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海惠
输液室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宗海惠
【摘要】目的分析输液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2014年度本科室38名护士包括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且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输液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主要发生在工作繁忙时,跟工作年限成反比,并且加药过程中占比57%,拔针分离针头时,占比31%,输液过程中占比12%。结论 针对针刺伤发生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关的措施减少针刺伤的发生,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关键词】输液室;护士;针刺伤
作者单位: 215300 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输液室
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Nurse in Transfusion Room
ZONG Haihui, Transfusion room, Kunsha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Kunshan 215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nurses in transfusion room nurse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2014 nurses including 38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a summar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Results Transfusion room nurses needlestick injury reasons occurred mainly in the busy work, with work experience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accounted for 57% of the dosing process, pulling out the needle from the needle 31%,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usion accounted for 12%. Conclusion In view of the reasons for the occurrence of needle stab wound, the relevant measures are adopted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eedle stick injury,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Key words]Transfusion room, Nurse, Needle stab wound
针刺伤是一种临床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发生针刺伤后,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体液会进入受伤者体内[1]。门诊输液室护士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是由注射针头、输液针头引起的针刺伤。现对我科2014年38名护士包括实习护士在内进行问卷调查,找出针刺伤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现汇报如下。
1.1一般资料
38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18~38岁,门诊工作时间为0~15年,职称为主管护士1名,护师8名,护士9名,实习护士20名。
1.2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2014年我科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况,主要调查内容是一般资料,发生针刺伤的时间,如何处理,是否上报,是否有防护意识,发放38卷,回收38卷,回收率100%。
38份调查问卷中每位护士均有针刺伤发生,其中最多4次,最少1次,总共51次。发生针刺伤多发生在工作2年内的护士,跟工作年限成反比,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受伤主要发生在加药过程中,其次是在拔针分离针头时,再次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主要发生时间段在上午8∶00~11∶00。只有89%的护士进行预处理,但是只有4例进行上报。具体情况如下。
工作年限在2年以内者,15次配药时被刺伤,3次输液时被刺伤,10次拔针时被刺伤,刺伤统计为54.90%;2年以上5年以内者,7次配药时被刺伤,2次输液时被刺伤,3次拔针时被刺伤,刺伤统计为23.52%;5年以上10年以内者,5次配药时被刺伤,1次输液时被刺伤,3次拔针时被刺伤,刺伤统计为17.64%;10年以上者,2次配药时被刺伤,刺伤统计为3.92%。护士发生针刺伤时间段:上午8∶00~11∶00,17次配药时被刺伤,4次输液时被刺伤,9次拔针时被刺伤,合计刺伤次数为30;11∶00~14∶00,5次配药时被刺伤,2次拔针时被刺伤,合计刺伤次数为7;14∶00~17∶00,2次配药时被刺伤,1次输液时被刺伤,3次拔针时被刺伤,合计刺伤次数为6;17∶00~23∶00,5次配药时被刺伤,1次输液时被刺伤,1次拔针时被刺伤,合计刺伤次数为7;23∶00~次日8∶00,1次拔针时被刺伤,合计刺伤次数为1。
3.1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由于输液室护士工作繁忙,由年资较低的护士加药,输液,拔针时由于技术不熟练而导致针刺伤发生。
3.1.2输液室护士工作繁忙,尤其在上午8∶00~11∶00输液
高峰时期,同时护士人手不足,护士超负荷,容易照成大脑疲劳而发生针刺伤[2]。
3.1.3护士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3.1.4未正确使用安全用具,医疗锐器未正确按规定处理,如医疗垃圾未严格分类,锐器盒过满或锐器盒口太小,未及时把锐器放入锐器盒内。
3.2针对上述原因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3.2.1规范护士操作常规,加强三基操作培训,按规定程序处理医疗污染废弃物是降低锐气伤发生,保证护理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这要求每位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即使在工作繁忙时仍要按规定进行操作。
3.2.2加强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及防护知识教育,使每位护士了解正确处理锐器伤的重要性,改变不准确的个人操作习惯,树立安全管理理念[3]。护理在继续教育中主要侧重于三基培训,而在对职业防护和院感知识的培训不够重视,这就造成护士工作中不知如何更好地进行防护,发生针刺伤后不知如何处理。所以我们应该使护理人员增强自身防护意识。
3.2.3合理排班,做到弹性排班,合理调配护士人力资源,适时进行调整,从而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以及护士的工作压力,避免护士的情绪不稳定,保证护士安全。
3.2.4锐器伤一旦发生,应立即挤出血,用肥皂清洁伤口,并在流水下冲洗,用复合碘消毒并包扎处理,及时上报做跟踪检查。
针刺伤是常见的职业危害,护士是发生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现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以通过针刺伤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乙肝、丙肝、艾滋病,因此做好护士针刺伤的防护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护士的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1]徐国英,应菊素,王晶,等. 急诊科护士针刺伤及其对策的调查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6):428.
[2]黄小红,覃金爱,韦志福,等. 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及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48-750.
[3]黄芬,胡海珍,李国英,等. 护理实习生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及分析[J]. 全科护理,2012,10(28):2668.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24.184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24-0260-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