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雷
《西厢记》
——人文精神的杰作
谢长雷
记得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
这本被封建统治者视为“淫词艳曲”“移人性情”的洪水猛兽,被明、清两代统治者都明令禁毁的,甚至在道光二十四年浙江学政还在省城设局收毁的 “禁书”——《西厢记》,却引起了宝黛二人如此强烈的情感共鸣,甚至认为“真真这是好书”“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知道,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思想的冲突上,那就让我们以《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为例从分析人物入手来加以深入探究吧!
在这折戏中,根据矛盾可以将人物分成对立的两派:以崔莺莺为代表(包括张生、红娘)的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派和以老夫人为代表(包括长老)的封建守旧派。后者有两处宾白非常典型:一是老夫人说“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另一是长老说“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当时正统势力对功名利禄的重视与推崇,连和尚也难以摆脱这种思想;然而,正是在与他们的强烈对比中更显示出以崔莺莺为代表的叛逆者的精神之伟大!
首先,崔莺莺大胆地表达对张生的爱,勇敢地追求婚姻自由幸福。例如: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运用设问和夸张,与后文的“红泪”相呼应,用一“染”字将离情别恨写尽。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运用排比和反复不断渲染强化对张生的爱。
“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运用夸张写尽离恨,堪比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夸张,对比。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对偶,夸张。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夸张。类似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又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情”之妙。
要知道,这分情感在一个女子要“站不倚门,笑不露齿,坐不露膝”的时代,是怎样的“大逆不道”和难能可贵啊!
其次,崔莺莺敢于否定世俗传统偏见,轻视功名利禄。例如: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与前面老夫人的宾白形成尖锐对立和鲜明对比。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而老夫人呢?执意在“拷红”后第二日就打发张生上京赶考,并说明“如不能得中,便休回来”,恪守其“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的教条,根本不顾儿女的幸福追求。
“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这里不仅能看到崔莺莺的叛逆思想,还能体会其忧虑情怀。这种忧虑,正是身荣弃妻的封建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投影,正是她美好的爱情理想与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的矛盾的反映。这在她所生活的时代里具有普遍意义。
综上所析,不难理解《西厢记》为什么会成为统治者的“禁书”,青年人的“好书”。
郭沫若说,在文艺母亲的女孩儿里,“要以《西厢》最完美,最绝世了。《西厢》是超过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是啊,这出戏中所闪烁着的以人为本追求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辉确实令人震撼。
以前,一说到剧作家,我最崇拜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旗帜——英国的莎士比亚。然而,自从认真阅读了早于莎士比亚出生近300年的王实甫写的 《西厢记》,特别是再次细致深入地学习了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片段《长亭送别》之后,这崇拜之“最”悄然发生了转移!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