人文科学(22.22%)、社会科学(38.49%)等学科专业的学生均有一定的比例;未婚者占绝大多数(94.45%),已(曾)婚人数很少,仅占5.55%。
通过对样本的统计分析,我们还发现了受访者的其他一些特征。一是政治面貌好,党团员比例高。共产党员占33.23%,共青团员占59.62%,党团员合计为92.85%;普通群众占6.85%,民主党派占0.30%。二是来自城镇的学生比例高。出生地为城市的学生约占一半(46.60%),农村学生(29.90%)和县镇学生(23.50%)相距不大。若将县镇学生也归属于城市,城乡学生比例则为70.10% 与29.90%。三是独生子女数量并没有占绝大多数。近30多年我国一直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特别是城镇,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但在样本中,在校大学生独生子女占58.61%,不到六成;非独生子女数量仍很大,占41.39%。
价值观是个人或社会对事物价值,即对事物用途或作用的认知与判断。性别价值观则是个人或社会对男女两性能力、作用以及相互关系的认识与看法。当下,性别价值观通常被分为两种类型,即男女平等价值观与男女有别价值观。男女平等价值观强调的是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都应该是平等的,并致力于消除一切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而男女有别价值观则认为男女两性在人类社会中应该承担不同的社会和家庭角色,并将这些不同归因于两性的先赋性差异,认为其不可改变,从而将男女不平等合法化。[1]391
调研数据显示,高校学生性别价值观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多数学生认同男女平等价值观,但仍有三至四成学生的性别观念停留在传统文化框架内。
对性别歧视现象多有敏感。对于高考中曾出现的小语种等专业按性别划定分数线且男生录取分数线低于女生的情况,67.23%(518人)的受访者认为是性别歧视。对于在同等条件下,女生是否存在更难找工作的问题,40.40%的人认为这是“女性群体面对的普遍问题”。对于“因性别而不被录用或提拔”、“男女同工不同酬”、“因结婚/怀孕/生育而被解雇”、“因生女孩而被人瞧不起”等社会现象,认为都是性别歧视的占64.25%。
对传统的男女有别的性别观念多不赞同。对于我国各级领导岗位上女性数量相对较少的原因,42.80%的受访者认为是家庭和社会的原因;48.50%认为既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认为完全是女性个人原因造成的仅占8.70%。对于“女人的能力不比男人差”、“男人也应该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在领导岗位上男女比例应大致相等”、“男女平等不会自然而然实现,需要积极推动”等男女平等的观念,均持“完全同意”和“比较同意”意见的占50.95%。
对传统婚恋观和家庭性别分工多不认同。66.78%的受访者在求偶中最看重异性的品性;其次是能力,占17.64%;而选择相貌和经济实力的只有82.70%和1.10%。对于女性选择做全职太太,完全无法接受和不大能够接受的人占六成(59.52%)。
对男女平等国家政策多有了解。50.73%的受访者知道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84.45%知道我国有专门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23.17%能正确写出一部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名称。
但值得注意的是,具有鲜明的性别平等意识的学生还只占60%—70%,仍有三至四成学生的观念停留在传统的男女有别的框架内。他们对两性社会地位差异和一些性别歧视现象尚不敏感,甚至认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高校学生性别平等意识略高于北京市民,但优势不显著
由于此次问卷的部分题目选用了我国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中的相同问题,比较两次调研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首都高校学生整体对男女平等观念的认同略高于北京市民,对传统男女有别观念的认同略低于北京市民。但也有例外,即学生赞同“领导岗位上男女比例应该大致相等”和“男女平等需要积极推动”的比例,分别比北京市民低9.6%和6.2%;赞同“挣钱养家主要是男人的事情”的则高8.0%。这就是说,高校学生比市民更不赞同通过行政手段提高领导层面的男女比例,更赞同男性要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见表1)。
相对于北京市民,高校学生生活在优秀者聚集的群体中,他们能更清晰地感知到身边女性的优秀潜质和才干,更易于认同“女人的能力并不比男人差”、“女人完全可以像男人一样独立而有成就”的平等理念。但是,他们对男女平等的推动方式和前景又有更多的思考或犹豫不定,相比北京市民,有更高比例的高校学生不同意“领导岗位上男女比例应该大致相等”。这部分学生也许更为信奉个人能力而不是性别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这种比普通市民更进一步的考虑从某种角度说,或许也是一种进步,但缺失的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在男女不平等的性别结构和性别观念长期作用下,现实生活中社会性别与个人能力是交互影响的,仅凭个人的努力难以改变男女不平等的现状。而高校学生认同“男女平等需要积极推动”的比例低于北京市民,或许是因为高校女生在各个方面,无论是其享有的条件还是获得的成绩,都并不比男生差,这使得部分学生认为男女平等没有必要再刻意推动,而他们没有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以及不同于校园生活的职场中,依然存在十分普遍的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象牙塔中的生活往往使得高校学生与社会现实存在一定的隔膜,他们对性别问题的思考也难免与实际脱节。
