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忠
(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江苏南通226300)
课改十年之后,语文教育依旧问题重重。在这个节点上,我们需要冷静地观察语文教育,来一次准确的把脉。从何处着手呢?那就应该从语文教学的起点开始加以诊断。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语文教育中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从文本解读中找到蛛丝马迹。实际上,文本解读中问题的严重性,被我们麻木地低估了。特别是普遍存在的类型化解读现象,这种对具体文本的习惯性漠视是不公平的。它是毁掉师生成功解读力的主要原因。因此,语文教育走向正途的前提,就是文本解读真正实现“公正诗意化”的转向。
目前,语文教师对文本的把握都比较浅。准确地说,我们在文本解读上所花的时间非常有限,解读力也有限。一般也就是按照参考书上的提示来设定文本解读的方向与尺度。然而,一套教材,流行一种解读;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本就极不正常。但最大的问题似乎还不在于此,需要我们认真梳理一番。
1.小语课堂依旧流行“类型化解读”。先看祖国山河类的散文,《桂林山水》从情感价值观方面进行解读,是“淋漓尽致地袒露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这一类描写祖国风景名胜的散文,大多定位在热爱祖国山河的宏观层面上。像《放飞蜻蜓》《雪儿》这样的叙事散文,大多解读成“爱护小动物”这样的通识大道理。像《狼和鹿》,这类环保类文本不外乎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保护环境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为主导的语文课堂,关于文本的解读,占较大比例的是“类型化解读”。这种解读大多离文本较远,缺少对文本的贴近审思。它实际上是对一类文本的主题化解读,而不是对具体文本的解读。这从根本上忽略了同一主题中不同文本之间的差异。
2.类型化解读因契合“省力原则”而拥有广大市场。这种类型化的解读,之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广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实用”。教参上的类型化解读,为广大语文教师所公认,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是最为保险的。另外,教师如果独自去解读,必定是一种高难度的智慧工作,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脑力。没有大量的阅读经验,没有熟练的解读策略,个性化的实质解读、具体化解读,注定是无法完成的工作。搬用类型化的解读是最经济的做法。于是,众多的语文教师在省力原则的作用下,慢慢地被思维的惯性甩到了“类型化解读”的一端。
3.类型化解读阻碍“真性阅读力”的有效提升。类型化解读,对于以培养有灵性的汉语读者与作者为目标的语文教育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悲哀。因为真正有品位的阅读,需要反复地“煮书”,甚至会像作家刘烨园所说的那样一书“吃”十年,并不遵循所谓的省力原则——进行文本的细读,是费力的;运行批判性阅读,是需要思想的。长期运行类型化解读,学生自然与高品位的阅读无缘了,更别说成为终身读者与成熟读者了。阅读品质下降,真性阅读力无法提振,必然会引发儿童母语素养的降格。
1.真实而丰盈的解读是“个解读”。真正负责任的解读,是对于具体文本的解读,而不是对于文本的主题类化。在解读的过程中,读者融合了自我生活经验、情感经验、欣赏经验,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对文本进行补充与改造,从而获得丰富的文本内涵。德国接受美学的重要理论家伊塞尔说得好,正是文本中那些需要读者“以揣度加以填充的地方”,把读者“牵涉到事件中,以提供未言部分的意义。……由于未言部分在读者想象中成活,所言部分也就‘扩大’,比原先有较多的含义:甚至琐碎的小事也深刻得惊人”。显然,对于所有的“可写入”的文本来说,读者填充文本的空白之处,都是针对具体文本的。即使是同一类的文本,无论是语言还是意蕴都是有区别的,补白时可写之处(即可补充处)必定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在解读文本写入自己的生命体验时,进行最具匹配性的补充。与此相适应,破译的方式也会因文而异。如此看来,真正的解读不是类解读,而是个解读。只有个解读才符合解读的真实状态。在此,语文教育何去何从,我们必须做出自己的抉择。
2.语文教学应该选择“个解读”而抛弃“类解读”。类解读,并非是一个具体文本的解读,而是一类文本的主题化解读。为了剖析类解读所存在的症结,我们必须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通过语言的阅读,准确地破译这个特殊的语言组合体中各要素之间的特殊关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文本语言符号的提示下,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行形象的再造,从而尽可能完整、清晰、具体、近距地将作品形象、意境复现在自己的意识屏幕上,做出有针对性的解读。因此,一个真实的解读所追求的都是对“这一个”文本的解读,即“个解读”。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解读,必须完全对应这个文本的特质,从文本的特殊表达中寻找解读的密码。因此,真正好的解读,必定是量身定制的,绝对是为某一文本所专有的。民主时代的解读,富有公正诗意的解读,只能是最个性化的阐释——关注文本的个性张力,用最个性化的方式加以阐释。
