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念在热加工工艺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15-01-31 12:16:43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15期
关键词:热加工教学内容考核

栗 慧

常州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江苏常州 213002

课程理念在热加工工艺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栗 慧

常州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江苏常州 213002

热加工工艺是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本文结合常州工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个性化的课程理念为宗旨,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以全面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

热加工工艺;课程理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1 前言

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媒介,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培养目标的基础。热加工工艺课程讲述了机械制造过程中各种热加工成形方法(包括铸造、锻造和焊接加工内容)和机械零件工艺拟定和结构设计的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学科,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占有“金字塔”的地位。[1]课程教学内容具有理论知识庞多、实践性极强、应用范围极广的特点。目前多数高校仍采用“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严重偏离了社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和脱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若要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必须要加强专业建设和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现就热加工工艺课程教学的改革谈些看法。

2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课程理念即教育教学的信念,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和“促进个性化教育”是本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本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贯穿于教学实践活动的始终。倡导学生的全面与个性发展、主动参与、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基础;具备生产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的定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课程发展的新趋势。本课程按照全新的课程理念进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机制和教师水平提高等方面的尝试,从改革中看到了在教学过程中诸多可喜变化。

3 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3.1 教学大纲的改革

不同的教学大纲反映出不同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教学理念对教师授课行为和学生学习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依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精简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适当控制理论知识部分,加强能力与实践知识,优化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对推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以往热加工工艺课程的教学大纲主要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起到纲领性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知识起到规范性的作用。新的教学大纲以知识传授、继承为重点转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从以往的注重结果评价转变为注重过程性。新的热加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以单元、综合知识模块、能力知识点和实践知识点作为层次构筑编写,每个单元除了安排“学习目标”,还增加了“综合训练”和“实际案例”。每章内容注重吸收前沿技术,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适应热加工工艺技术的新发展。

3.2 教学内容的改革

未来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要求的提高,必然要求教学内容信息量的增多和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之教学学时不断削减,教学内容必须要进行整合。

改革后的热加工工艺课程教学内容更加注重核心理念,广泛吸收国内外优秀教材的精华,在体系和内容上都有较大的更新。第一,以金属铸造成形、金属锻压成形、金属焊接成形、非金属热压成形为核心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足够深度的基础知识,以铸件、锻压、焊接结构设计与质量控制为实战内容,把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知识的联系,接受实践训练、掌握课程要求的基本专业知识;第二,教学过程中及时增加新技术和新工艺等前沿知识,课件中更新图表和视频文件,以便学生学到的知识具有宽广性、前沿性和动态性;第三,调整教师授课内容和学生自修内容的比例。教师授课内容的适当削减,学生自修内容的逐渐增加,热加工方法的发展趋势等简单知识要求学生自修,并写读书笔记;第四,由于热加工工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将各个知识点分解实践训练任务,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训练。各个知识点或案例来源于项目实验、课后习题、生产问题等,具有典型性和实用价值的特点,在训练中让学生知其然,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分析与解决案例。教师将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加以解释,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体现以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第五、教师重视科研同时将科研与教学内容结合,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不断提高和完善实践能力,并带学生走出校门,接触新的技术和新的工艺,推动教学内容更新。[2]通过以上的改革,充分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并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3 教学方法的改革

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课程教学,而教学方法是保证课程教学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最主要的弊病是呆板、单调,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大约有一半课程的课堂教学学生不满意,师生之间没有互动,谈不上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改革还涉及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和革新。通常有以下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习题、实验、实习和课题研究等教学方式相结合,穿插进行;个体学习与集体研讨相结合;以研究目标为主线开展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以及产学研结合的合作教学模式等。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突出以下几点:第一,须转变观念,将教学过程看作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师组织、学生活动的过程。[3]如企业中船体的焊接,焊缝处容易出现变形和开裂,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既完成了任务,又强化了学习过程。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二,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充分利用各种实验条件,包括各种实验室、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单位,带学生进入实践基地,边讲边练,达到手、脑、口并用。如讲授特种焊接技术的内容,带学生进入焊接重点实验室,边讲边做,生动直观,并要求学生亲自操作搅拌摩擦焊设备,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提高了教学效率。积极引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做实习指导教师,将他们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带入学校,传授给学生,更好地促进了教学和实践的结合;第三,提供交互式学习平台,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加大对课程网站的建设,使其功能更加齐全,内容更加丰富。利用网络平台(课程网站,QQ,微信,邮件,MOOC在线学习平台等),建立了“课堂+网络”的“课堂讲授、网络学习与提问、课外讨论与指导”为一体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实现提问、交流、讨论与展示,教师可以对全体或个别同学加以辅导,提高了学生效率,增进了师生间的联系。

热加工工艺课程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示了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仅创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而且加强了师生交流。

3.4 考核方法的改革

考核是对课程理念实施的检验,是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考核用来检验学生学习的缺陷和知识的漏洞。传统的考试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抹杀学生的创造能力,大部分学生在死背教条,被动接受知识。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才,企业不需要高分低能,学生综合能力的质量检验就不应当以知识的掌握为主要尺度,而应当转向其能力水平。

考核的目的应当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有潜能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样,我们在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中,须合理确定能力考核在课程成绩中的权重。[3]

课程改进后的考核方式:课程的总成绩包括理论知识的考核(占40%)、能力的考核(占40%)和网络平台表现(占20%),而能力考核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案例解决能力(占40%)、产品制作与设计创新能力(占30%)和态度沟通能力(占30%);网络平台表现包括网络模拟题目(占50%)和论坛表现(占50%)。通过这样的考核,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了滥竽充数和抄袭的现象,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各种社会实践。

3.5 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

教师是课程理念实施的重要载体,教师素养的高低对深化教学改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的“象牙塔”中走出,把学生看成自主学习的学习者,

既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能力,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建构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能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自身也应当学会创新,即观念、知识和方法的创新,要做到这一点,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当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陶冶,个性得以发挥;多参加生产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增加各种进修培训机会,通过教研活动,取长补短,提高备课质量,定期开展示范课、观摩课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知识水平;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力,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平台、MOOC网络平台、拍摄视频和音频、图表处理能力来增加上课的趣味性[4];提高教师的人文情怀,对学生给予更多的爱心、责任心、公平心和敬业心,学生会对课程教学和教师有很大的亲和力。

4 结束语

热加工工艺课程的改革和理念,贴近社会生产与生活,从学生的全面和个性发展出发,针对性地改革课程,追求实践意义上的课程。课程更多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改革使新课程更人性化,使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进行自主学习,为学生关注自身、提高能力提供了空间与可能。

[1] 徐道芬,杜春平.《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广西轻工业,2010(6):151-152.

[2] 仇华星.“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扬州职业技术学报,2008,12(4):59-61.

[3] 何桂林.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4] 文叶东,黄健.多媒体教学在《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3(1):87-88,97.

Curriculum Concept in the Hot Working Process of the Teaching Reform

Li Hui
Changzhou T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angsu, Changzhou, 213002, China

Hot Working Process, a fundamental technical course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goal of the 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in Changzhou Tnstitute of Technology, advocated on the curriculum concep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ll-round and individualized students, discussed 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examination methods, some of the views put forward, cultivating innovating and versatile personnel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hot working process; curriculum concept; teaching reformation; teaching method

2015-03-04

栗慧,硕士,讲师。

猜你喜欢
热加工教学内容考核
《金属加工(热加工)》2023 年第2 期广告目次
《金属加工(热加工)》2023年第1期广告目次
34CrNiMo6钢的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研究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2020年《金属加工(热加工)》总目录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