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陈郝瓷窑的兴起与衰亡探微

2015-01-31 13:29汪腾
枣庄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枣庄运河瓷器

汪腾

(枣庄市博物馆,山东枣庄277100)

中陈郝瓷窑的兴起与衰亡探微

汪腾

(枣庄市博物馆,山东枣庄277100)

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境内的中陈郝瓷窑始建于南北朝,其面积之大,年代之早,延续时间之长,在我国北方是不多见的,号称“中国北方第一窑”。本文介绍中陈郝瓷窑在北方的兴盛和衰落。原料燃料和便利的交通等原因使其历经1400多年经久不衰,而技术落后、战乱、市场需求以及原料等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其至近代的衰落。

中陈郝;瓷窑;兴衰原因;民窑

1987年山东省枣庄市文物管理站在枣庄市薛城区东北部邹坞镇中陈郝村蟠龙河畔发现一处中国古代瓷窑遗址,由于该遗址发现于中陈郝村,故名中陈郝瓷窑遗址。考古研究表明,该瓷窑南北朝开始创烧,经隋、唐、宋、元、明几个朝代的发展,直至清后期逐渐衰落,前后历经1400余年。根据考古发掘,中陈郝瓷窑遗址面积之大,年代之早,延续时间之长,在我国北方是不多见的,在山东属首位。因此有“中国北方第一窑”的称号。目前学界对中陈郝瓷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出土的瓷器产品以及遗址的概括和总结方面,缺乏对整个瓷窑兴衰的研究。结合相关的史料和研究成果,本文试着对中陈郝瓷窑的兴衰作一粗浅的探讨。

根据现有发掘及先后出土瓷器分析,中陈郝瓷窑的创烧时间应在北朝北齐时期。距今约有1400多年的历史。这在中国北方已发掘的陶瓷遗址中,创烧年代是比较早的。“根据中陈郝瓷窑址青瓷区地层堆积以及出土的筒式碗来看,与临淄北朝晚期崔式墓出土的碗接近,钵式碗与山东大学新校西门北齐墓出土的碗类似,高鼻深目的胡人头像与青州北齐武平年间的石室墓中线雕的胡人像风格相同,而三足支丁又与在淄博寨里北朝瓷窑遗址中出土的支丁相同。”[1](P120)中陈郝瓷窑遗址以中陈郝村为中心,方圆3公里,地上地下散布着许多瓷片、窑具,整个窑址总面积达5平方公里,是山东境内最大的古瓷窑,也是我国江北第一民间古瓷窑。根据散布的瓷片和出土器物的釉色,遗址可划分为青瓷区、白瓷区和黑瓷区三大区域。据《兖州府志》记载,明清时期的中陈郝黑瓷被列为贡品运往京城。《大明一统志》和《乾隆府厅州县图志》都曾提到“兖州府土产黑瓷器,峄县出”、“峄县土贡黑瓷器”。另外隋代青瓷窑炉的发现,也为过去枣庄一带曾出土的不少青瓷器找到了归属,改变了过去“南青北白”的说法,证明枣庄地区早在隋唐以前就开始烧制青瓷了。

中陈郝瓷窑在北朝时期开始创烧,宋元时期发展壮大。北宋时期,“山东陶瓷业的发展也很突出,产瓷器数量和窑址比唐代大为增加,瓷器生产地区遍布各路,主要集中在淄博、泰安、枣庄、青州、德县、峄县六处。”“这些瓷窑的生产大都具有一定规模,所产瓷器种类繁多,”“各瓷窑所制瓷器不仅供应本地官府和民间需用,而且还销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2](P251)“陶瓷业是山东的传统手工业部门,至元代又有很大发展。瓷器产地主要分布在淄博、枣庄等地,其生产规模比前代有所扩大。”“文献记载,‘元时峄州西北四十里有陶者数千家,岁以陶致富饶。’”[2](P298)“元时,峄州钓台居民业陶者甚多,作冶什器贾数千里,获利尤厚”。[3]

明朝和清朝前期是中陈郝瓷窑继续发展的时期。直至明代,中陈郝瓷窑自南北朝烧制出青瓷以后,已经历经了唐宋金元数朝,并在前朝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发展。明清时代的中陈郝已成为瓷器的集散重镇,蟠龙河两岸窑炉林立,河上舟楫穿梭。官府专门在此设立了公馆,设置了巡检司,经济、文化异常繁荣。明朝嘉靖时期该地的陶瓷大户董家盛极一时,董家花园、董家林地残存的碑文就有句云“国运河道徐兖路,车装船发帝王州。亭传乡里车书重,草野黎元向北讴”。反映了中陈郝瓷窑的陶瓷通过蟠龙河道和峄县东西官道车装船运转到徐兖南北大路,直通京城的兴盛景象。

