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阶段性测试的有效性——以文言选文为例

2015-01-31 15:02龚劲松
中学语文 2015年16期
关键词:阶段性课外文言文

龚劲松

谈初中语文阶段性测试的有效性
——以文言选文为例

龚劲松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呈现出不出严谨、条理化的知识体系。受此影响,阶段性测试多以中考试卷为标准,以教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为蓝本,与“阶段性”的语文教学并无多大关联,导致阶段性测试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甚至于还会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下面,笔者就从文言文教学内容于阶段性测试中的具体体现入手,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实践与探索。

一、文言文选文在阶段性测试有效性研究中的意义

(一)文言文选文在阶段性测试中的地位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言文选文在阶段性测试中的地位也十分重要。

不仅文言文选文在中考试卷中所占比例很大,而且由文言文衍生而出的语感、语法、语言习惯与能力,还会给整张试卷的得分产生多方面的隐性影响。

(二)文言文选文的差异对阶段性测试有效性的影响

以我校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为例,试卷中文言文选文涉及课内《出师表》6、7两段,课外《约法三章》,内容以实词、虚词、句子翻译、课文理解为主。单纯地从试卷内容来看,试题设计较为科学,与中考内容遥相呼应,也全面考虑到了文言语感、语法、主题等多个维度的知识。但深入思考,其还是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开学仅两个月,多数教师还停留在第二单元“风景无限”教学当中,即使有教师穿插讲授第六单元的文言文,也估计只能涉略前两课,《出师表》的学习才刚刚开始,考察此内容略显着急。

2.《约法三章》属于劝谏类文章,与《出师表》《〈孟子〉二张》的内容并无交集,试题中“谕”“谏”等字内容也在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中才会详细讲解,在这里出现,对阶段性文言文教学效果的考查也意义不大。

由于试题内容与教学内容存在差异,故而这种阶段性测试的成绩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们的阶段性学习效果,降低了阶段性测试的有效性。

二、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选文的编排体例

新课程背景下,教材体系为凸显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多以单元阅读主题为体系选编,鄂教版也不例外。文言文方面,鄂教版每一册都以单元阅读为主题,将一学期的文言文篇目选编在一个单元当中,以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山水情怀”为例,就汇集了《三峡》《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等七篇文言文,集中学习,便于相互比较、融会贯通。

与鄂教版非常相似,人教版也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主题阅读,也将文言文集中在每一册的最后一个单元中集中学习,且每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也都与单元主题相吻合。相比较而言,笔者更喜欢苏教版的选编体例,将文言文分散在每一个单元学习当中,化整为零,有利于降低文言文学习的难度,提升初中生的学习信心。

教材文言文选文的编排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特点,在难度上呈现出循序渐进、逐册深入的变化。如鄂教版七年级上册《晏子使楚》《两小儿辩日》《〈世说新语〉三则》这些文言文,其语言与现代文差距不大,能起到一定的过渡作用。到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桃花源记》这些文章,就对学生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直到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送东阳马生序》等文章,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就有了一定的高度,对促进他们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多重发展都大有裨益。

教材在编选文言文选文时考虑到了不同年级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知识坡度。但限于单元主题式教材编选体例,文言文编选并没有从其自身的知识结构出发,于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方面,抑或文言文文体、朝代、作者等角度体现一定的连续性与层进性,阶段性特点并不明显,这也为教师在阶段性测试命题的有效性方面埋下了隐患。

三、目前初中语文阶段性测试中文言文选文的现状

(一)选文来源

1.以教材中的选文作为阶段性检测的文本

八年级上册有一篇文言文选文 《古代神话三则》,教学结束后会有一个小小的阶段性测试,内容是重点字词句小结,包括重点实词、词类活用、虚词意义、重点句翻译几个部分,这便是典型的以教中选文作为阶段性检测内容的做法。在很多周测、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课内文言文检测也都是阅读试题的重要内容。

2.以教材外的选文作为阶段性检测的文本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阶段性检测试题设计也都在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摒弃死记硬背的学法,以增强文言语感、意识为根本。故而,课外文言文选文便取代课内文言文,成为了阶段性测试内容的首选。如八年级上册周测三,试卷试题设计了《世间愚人》这篇课外文言文选文,周测一设计的是《愚蠢的父子》,九年级下册周测一设计的是《鲁人曹沫》等等,均是如此。

