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亮
(烟台南山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山东烟台 265713)
民生先行
——公民社会的最佳选择
李长亮
(烟台南山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山东烟台 265713)
民生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石,从我国的实际和别国的经验来看,我国应该民生先行而民主缓行。当前迫切的任务就是构建从民生到民主的桥梁,形成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作为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只有形成橄榄型社会,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获得民生与民主的双赢。
民生;民主;橄榄型社会;公民社会 ①
民生和民主是当前讨论较多的两个社会热点问题。从本义上讲,民生属于社会生活范畴,民主属于社会政治范畴,似乎是两个不相干的概念,但是二者却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民主对民生的反作用人们已经基本形成共识,而对民生是怎样影响民主的却缺乏足够认识。认清民生问题是解决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关键,下面笔者谈谈个人的看法。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政之所兴,在顺民生”。在这里,“民”和“生”合起来是百姓生存的意思,与今义相近。关注“民”的生存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道统,也是古代圣贤明君为政的第一要务。早在西周时期,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论述。可见,以民生为中心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对人的全面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是贯穿马克思各时期哲学研究的中心线索。马克思从人的生存生活出发,揭示了民生的内涵和实质,指出:“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P79)在这里,民生就是生产与生活的辩证统一。因此,马克思对民众生活现状的关切和思考是现实的、具体的。没有民生就没有社会本身,作为一个民族或国家也将不复存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但是,国家的经济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内的民生状况,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对民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民生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失业、收入差距拉大等民生问题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民生问题成为中国当前最为突出、最为严峻的社会问题,是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和社会日趋不稳的重要根源。正因如此,人们往往想到了民主化,认为只要实行了以开放选举为主要标志的民主,这些民生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象,单纯开放选举既不能保障民生问题的真正解决,也不能保证实现优质民主。
首先,从理论上讲。民主与民生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其内涵不同,外延也不相同。然而,二者确实存在密切联系。民生决定民主的质量,民主对民生有着反作用。对此,似乎没有多少异议。但民生出现问题,又是如何对民主化造成影响,却几乎没有认识到。
其次,从实践上讲。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实行开放选举,以民主促民生,许多亚非拉国家在成为独立国家之后都走过这样的道路。这些国家对于用民主促进民生的发展方式寄予厚望,但不幸的是,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成功。菲律宾和泰国曾是亚洲民主化的典范,20世纪60年代韩国还派人到菲律宾专门学习民主建设,结果如何呢?菲律宾现在的民主形势很糟糕,而韩国的民主却较发达。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韩国是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民主化,是民生先行,而菲律宾和泰国则需要补发展民生的课,以民生促进优质民主的实现。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运行的实际情况,也说明了不顾民生而一味地开放民主选举的结果,只能实现劣质民主。从1995年开始,国家倡导乡村政治民主化运动,具体做法是农村基层组织村委会由村民直选产生,作为村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这期间,贿选成风,民主变味。选举结果基本由被选举人的经济势力所决定。这样的选举除了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似乎看不到其它益处。这种状况的普遍存在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当下基层百姓普遍文化不高,民主意识低下,不具备全民选举、直接选举的思想文化条件;二是对于多数农村来说,刚刚摆脱了贫困和饥饿,还不富裕,村民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钱袋子,而不是基层的民主制度,面对贿选见利忘义也就不足为奇。
亚洲国家的典型经历和我国的实践表明,以民生促民主,民主才有可能成为优质民主。但如果以民主促民生,即使实现民主,充其量也不过是劣质民主。以民生促民主是公民社会发展的最佳选项。
民生状况的恶化正在日益导致诸多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出现,以致引起社会不稳定甚至引发社会动乱。
1.日趋严重的民生问题正在给社会稳定带来威胁
