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海 陈 娟
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构建策略
□南 海 陈 娟
全面而准确地界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概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至关重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不仅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概念,而且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一个与现代产业内涵密切相关的概念。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因为,在生产力的推动下,现代产业的结构、技术与形态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突出特性是与中国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和教育体系相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具有国际视野,既要有世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共性,也要有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个性。在策略上,应把发展初等职业教育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把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把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协同创新作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策略
全面而准确地解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解读概念可以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本文基于逻辑学概念研究的方法来界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希望通过这种解读能够对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准确性有所裨益。
究竟什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尚无权威部门发布或被普遍认可的定义。为了界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我们需要明确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这两个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
(一)职业教育概念的界定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种职业均蕴涵着一定的知识、技术与规范,都对从业者有着职业知识、技术、技能、态度、道德、价值观诸多方面的要求。在教育体系完备的社会里,每一种职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每个处于职前、在职、失业、待业、转职或转岗阶段的社会成员都应接受一定的职业启蒙教育、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或职业继续教育。现代职业教育是一种众多形态并存的多彩纷呈的存在。
在现代职业教育逻辑语境下,“职业”是一个普遍概念,指所有的职业类别或工作类别。职业教育也是包括所有职业在内的教育类型。所谓职业教育,应该是指一切与学习职业知识、职业技术、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或提升职业素质有关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包括一切形态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
然而,由于历史的或文化方面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都把职业教育看作是一种培养与产业、服务或一线管理直接相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差别,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存在形态非常复杂。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那样:职业教育(TVET)是一个与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相关的概念。历史上,曾用不同的术语来表述现在被认为包含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教育形态。它们是学徒培训(AT)、职业教育(VE)、技术教育(TE)、技术职业教育(TVE)、职业教育与培训(VET)、专业和职业教育(PVE)、生涯和技术教育(CTE)、劳动力教育(WE)、岗位教育(WE),等等,其中个别术语只在特定的地域中使用[1]。
(二)现代职业教育概念的说明
现代职业教育不仅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概念,而且在更深的意义上是一个与现代产业内涵密切相关的概念。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自身的演变,社会分工也不断地分化和整合,职业活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也已成为居于首要地位的实践活动。由于职业同时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和社会性,因此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综合反映现代社会成员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经济水平、教育状况等的指示器。在现时代,社会成员对职业的认同、追求乃至尊重已升华至一个相当高水平。不再像工业时代及其以前那样,仅仅把职业作为同技术或操作岗位相对应的某种具体工作或工种的代名词。随着新的生产力的不断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时常处于加速变化的过程中,产业的结构也必然会因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于是,一些新的职业产生了,而另一些旧的职业衰亡了。这就使得一部分社会成员时常面临着职业选择的问题;与此同时,从事着某种职业的社会成员也会随着对自身认识的加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重新进行职业的抉择。在现代社会,诸如此类的职业需求,都需要不同的职业教育来予以满足。社会也应该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各样的从事各种职业所必须接受的职业教育或培训的选择的机会,因为只有这样,才合乎终身学习社会的要求,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职业教育是由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实践所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直接相联系。在一定意义上,职业教育不仅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直接构成,而且是社会成员获得职业身份或职业资格的重要的社会化过程。贯穿于职业教育始终的根本矛盾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的发展状况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成员的职业要求与社会成员不能满足或不能很好满足这种要求之间的矛盾[2]。
在现时代,职业是一个处于连续的发展过程之中的概念,职业教育也成为一个贯穿于人的一生的连续的活动。职业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或手段帮助社会成员保持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连续性、适应性、迁移性、前瞻性。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无论社会成员先前受过什么教育、拥有怎样的经历,也无论他们在职与否、职位高低,社会都应提供合适的教育与培训,而这种教育和培训是一个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完整的教育与培训体系,其日益丰富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将向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服务。
在终身教育的视域中,现代职业教育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职业教育,是指一切以职业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传授或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而所谓狭义的职业教育,则是指一种有特殊规定性的教育活动,即以传授或培养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直接相关的职业中的技术技能或一线管理岗位所要求的职业知识、职业技术、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通常所说的职业教育是指狭义的职业教育[3]。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概念的解读与特点
基于逻辑学关于概念的定义方法与规则,我们在此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出一种探索性的解读。
通常情况下,对一个反映一定思维对象的概念下定义,如果可以使用属加种差的定义的话,就要搞清楚该思维对象所具有的属性与特有属性(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以及该概念所归属的属概念(上位概念)。
显然,职业教育体系的属概念(上位概念)是教育体系。在任何一种具体的教育体系中,可能由于历史的、文化的、教育传统方面的原因,该体系中所包含的子教育体系(下位概念)的种类或数量不同,这是正常的。但无论如何,教育体系起码都包含着两个子系统,即普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
鉴于教育体系论述的复杂性,通常人们对于教育体系(尤其是教育体系的层次性结构)比较熟悉,而我们这里主要在于说明职业教育体系,所以就无需专门论述职业教育体系及其性质了。我们只需要说明职业教育体系区别于普通教育体系的特有属性就可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对各级(层次)教育进行了类型划分,其中,无论是第3级教育,即(高级)中学教育(第二阶段教育),还是第5级教育,即高等教育(第三阶段教育),均有A和B两类。A类,特别在第5级教育阶段,主要指“理论型的,为研究做准备的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B类,主要指“更面向实际,适应具体职业,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某职业、行业或某类职业、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这样的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就说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是并行的,而且他们的区别也表述的比较清楚。除此之外,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最大的区别还在于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的联系上。因为职业教育是面向实际使受教育者适应具体职业、获得实际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因此就与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相关性。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与现代产业、现代企业密切联系的,不仅与现代产业的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形式直接联系,而且还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和文化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非常强的外部适应性。