3.以教材内外各一篇选文作为阶段性检测的文本

教学八年级下册《〈孟子〉二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随堂检测设计了本文与《孙叔敖遇狐丘丈人》比较阅读试题,从实词、虚词、句子翻译,再到主题概括,多角度地进行了复习检测。由于其至少在某一方面有效连接了课内外文言文知识,所以这种检测形式几乎成为了各省市中考,各学校阶段性检测的主要形式。

(二)选文难度

1.课内文言文,难度较低

课前学生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兼以课堂上教师的悉心指点,多数学生都能熟练掌握课内文言文检测内容,其意义在于查漏补缺,发现个别遗失的知识点,反馈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与效果,难度较低。因此,现在各省市文言文中考已很少出现单纯的课内文言文选文。

2.课外文言文,难度较高

限于阶段性检测的频繁,教师很难保证试卷试题设计的时间与精力,兼以文言文选文于作者文风、时代生活、思想主题的差异性,要做到课内与课外习题的有效衔接存有不小的难度。无论是校内阶段性测试试卷,抑或各省市的中考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试题设计的难度对初中生来讲都存有一定的难度。以我校九年级下册周测三课外文言文选文试题为例,学生对选文内容本来就难以把握,第9题考查的又是“之”“以”等虚词类的用法,所以多数学生并不能做到答之有据,存有“蒙”的现象。

3.比较文言文,难度适中

较之与课内文言文选文检测,比较阅读有一定的延展性与创新性,更吻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与课外文言文选文检测相比,比较阅读又联系了课内知识,能够将两者融会贯通,难度适中,有效降低了检测难度,提升了学生们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与《卧薪尝胆》比较阅读,“舜发于畎亩之中”“此之谓也”两句中的“之”,还有“苦其心志”“苦身焦思”中的“苦”,在比较中易于触类旁通,深化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

(三)课程标准相关表述

评价建议:“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课程标准“评价建议”部分,并没有对阶段性测试文言文选文的来源、难度作出明确的表述,导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命题环节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持。具体的测试过程中,为有效提高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选文难度超前现象非常普遍。为此,我们可以在初一的时候把中考选文作为阶段性测试的文本,初三的时候将高考选文作为阶段性测试的文本,于“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思考与建议

1.立足生本,教材要体现文言文选文的差异性

无论是鄂教版教材,还是其它版本,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选文多依循现代文阅读的单元主题式编选课例,没能有效凸显文言文知识与文体特点。客观地讲,莫说对于初中生,就是我们老师若不提前认真学习,想自然、随性地读懂任何一篇文言文都绝非易事,这一点与现代文阅读有着较大的差距。故而,笔者主张立足生本,依循文言文的知识特点,抑或作者、朝代、文体等有序地编排文言文,体现其差异性,为文言文学习阶段性测试提供详实的依据。下面,是笔者设想的一种文言文编选体例:

七(上):语录体文言文

七(下):传状类文言文

八(上):论辩类文言文

八(下):序跋类文言文

九(上):劝谏类文言文

九(下):游记类文言文

比较而言,八九年级的文言文无论从体裁,还是语法知识来看都具备了一定的难度和广度。我们还可以在其它单元选文中编选相类似的浅易文言文作为补充。

2.立足生本,制定不同阶段的评价与检测细则

在教学选文编选要体现文言文差异性的同时,作为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版块也要针对不同阶段评价与检测细则做出规定,为有效进行阶段性测试提供理论支持。

关于评价与检测的细则,既要涉及到具体题材的文言文知识,也要明确指出不同学期在文言文知识如实词、虚词、翻译、句式、词类活用、文言句法等方面不同的侧重,这样便能给语文教师在阶段性测试命题时提供更多的依据,避免杂乱无章,大搞机械、反复的题海战术。

[作者通联:武汉二中广雅中学]

猜你喜欢
阶段性课外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小满课外班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国际金价短期或延续阶段性回调
会背与会默写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
浅析风险投资阶段性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