类解读仅是一种大而空的解读,只有个解读才是真实的解读。语文教育要真正担当起自己的使命,就必须跨越类解读,走向个解读。
个解读,就是有一个文本,就有一个专门属于它的具体化、针对性的解读。文本与解读之间存在着一种明确的、不可替换的对应的关系。文本解读中最主要的就是解读者与“这一个”文本实现真正的链接,建立起解读者的已有经验与这一个文本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之间的联系。文本要实现个解读,就需要实现三个方面的链接:独特的情感认知方面的链接——作者的所思所感;个人化的言说对象的链接——作者的所见所闻;个性化的语句章法的链接——作者的言语表达。值得重视的是,解读者必须有一种明确的意识——所面对的是这一个文本,而不是这一类与另一个。这种关于“这一个”与“这一类”的区分,理应成为语文教学中进行文本解读的通则。
1.以发掘隐秘结构来实施个解读——超越“单向维度”,走近“两难结构”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我把想明白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讲给学生听;把想不明白的问题交给散文,写到散文中去。也就是说好的散文文本可能蕴藏着一个两难的问题、两难的结构——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对这类文本实施个解读的最佳路径就是抓住两难结构来实施“贴身”破译。
好的散文直指人心,切近生活。而生活本来就是一组多选题,充满了矛盾与冲突;是一个难解的方程。真正好的散文文本,总是在启迪我们:生活中的的确确存在很多两难问题,需要我们有一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去持续地思考,反复地权衡,做出自己的抉择。我们就会努力超越单向维度,全力走近文本的两难结构,从而贴近文本进行匹配性的“深度解读”。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寻获到关于具体文本的个解读——对这一个文本的真性解读。
(1)从理顺“情感脉络”入手,体味内心的两难。《雪儿》与《放飞蜻蜓》相比较,更具有一种动人的力量,因为《雪儿》这个文本具有“两难结构”。细读文本,我们就能发现文中的小女孩对雪儿真情很深:首先,文中小女孩的腿跌伤了,一个人在家倍感孤独,特别需要贴心的伙伴雪儿来安慰自己。其次,小女孩与雪儿都是“伤病员”,同病相怜相惜。再者,小女孩对雪儿是一见如故,视为自家人。小女孩和雪儿朝夕相处,默契融洽,情感日益深厚。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渲染、铺垫小女孩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正是为了告诉我们,要放飞雪儿,还雪儿自由是个“难题”。文中的小女孩逐渐陷入两难的境地——雪儿是留还是放,是选择自私还是选择忘我?小女孩做出自己选择越难,就越显出人性的真实。在两难中越是能够忍痛割爱,还鸽子以自由,就越能显现出爱心的纯真与厚朴。这种舍得放手、忍痛分离的情怀无比高尚、感人至深。
(2)从翻译“细节语言”入手,体会无奈的两全。同样,颇有灵性的雪儿也面临着生命的两难选择。飞回吧,有辱使命,愧对信鸽的称号;飞走吧,显然有悖良心,百般不忍。飞回不行,不飞回也不行。这就是生命的一种常态——两难的境遇。但尽管是两难,但最终还是需要做出选择,雪儿必须在“陪伴恩人”与“完成使命”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忧喜交加的诗意弥漫于字里行间,使得这篇文章更具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两难中的抉择,比直接的行动,更可见生活的真实,更具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情感力量。
(3)从实现“三方相遇”入手,体悟意蕴的两味。抓住《雪儿》一文中“我”的两难来解读,我们就能破译出最贴身、更匹配的定制解读——生活中,相遇后总有分离;生命里,选择时常有两难。真正的爱心就是放弃自己心中的私爱而成全他人的心愿;正确的选择就是倾听使命的召唤而铭记友情与恩情。
2.以体味作品情调来实施个解读——超越“无机阐释”,走近“形而上质”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中,常常充斥着外在的机械解读。解读者没有触摸作者的内心,也没有投注自己的情感与经验,没有实现心与心的交融。这种冰冷的无机解读极容易滑向“类解读”。其实所有好的文本都是热的,有灵性,甚至是有着形而上质。所谓形而上质是指崇高、悲壮、恐惧、动人、丑恶、神圣、悲悯等的性质。这些性质通常在复杂而又往往根本不同的情境或事件中显露出来,作为一种氛围弥漫于该情境中的人与物之上。这些不可言传的性质解释出生命和存在的深层意义。抓住作品中的形而上质来体味文本的丰富、生动的意蕴,也是走向个解读的一条重要路径。像人教版五年级的课文《自己的花儿是让别人看的》这篇文章,就具有一种形而上质。我们在进行个解读的时候,可以采用三步走的策略来加以体味与还原:
(1)用陌生化的眼光来审读反常之处——还原德国人养花的“共产主义”理想。采用陌生化的眼光来研读文本,我们就会发现德国人的养花习惯与行为,都很“反常”。这反常的背后,究竟藏着些什么呢?需要我们调用相关的生活经验加以还原。“花朵朝外开”,说明德国人有一种开放的胸怀、洒脱的大气;“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说明德国人有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养花“是给别人看的”,说明德国人有一种“为他人养花”的共识。透过这些反常之处,我们就能洞悉,养花是德国人修炼道德情操的一种特有方式。如此,在他们那里,养花之道上升到一种至高的境界——不再是一种“小私”的行为,而是一种“大我”的运动。德国人通过“全民养花”“全城献花”的运动,无声却热烈地诠释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产主义”理想。
(2)用动感化的想象来享受花街长廊——体味德国人的“浪漫主义”情调。花儿是浪漫的,德国人养花成风,本就浪漫;不约而同地把翩然怒放的花儿摆放窗外争妍斗艳,更是浪漫。再进一步,如果让所有的花儿都动起来,那么弥漫着花香、闪烁着花影的德国街市,是怎样的一种风情呢?一个人走在德国的街道上,抬头往右边看,一户人家大方地端出了一盆的“姹紫嫣红”,对面的一户人家热情地献出了一捧的“花团锦簇”。信步前行,好像有谁在喊口令,家家户户养的鲜花次第排出,如同蜿蜒盘旋的“花龙”,盛装迎接“贵宾”的到访。这样的街市每天在举办园艺博览会,每座城市都是气势恢宏的园博园。你想想,一街的风光为你一人所拥。这是何等的浪漫啊!如此看来,德国人爱养花、爱街市花廊,更是爱那浪漫主义的情调——形而上质的诗意氛围。
(3)用数学化的设计来感受智慧心灵——再现德国人的“智慧主义”生活。德国人看起来很“傻”的,自己养的花,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这不是亏了吗?对此,德国人却有自己独到的算计。屋内养花,养一盆,只能观赏到一盆;屋外养花,还是原来的花,只是变换了一下摆放的位置,不增加任何投入,就能观赏到成千上万倍的花,更好的花。正所谓你献出一盆花朵,收获两条花廊。看似小亏,实则大赢。我们不能不佩服德国人的美丽智慧,实在是大智若愚啊!这是德国人在诗化哲学引领下所生长出来的美学智慧、诗性智慧。
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关注到作品所散发出来的特有的文学情调,就能真正解读出每一个文本所特有的“味道”。那是心灵的对话(斯科特·派克),那是意志的搏斗,那是内心的抉择,那是值得我们为之哭泣的心境。
3.以调试最佳焦距来实施个解读——超越“两极视野”,走近“中观视野”
小学语文教学中频频出现的类解读,和解读者的宏观视野有关。正是习惯于用宏观视野来审读文本,所以只能看到一类文本的共主题,而不能看清文本的“个主题”。如果要回归个解读,调整视野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视野有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其中中观视野,处于宏观视野与微观视野的中间地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观视野是兼顾了宏观视野与微观视野的一种适当的解读角度。它既有一定的主题聚化与哲理沉思,又有生色的体悟与具体的观照。因此,运用中观视野来引导文本的解读,就可以更好地聚焦文本的特质,实施真实匹配的个解读,真正突破宏观解读的虚幻性以及微观解读的局限性,从而能够恰当地把握解读的深度和尺度,全面而有针对性地完成个解读的操作项目。
(1)观照宏微,让解读差距得以凸显。像《狼和鹿》这篇文章,如果我们调用宏观视野来解读,结果就是“破坏生态平衡就要遭到惩罚”。如果调用微观视野来解读就是“捕杀狼是错误的行为,导致了凯巴伯森林的毁灭”。这两种解读一个过于笼统,一个过于细微,都不是最好的解读。如果我们调用中观视野,注重更好地融合宏观视野与微观视野下的“两极解读”,就能够寻获一种恰当的解读——个解读。
(2)下通微观,让宏观解读得以下降。在解读的时候,我们需要让宏观解读“破坏生态平衡就要遭到惩罚”接一点“地气”——向下追寻人们破坏生态平衡的具体原因。如此,我们便可明晰:这是因为当地居民没有意识到那一片葱绿的森林不是只属于鹿,那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宝库也不是只属于狼的。充满活力、美丽健康的凯巴伯森林是属于“狼和鹿”的,属于森林里所有的“自然居民”。美丽的森林是“和”的。
(3)上连宏观,让微观解读得以上升。我们还需要让“捕杀狼是错误的行为,导致了凯巴伯森林的毁灭”这一微观解读得到一定的提升。我们可以向上追问:“捕杀狼这样的错误行为为什么会一错25年?导致凯巴伯毁灭的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于是,我们就可以发现,任何单一化的世界都是脆弱的、危险的。凯巴伯森林中,正是狼和鹿相生相克,相克相生,才创造了完美的生态平衡,才创造了美丽的绿色世界。
(4)上牵下连,让中观解读得以生成。凯巴伯森林事件再次警醒人们,世界是属于“大家”的,自然是“和”的;自然因“和”而有生机、而更美丽。面对自然,人人要心怀敬畏,不可随心所欲、胡作非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大自然的一种恩典。自然有自然的逻辑与规律,自然有自然的伦理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