表1 首都高校学生与北京市民性别观念比较①
数据分析显示,性别、出生地、是否独生子女、学历、专业等方面的不同都会对高校学生的男女平等价值取向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较为显著的是性别和学历。
1.男生比女生更认同传统性别角色分工
分性别来看,男性对男女平等的国家政策法律的关注度高于女性,同时他们又更倾向于认同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
多变量分析显示,即使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男性能正确回答出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的可能性是女性的1.50倍,但男性认同性别平等观念的可能性只有女性的0.28倍,认同男女有别观念的可能性则是女性的2.41倍。在连续引入其他社会人口变量、原生家庭特征、在学校和社会的性别社会化经历以及女性学相关知识等多组变量之后,男女之间在性别平等意识各方面的差异都依然存在。
比如,两性在求偶时最看重异性“品性”的比例都远远高于其他选项,男性为71.8%,女性为62.6%;但在接下来的选择中两性差别却很大,女性更看重男性的“能力”,比例达25.7%,男性只为8.0%;而男性更看重女性的“外貌”,比例达14.0%,而女性只为3.5%。对于目前我国各级领导岗位上女性数量相对较少的原因,14.4%的男性认为这是女性个人原因,而持这种观点的女性仅为3.9%;超过一半的女性(50.8%)认为这是由家庭和社会因素造成的,但持这种观点的男性仅占33.2%。对于“因性别而不被录用或提拔”、“男女同工不同酬”、“因结婚/怀孕/生育而被解雇”、“因生女孩而被人瞧不起”等社会现象,明确认为都是性别歧视的女性为75.5%,而男性只有50.7%。对“女人的能力不比男人差”、“在领导岗位上男女比例应大致相等”、“男人也应该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男女平等不会自然而然实现,需要积极推动”等倡导男女平等的观念,女性均认同的比例为65.1%,男性只有35.0%,仅为女性的一半。而且,女性对每一项的认同率均高于男性(见图1)。
图1 认同男女平等选项的性别差异
不同性别群体之间对男女不平等社会现象的认知差异,与他/她们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生存与发展境况不同,也与遇到的困惑和承受的压力不同密切相关。女性作为性别关系中的弱势群体,对性别不平等的感受更为深切,对平等的渴望和需求更为强烈,对平等理念的吸纳更为主动积极,对传统性别分工及文化习俗的认同就会出现松动。而在性别不平等的结构和机制中,男性受到的制约不如女性大,因而比女性更易于固守传统性别不平等意识并内化为自身观念。当下高校的校园环境和相关教育还不足以促进男女学生在性别平等意识上共同进步。
2.学历越高的学生越认同传统性别观念
从学历上来看,学历越高的群体对性别歧视的敏感性越强,但也越倾向于认同传统的性别观念与习俗。
多变量分析显示,学历对性别认知与性别观念有显著影响。了解男女平等是我国基本国策的,博士研究生比例最高,为56.4%;硕士研究生次之,为53.9%;大学本专科生最低,仅为48.2%。32.2%的博士研究生能正确写出一部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名称,硕士研究生为26.2%,大学本专科生仅为19.7%。对于在同等条件下,女生是否存在更难找工作的问题,55.1%的博士研究生认为是女性群体面对的普遍问题,持这种看法的硕士研究生为45.5%,大学本专科生仅为33.8%。说明随着专业知识的增多,博士生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增强,对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度就会增加。
图2 不同学历群体对男女有别的认同差异
但是,学历越高者在性别关系认知上又明显地比低学历者更倾向于传统观念。多变量分析显示,博士研究生认同“挣钱养家主要是男人的事情”等男女有别观念的可能性是大学本专科生的2.35倍,硕士研究生则是本专科生的1.80倍。而且,博士研究生对每一项的认同度都明显高于本专科生(见图2)。学历越高的学生也越认同传统性别角色分工。在理想妻子形象的选项中,博士研究生选择“温柔完美的家庭主妇”的比例最高,为43.5%,大学本专科生最低,为35.2%;而选择“事业有成的女强人”的比例,则是大学本专科生最高,为22.2%,博士研究生仅为14.4%。博士研究生完全可以接受女性选择做全职太太的比例最高,为51.6%,本专科生为38.5%;而完全无法接受的,博士研究生比例最低,为9.2%,而本专科生则为11.3%。
这一现象在男女高学历者中均存在,即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学历的升高,他/她们对传统性别观念的认同度均升高。比如,男博士生赞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为41.9%,比本专科男生高出了8.1个百分点,不赞同的则低9.8个百分点;同样,女博士生赞同的,也比女本、专科生赞同的高8.1个百分点,不赞同的则低12.4个百分点。男博士生赞同“丈夫的发展比妻子更重要”的为47.1%,比本专科男生高出了19.1个百分点,不赞同的则低17.5个百分点;同样,女博士生赞同的,也比女本、专科生赞同的高16个百分点,不同意的则低13.8个百分点。此前曾有研究发现,“与女性受教育程度和落后文化呈反比的态势所不同,在男性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者,赞同女性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比例反而上升”,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男性与性别文化进步可能存在一定的反向性关系。[2]37这次调研显示,这种反向性关系也存在于女性中,即在大学以上学历者中,学历越高的女性,也越认同男女有别的传统观念。
