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京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及意义
刘京雷
对课堂教学语言的含义加以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语言的内涵及特点;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提高学生理解知识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语言;特点;意义
为了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和引导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在我国高校中,普遍设立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以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修订版)为代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上两门课程融合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内容,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以及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承担着掌握知识、培养觉悟、锻炼能力3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学校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要想到达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美结合,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这个重要的载体,对课堂教学语言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语言的内涵
语言是人类社会独特的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是人与人之间传词达意的一种交流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课堂教学语言特指在学生上课的课堂之上所使用的一种特定规范语言,对于教学语言的研究,语言学家汪缚天先生指出:“教学语言,是指从事各类教学工作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准确、清晰地传达教材信息及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而采用的口头语言”。[1]郭启明先生认为:“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它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是一种专门行业的工作语言”。[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则特指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在特定的范围空间内由专业人士所运用,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所要求,针对受教育者所实施,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教育目的所使用的规范的师生交流语言。
根据不同学者的研究方向,课堂教学语言可以分为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和书面语言。西方学者雷德尔和瓦恩曼于1957年提出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分为“言语反应”和“非言语反应”两种方式。此处“言语反应”指有声语言,“非言语反应”指无声语言。本文所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语言仅限于课堂有声语言。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
1.高度的政治性和严格的规范性。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是非常神圣与严肃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政治理论性与政治敏锐性的场所。对政治课教师的言行举止,国家教育部曾经于2011年1月19日专门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教社科[2011]1号)的通知。按照通知的精神要求,凡是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必须按照政治方向正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扎实,思想品德良好,职业道德与责任敬业精神突出的标准来选拔,在遇到大是大非等政治原则和政治立场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由此可见,对于担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语言的运用,也同样要遵循高度的政治性。
目前我国高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本任务是向大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政治蓝图,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队伍建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2014年10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担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选拔标准和授课标准将更加的严格和规范。
2.内容的统一性和运用的逻辑性。作为向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理论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因为涉及到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国家的政策制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必须与党的相关文件保持高度一致,在讲授时要字斟句酌,精当、准确地使用专用术语来传递知识,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语言还突出的表现为内容的统一性和运用的逻辑性等特点。
比如以2014年10月23日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为例,当教师向学生讲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前,必须要按照党的正式公开文件里面描述的内容来阐述,如“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可见,以上对我国政治生活指导精神的阐述是固定化的,也是统一性的描述,要求每一个教师在课堂上都要按照顺序来讲解,不得随意自己发挥和任意调换前后语句的顺序,更不能自创一些新潮的用语,否则轻则按照教学事故处理,重则归结于思想政治问题来处理。
在对待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专有名词,教师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中也必须讲究逻辑性,不能出现词汇混乱的情况。比如,形容目前我国的政治制度,国家规范的公开描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在讲到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时,国家规范的正式描述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而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时,就要严格按照教材上面描述的内容来讲解,做到准确、完整和严密。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师进行讲解时要特别注意教学语言的前后逻辑性。比如,在讲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时,首先要明确的告知学生,我国目前已经处于社会主义,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尚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码要持续一百年。但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所必须经过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中国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状态下建设社会主义所必须经过的阶段,而不是泛指其他国家在进入社会主义时都要必经的阶段。通过以上带有逻辑性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可以使得学生较好的区分开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区别和联系,对当前我国社会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思想政治教育按照教育规律的发展依次经历环境熏陶、社会倡导和理论灌输三个阶段,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属于第三个阶段。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没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动人语言就没有学校,没有教育。语言就仿佛是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的,[3]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著特点是必须依靠教师课堂语言的讲授,向学生传递完整、清晰、准确的教学内容。可见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好坏就成为评判思想政治理论课成功与否以及教学目标和任务是否达到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决定学生能否将课堂知识内化吸收、外化效行的关键。
(一)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
高等教育是一种养成式教育,已经脱离了高中阶段的选拔性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倾向于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引领。所以,大学课堂的授课方式与高中阶段相比有了截然的不同,教师的课堂语言相对于高中阶段更加的宽泛,而不再是高中课堂上一板一眼的填鸭式讲课方式。在大学的课堂上,教育者即教师与教育对象即学生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善于通过运用巧妙的课堂语言来把握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在听过来人的经验之谈而不是在被说教。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接受课本的知识,而且还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中最忌讳教师自己在讲台上夸夸其谈,而台下学生昏昏欲睡,不是玩手机就是在看课外书,在形成教师自身“自娱自乐”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同时也伤害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受到学生的欢迎,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使用的好坏有非常大的关联性。凡是善于准确表达情意和课堂教学语言富有艺术性和风趣幽默的教师,其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优于课堂教学语言平淡无奇、不善言辞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提高学生理解知识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论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还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等课程,其核心思想都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在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材的编排上都渗透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要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正确运用教学语言,直接关系到学生理解知识和消化吸收的好坏,更关系到我们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初衷和目的能否达到。
教师运用正确良好的课堂教学语言,可以有效的传播书本内容,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可接受性,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来看,政治老师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高低,假设教师能够以优美的嗓音、大方得体的语调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再伴以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来时刻牵动学生的思维,必将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听课动力,提高学生理解知识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和效率,最终促使学生愉快的接受书本知识。
[1]马显彬.教师语言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2]郭友,杨善禄,白蓝.教师教学技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五卷)[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 陈国平]
刘京雷,男,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G712
A
1674-7747(2015)27-0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