就各个国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共性而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要载体,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特点。
所谓适应需求,是指适应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和现代产业体系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依照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实现职业教育类型、层次的科学定位和合理布局;所谓有机衔接,是指统筹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以实现协调发展,以课程衔接体系为重点,促进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领域相衔接;所谓多元立交,是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举,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成长所需的互联互通的立交教育体系。
这里,我们从逻辑学概念研究的原则出发,对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属性做出一种应然性的描述。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除了具有一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共性特点之外,还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基于中国教育文化传统和中国产业发展实际历史形成的。
在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主要是由政府主导、行业参与、企业合作、学校实施的基本格局,这种格局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比如,部分企业正在由职业教育的合作主体逐渐转变为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职业教育逐渐形成为一个由各级政府、各级各类职业技术院校与培训机构、行业与企业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所构成的系统。所谓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现代产业的发展状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基本属性的一种综合性的表征。这种基本属性是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宏观引导、社会公众与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职业院校与培训机构的创造性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产业性、文化性和区域性的特有属性。
在构建与培育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各职业教育的参与主体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职业技术与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根据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内部与外部条件的变化,不断调适自身的定位与行为。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定、制度保障、标准制定、信息咨询、资金支持上逐步法律化和制度化;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逐渐主体化和常态化,构成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中国社会各界民众越来越关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从思想观念上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更加正确、更加深刻,从实际行动上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各类职业技术院校与培训机构从服务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现代产业转型发展、技术升级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调整其办学模式、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运作构成了强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持。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优势还体现在使更多的中国民众能够容易地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职业教育,体现在保障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都能享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益,体现在中国的众多行业企业能够找到与自身密切相关的职业院校与培训机构,能够发现企业所需要的合适的技术型、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或劳动力。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应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更应兼顾社会的公正与公平[4]。
(一)现阶段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职业教育体系结构的完备性方面,我国目前所构建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的完备性明显不够,表现在该体系根基不牢甚至可以说缺乏根基。任何一种教育体系,在教育结构的层级方面起码应该有初等、中等和高等三个层级,而我国目前展示在世人面前的职业教育体系只是把初等职业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与初等教育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并且通常不提初等职业教育,甚至在一些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文件里都找不到初等职业教育的影子。这是一个明显的缺陷。
第二,在职业教育体系的治理方面,突出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现行的职业技术教育治理形态未能及时实现应有的转型,存在着明显落后于实践的情形。具体来讲,就是从总体来说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运行没有及时实现由以“规制型”为主转向以“市场型”为主。政府在职业教育市场中统得过多过宽,职业教育市场的发育在事实上受到压抑,蕴含于市场中的参与职业教育的能量未能充分释放。
第三,在职业教育文化培育方面,内涵明确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文化还没有形成。如果说这种文化存在的话,那么它仍然是一种处于形成过程中的仅有雏形的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学习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美国等职业教育文化发达国家的过程中,逐渐从拿来主义走向自我创生的道路。但是一种科学而合理的文化的形成是需要长期的艰苦探索与努力培育的。
(二)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基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历史与现实,我们提出如下构建策略:
第一,把发展初等职业教育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中国目前是第二大文盲国家 (以前为第一)。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显示,我国文盲人口 (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另外还有绝对数量远远超过文盲人口数量的半文盲。基于这样的国情,不把发展初等职业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上是绝对不可以的。实践证明,在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不可忽视初等职业教育。再说,中国目前仍以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占优势,加之每年都有大量的待业、失业和转岗人员,都对初等职业教育产生了巨大的连续的需求。
第二,把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根据我国产业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市场化发展进程的需要,各级政府应逐步将部分与职业教育体系发展和完善相关的“权力”下放或归还于市场。逐步建立起科学而全面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组织体系,有效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已经实现了由以计划经济为主向以市场经济为主的转型,我国的产业发展与企业治理均已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进入以市场调节为手段发挥行业企业自主性、主体性、创造性和激发其自我治理潜能的过程;与此同时,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伴随着市场经济与企业的进步而进入市场化阶段,进入以市场调节为手段的发挥职业院校与培训机构自主性、主体性、创造性和激发其自我治理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应该主动适应这一大势,不失时机地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治理形态向市场型的转化,并向更高治理形态“服务型”的迈进打好基础。
第三,把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协同创新作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文化是在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对相应的职业教育构成支撑。任何一种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文化体系对其构成支撑。我们应从中国职业教育文化的现实基础出发,科学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文化体系的文化生成、文化属性、文化类属、文化增生、文化创生、文化碰撞与文化交融等方面的问题,创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品牌,以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的最高形态——文化治理。从理论上搞清和实践上推进优质的职业教育制度文化、职业教育课程文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文化、职业教育价值实现文化。
[1]UNESCO:What is TVET?[EB/OL].www.unevoc. unesco.org.
[2]南海.论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8).
[3]南海.论现代职业教育的目的[J].职教论坛,2005 (12).
[4]南海.职业教育的逻辑[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123.
责任编辑 韩云鹏
南海(1962-),男,山西运城人,教育学博士,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重庆师范大学职教师资学院副院长、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与成人教育学基本理论;陈娟(1989-),女,山西运城人,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原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概念、范畴与逻辑”(编号:BJAI130096),主持人:周明星。
G710
A
1001-7518(2015)16-00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