总体上看,博士研究生对女性的能力作用有更准确的评价,对一些性别歧视问题通常会有更清晰的解析能力。但随着年龄增大和阅历的增多,他们对社会现实的了解也更为深入透辟。面对男性中心的性别结构、社会文化习俗和传统性别观念依然占据社会主流的现实状况,不管男博士还是女博士,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发,他们往往会顺应社会现实来选择自身的性别角色定位,性别意识因而呈现出较为传统守旧的态势。
首先,高校学生性别意识与普通社会群体相比,既有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一般来讲,性别意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两性能力与价值的认知和评价,另一方面是对两性关系的认知和处置。对于两性能力和价值的认知,高校学生的正向评价高于北京居民,他们更认同“女人的能力不比男人差”,更不赞同“丈夫的发展比妻子的发展更重要”,体现出性别意识的进步性。但是,对于两性关系的认知和处置,高校学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进步优势,甚至出现某种退步,他们更赞同“挣钱养家主要是男人的事情”,更反对“在领导岗位上男女比例应大致相等”。
究其原因,高校学生虽然处于思想活跃的校园环境,但仍然与广大市民一样,生活在男女不平等广泛存在的社会中,在传统性别分工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实熏染下,他们自然认同传统的男女有别理念。同时,高校又是多种价值观汇聚之地,受个人主义价值观近年来倍受推崇的影响,部分学生崇尚个人奋斗,对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有所疏离,信奉个人能力而不是群体力量。因此,在一些性别问题的判断和选择上显现出某种价值分离和矛盾的现象。
第二,知识增长与性别平等意识提升并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性。一般情况下,受教育程度与先进性别观念的认同程度呈正相关关系。[2]37因为,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提升,传统的男尊女卑性别观念已落后于社会发展,男女两性应具有同等的人格与尊严,应享有同等的权利、地位、机会和责任的先进性别理念。但此次调研却发现,在大学以上学历者中,学历升高与性别平等意识的提高却存在着某种反向关系。这说明,知识水平对性别观念进步的影响是重要的,但不是单一作用的。由于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并没有专门的性别平等意识教育,一些学生在看待性别问题时,还会像普通社会群体一样遵从传统性别观念去解析和判断。可以认为,在当下中国复杂多元的性别语境下,没有哪一种先赋的特征可以确保个体持有先进的性别意识形态,而已有的后天所接受的教育虽然有时候能消除某些先赋特征的影响,但并不一定能保证培养出更进步的性别平等意识。
第三,成长环境对个体性别意识的形成影响深刻。调研发现,在对女性自身能力和价值等问题的认识上,不同出生地的高校学生没有显著差别,但对两性关系的一些看法,却表现出明显差异。出生农村的受访者赞同“丈夫发展更重要”的比例为42.4%,城市的仅为30.2%;选择理想妻子形象为“温柔完美的家庭主妇”的,农村出生的受访者为47.1%,城市的仅为33.2%。父母之间的性别互动关系状态对于受访者的性别意识也有较大影响。多变量统计显示,成长于母亲更有实权的家庭的受访者以“温柔完美的家庭主妇”为理想妻子形象的可能性较低(0.74倍),而成长于父亲更有实权的家庭的受访者则没有显著不同。这说明母亲占优势这一非传统的权力分配模式导致子女心目中的理想妻子形象也会不那么传统。农村地区出生的学生显然更为接受“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模式,甚至更接受女性为了家庭应该牺牲自身发展的观念。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观念。因而,当前城乡居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存在的显著差异,会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性别关系和性别文化领域得以反映,广泛影响人们的性别认知和态度。2010年全国第三期妇女地位调查已经发现,城乡发展的不对称、农村发展的相对滞后等问题,都在性别文化领域有着相应的表现。农村女性对“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主,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的认同率比城镇女性高出22.9个百分点,农村男性比城镇男性高出18.2个百分点。[2]39可以说,农村地区接受现代理念相对滞后,性别观念相对守旧。而成长于其中的儿童及青少年,其性别社会化过程自然会受到这种传统性别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高校在性别意识教育方面的缺失又无力削弱和改变这种影响,以致部分出生于农村的学生,虽然在城市接受了高等教育,却依然带着农村性别意识影响的烙印。
