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2015-01-31 14:45朱锋
中学语文 2015年36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效果教师

朱锋

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朱锋

合作学习是南通市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确,通过小组学习中思想与思想的碰撞,能“撞出”新的思想,至少能“撞出”思考的动力与兴趣,能拉动后进生,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加深印象、促进理解。不少高中语文教师认识到了合作学习的巨大“利好”,但迫于某些原因,或者感觉“少慢差费”,可能多是偶尔为之。现在全市推动,更增加了广大教师发挥合作学习效用的信心,坚持落实的决心。

为更好的发挥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为有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凸显主体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活动,这一形式本身就逼迫教师“退居二线”,不再灌输填鸭,变教师的讲为学生的学,学生动起来了,互相谈谈议议,信息面比教师“一言堂”广泛得多。可能短期内,似乎投入的时间多,效果不甚明显,但就习惯养成和“学习的可持续性”而言,近乎“一本万利”。我们语文教师要抛弃患得患失的心理,坚信合作学习的效用,从初期看,合作学习的效果也许就像鲁迅先生说的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总体比较起来,如不组织开展合作学习或者零星为之,恐怕“一小块”的效果都没有,学生永远等着“喂”,永远营养不良,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己合作学习,毕竟还有“一小块”的效果,还能让学生自补营养而营养均衡。

二、启而不达

合作学习既然是让学生去活动,那么教师只能起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但是教师的引导、点拨也不能抢占学生合作的效果,也就是注意引导、点拨只是在思考方法和过程上启发,并适可而止,不到迫不得已时千万不要把最后的结果“点拨”给了学生,结果要由他们自己获取。因为教师任何不经意的交代结果,都将“扼杀”合作的进程,中断继续合作、探寻的机会,让学生“合”而无功,使合作学习形同虚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的启发正是要帮助学生接近发现,强化他们的探索精神,善于思考、勤于合作,体验到合作、探索的成就感。比如,学生在苏轼《石钟山记》的文言文阅读训练中提出问题:“‘桴止响腾’里面哪个字活用呢?”我请同学们回归知识,回忆一下:“什么叫活用?”——活用就是一个词临时充当了正常不能充当的成分。“那哪个字不正常呢?”——“‘桴’是名词,敲鼓的棒槌,使用正常;‘止’是停止,‘腾’是传播,都作动词,也正常;‘响’是形容词,却作了动词‘腾’的主语,不正常。”“那么它怎么活用呢?”——作主语的多是名词和代词,但代词是虚词,不参与活用,因此“响”是形容词作名词,响亮的声音之意。教师启发中教给学生方法,学生自然能获知结果。

三、激趣推动

思维从问题开始,教师亮出问题后,或者学生自己“提交”问题后,合作学习就会围绕这一问题,逐步进行。如果某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了问题,或者某小组对问题的合作探究出现了障碍、偏差,这时需要教师及时参与,通过一定的手段激发他们对新问题继续探讨或者克服惰性、继续攻坚,推动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激发得越强烈,就越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态度。教师的介入,只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不能越俎代庖,教师的引导是为了促进、推动,不是为了表现、终结。比如,教学韩愈的《师说》时,对最后一段由学生独立翻译后开展合作学习,不一会,大家的合作学习就停止了,似乎基本掌握了这段。我于是投石激趣“‘子蟠’与苏轼的‘子瞻’、杜甫的‘子美’是否相同?‘经传’作何解释?”及时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的合作学习继续进行,并走向深入。

四、小结复习

学生的合作学习虽然围绕主要问题展开,但因个人基础不同、发表的意见不同、暴露的问题的不同,获得的收获也不同,这时需要教师对各组学生合作学习中的主要问题作梳理,以便小组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如果说合作学习是发散的话,教师小结就是收束。当然,小结可以由教师主导,也可以由学生代表完成,或者师生共同互动完成。这样,进一步明确一节课的重点,把握脉络,不至于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合作学习课堂的最后,可以让学生结合小结复习消化,复述细化,对一节课作反刍、回味,以达到当堂巩固的效果。

应该承认,课改多年来,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现在已经不是新鲜事物,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对它的运用仿佛散文写作,“易学难工”。用起来好用,但效果的取得似乎难把握。虽然说合作学习如同煤炭的形成,但是高中语文教师还是不能急功近利,要有长远眼光,把形成煤炭的木材节省点,使取得的“小块煤”尽量体型大点,或者数量多点。如此,持续探索,一定会越来越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巨大能量,课堂组织运用时必然驾轻就熟,效用可观。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效果教师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最美教师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