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统计,2011年中国员工月平均工资为656美元、约合人民币4134元(这一平均值颇受质疑),但世界范围来看,即使按这一数据与其他国家比较也还是较低的,位列所调查72个国家和地区的第57位。但从我国人均GDP来看,已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开始显现出“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诸如经济持续增长缺乏动力、贫富分化日趋严重、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就业困难、社会动荡、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等等。走出“陷阱”的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建设消费型社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不好民生问题,消费型社会就会因为居民无钱消费或不敢消费无法建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民生,使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是建立消费型社会的根本途径。
2.经济的发展不等于民生问题的解决
我国改革开放的初衷就是要解决人们的民生问题。邓小平曾经用“三步走”形象概括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民生目标。进入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民生目标更加清晰。应该说,改革初期民生有了很大改善,使亿万人解决了温饱,摆脱贫困,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普通百姓。然而,近年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严重脱节。一方面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和社会福利却增长缓慢,滞后于经济增长。改革的民生效益日益减弱,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渐行渐远,其表现是经济越发展,民生问题越严重,社会矛盾也越积越多。
3.民生问题不解决民主就会缺乏物质基础
不能否认,当前我国也面临着因民生问题引发的社会动荡,依靠国家的维稳机制来控制局面不是长久之计。必须清楚地看到,社会真正的稳定不是来自政府的维稳,而是取决于社会内部结构的合理与持续。民生是民主的物质基础,在民生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之前,民主化进程可以缓行。民主是把双刃剑,劣质民主会加剧社会的不稳定。
中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最佳时期,因为经过较长时间的经济增长,积累了相当的社会财富,具备了解决民生问题的经济实力。如果我们不能抓住现在的机会,一旦经济增速趋缓,政府财力衰退,民生问题的解决就会难上加难。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是目前应持的正确态度。珍惜并抓住了这个不太长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就有可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同时为建立优质民主打下坚实基础。
民生与民主有着紧密联系,那么如何才能把二者联系起来呢?如前所述,实际上很多民生问题本来就属于民权的范畴。民生主义的目标就是培植一个庞大的稳固的中产阶层,作为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阶级基础,这就是民生通往民主的桥梁。
当前我国之所以出现很多政治问题或经济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一个庞大的稳固的中产阶层。最近几年,国内群体事件多发,社会不够稳定和谐。尽管各级政府在维稳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总是力不从心。假如社会本身没产生一种基于自身合理结构的运行秩序,那么过分依靠政治高压和维稳机制往往会异化为社会的动荡力量,从而演化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无论在民主社会还是非民主社会,概莫能外。
西方民主环境下尽管也不时出现极端力量,但总体上是稳定的。西方社会的稳定从根本上说并非因为实行民主政治,而是因为存在着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只要有庞大的中产阶层存在,社会就具备了稳定的基础。中产阶层之所以是稳定的基础,一是因为规模庞大、人数众多的中间阶层本身需要稳定的环境来保障财产安全,这就使中产阶层作为社会主体稳定下来;二是中产阶层在遇到问题时,会从财产安全出发理性思考,不会动辄走极端路线。正如孟子所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相反,如果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中间力量弱小,不管是民主政体还是威权政体,都会因缺乏阶级基础难以维持社会稳定。在这样的社会结构里,各社会群体在经济上呈现高度分化状况,在思想意识上高度对立,缺少妥协的空间。若实行的是民主政体,则各派政治力量不仅没有能力对社会进行整合,往往使得社会更为分化;若实行的是威权政体,则往往是通过强权甚至暴力来维系社会秩序,易导致矛盾激化,社会秩序随时可能崩塌。可见,维持社会稳定,很大程度上是靠社会自身的合理结构,而非政府的强力。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是否能产生庞大的中间阶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在不断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却忽视了社会结构运行机制是否有利于产生和形成越来越大的中产阶层,以避免两极分化。
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是走了邪路了。”[2](P111)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是,除了造就了少数可以和西方发达国家相媲美的富豪外,大多数人仍属于低收入阶层,远没有形成一个庞大的、可起稳定作用的中产阶层,其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中国只要还没有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就不会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所以,政府必须下大气力,制定相关政策,让大多数人富起来,构建民生通往民主的桥梁,才是国之上策。社会自身合理结构的形成,才是优质民主和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杨全顺]
G46
A
1004-7077(2015)03-0022-03
2015-04-19
李长亮(1975-),男,山东临沭人,烟台南山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