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快讯
农科院绿色防控技术一推一拉害虫“回家”
本报讯近日,从中国农科院获悉,一种名为“害虫推拉防治策略”的绿色防控技术,已经在生产中得到初步应用。
在山东德州武城县的麦田中央,竖立着直径10厘米左右的“小铁盒”,盒子四周密布着细小的孔洞——这就是推拉策略的核心装置。
“蚜虫是小麦主要害虫之一。小铁盒里装着蚜虫报警激素缓释药物,蚜虫闻到激素会向外躲避,从而把害虫往外‘推’。与此同时,小铁盒里的挥发物还可以显著吸引蚜虫天敌的种群数量,把天敌‘拉’进来,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中国农科院挂职干部高玉林介绍。
除了蚜虫外,红蜘蛛、棉铃虫也是小麦的主要害虫。当地通过放养红蜘蛛的天敌捕食螨来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同时利用杀虫灯、诱虫板等物理防治手段诱杀棉铃虫。多种绿色防控手段相结合,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据了解,绿色防控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小麦绿色增产增效综合技术模式攻关”8项配套技术之一,绿色防控技术对蚜虫的控制量最高可达48%,天敌增加量为10%到50%不等,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50%以上。
(林晖 王宇)
本报讯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第九届四次理事会近日在昆明召开。会议提出,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农药行业正在加紧建立适合行业情况的标准体系。
为提高行业环保水平和国家监管效果,农药行业正在制定一系列环保标准。据孙叔宝介绍,国内原有的《综合废水排放标准》指标与农药工业废水排放实际情况相距甚远,执行性较差,因而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为此,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正在加紧制定《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农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两个农药行业重要环保标准,今年内将完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草甘膦原药》、《草甘膦水剂》、《草甘膦粒(粉)剂》三个国家标准将完稿上报;《草甘膦副产工业盐》等三个相关产品标准也将陆续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