第四,学习女性学与性别研究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增强男女平等观念。多变量分析显示,农村出生的学生更为偏好“温柔完美的家庭主妇”这一符合传统规范的妻子形象,但这一偏好会因他们/她们对女性学的了解以及学校设有妇女研究专门机构而消失。多变量分析还显示,知道并了解女性学专业的受访者比不知道女性学专业的认同男女平等观念的比例高1.56倍,准确回答出男女平等是我国基本国策的比例高1.55倍。这说明,在大学设立妇女与性别研究机构,开设女性学与性别研究课程,进行性别平等理念教育,是增强学生男女平等价值观认知,提高他们对相关政策法规了解和认同的一个重要推力,有利于削弱某些学生在性别观念上的传统保守倾向。所以,提高高校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不能单纯依靠当前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需要专门的性别平等意识教育,即在通识教育中加入专门的性别平等意识教育。
为此,在党和国家切实运用法律、政策、舆论等多种手段,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进事实上的男女平等的基础上,还应“因人而异”,研究和制定提升高校学生男女平等价值取向的政策措施。这里,笔者提出两点具体的对策性建议:一是把推进男女平等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实实在在地引进高校。首先,要将性别知识与性别平等理念教育纳入高校必修课,作为高校本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政治必修课的一部分;其次,针对对女性和性别研究有兴趣但并非专业修习的学生,开设面向全校学
生的女性学与性别研究的通识课;再次,在现有的各院系开设的与女性/性别相关的其他学科课程中,重点增加性别平等意识等内容,力求在当前载体不足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和塑造高校学生的男女平等价值取向。二是将女性学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纳入高等学校教学科研规划之中,建立规范的学科体制和机制,在人员、经费、设施、科研、教学等方面给以倾斜性支持,以女性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丰硕成果支持高校性别平等教育持续发展。
[1]吴利娟,魏国英.北京妇女的性别认知与态度[A].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北京妇女社会地位研究[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2013.
[2]丁娟,李文.关于妇女地位认知与态度基本状况的分析与思考[A].魏国英,马忆南.亚洲女性论坛报告[R].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责任编辑:张艳玲
Value Orientation on Gender Equality and Group Diversity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Based on Analysis of Survey Data from13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WEI Guoying
Based on analysis of data from research on gender equality awareness among students in the capital’s universities, we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approve values based on gender equality, 30- 40 percent are still hampered by traditional culture. Generally, university students possess slightly more awareness on gender equality than common Beijing citizens, though not much. Male and higher educated students prefer more traditional divisions of gender roles and traditional gender values compared to female and lower- educated counterparts. There is no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crease of knowledge and promotion of gender equality awareness. Therefore, we suggest that education on gender knowledge and equality be included in compulsory political courses for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postgraduates and doctoral students. Furthermore, socialist core values need to be nurtured among and practiced byuniversitystudents.
universitystudents; gender equality; value orientation
10.13277/j.cnki.jcwu.2015.05.006
2015-08-05
C913.68
A
1007-3698(2015)05-0040-07
魏国英,女,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学基本理论、女性现实发展问题。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