《大明一统志》提到“兖州府土产黑瓷器,峄县出”。考古发掘证明,这些瓷窑大都是由私家合办的民间瓷窑,从出土实物分析,这一时期中陈郝瓷窑烧制的瓷器釉色较单一,与同时期山东其他地方的民窑出土的瓷器基本相同,这是因为明代朝廷对民窑烧瓷有“禁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诸瓷器,违者罪死”[4]的禁令。同时,明代的煤矿开采业继续发展,峄县的煤层贮量丰富,到处是煤井之凿,以致地方官府认为如此发展下去有伤绝地脉的危险。

及至清朝乾隆以后,统治集团已经腐朽,社会生产力遭到空前破坏,各种富有民族传统的手工技艺也在腐败社会制度的束缚下衰落下去。陶瓷手工业和技艺也是如此,只有景德镇能维持一定生产,其他各窑更是一蹶不振。

如前所述,中陈郝瓷窑从南北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持续了1400余年,作为中国古代北方民窑,为什么能够持续兴盛呢?具体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发掘采集的标本和历年来出土的器物来看,中陈郝瓷窑的瓷器分为生活用品、冥器、玩具等。其中以生活用品最为丰富,有碗、盘、罐、钵、杯、瓶、灯、缸、砚、枕、执壶、水盂、高足盘、鸡腿瓶、盖器等二十多种。从这些出土的瓷器可以看出,作为一个规模较大的民窑,中陈郝瓷窑主要是生产人民群众生活生产所用的基本生活用瓷。

(二)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枣庄北部山区盛产瓷土、耐火粘土和垩土这些烧制瓷器的重要原料,《峄县志》记述境内北卓山、钓鱼台诸山地理环境时就提到过“上多白垩”,“岭阜盘结多煤炭,多白垩青垩,坚粘不让西国产”,“其麓多白垩青垩,陶人用之,筐值百钱,居人以为利。”

当地煤炭资源丰富,历史上又有煤炭开采业,为烧制瓷器提供了必要的燃料。金代窑炉及煤渣的发现,确切的证实,早在距今八百多年前,枣庄地区就采用煤炭作燃料烧制瓷器了。为北方利用煤炭作燃料烧制瓷器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为枣庄的煤炭开采史提供了依据。“作为山东新兴的手工业部门,采煤业在元代开始已初具规模,产煤产地主要集中在峄州”,“峄州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为煤炭的开采运销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条件,据峄县温口甘泉寺碑记载,此地自元代开始开采煤炭。”[2](P299)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兴盛的采煤业为瓷窑的发展和瓷器的烧制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而元代大运河的开通更为瓷器的销售和运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三)安定的社会环境

“公元439年,北魏拓跋焘统一了北方,社会渐趋安定;孝文帝时又先后推行一系列的汉化政策,颁布了均田令、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与社会生产的发展,北朝的瓷业也有了较迅速的发展。”[5](P279)北朝的瓷器在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省市都有发现。此后的唐宋明清等时代,该地区所在的现山东南部地区政治一直比较清明,为瓷窑的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环境。“它的发展趋势与社会的安定与否、经济的发展状况,亦是有着直接的关系。”[6](P210)

(四)便利的交通条件

中陈郝村这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有两条南北河流,两条东西河流贯流于村中,此河名曰许由河,流入蟠龙河,蟠龙河自北向南从中陈郝村流过,连接京杭大运河,中陈郝瓷窑生产出的瓷器大部分通过蟠龙河上的船只运往全国各地,优越的水运条件为中陈郝瓷器的产销提供了方便。明清时期的中陈郝甚至成为烧瓷业的集散巨镇,蟠龙河两岸窑炉林立,河中舟楫穿梭,鼎盛时期形成了“九庙十桥七十二座缸瓦窑”的繁荣景象。官府专门设立了公馆,设置了巡检司。不但提高了瓷器的质量,而且扩大了影响,提高了知名度,促进了技术文化的广泛交流。19世纪中叶之前,由于运河畅通,以运河航运贸易为依托,运河沿岸城镇商品贸易十分活跃,清中叶时,山东地区“不仅每年有数百万担漕粮要经运河转运,而且南北商货往来大都取道于运河。”[7](P329)济宁、滕县、峄县就一直是鲁南与江南传统贸易的中心。

中陈郝瓷窑的兴盛并没有永远持续下去,这符合事物发展的久盛必衰新旧更替的规律,如同刑窑衰亡而定窑兴起,越窑衰而龙泉继的规律一样。中陈郝瓷窑的衰落也有是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长期作用的结果。下面,笔者就试着分析一下其的衰亡原因。

(一)技术落后

“技术是各窑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技术落后和有缺陷者终将落败,只有博众家之长,努力进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8](P78)由于瓷器烧造属于传统手工业,“技术简陋,长期因袭陈旧的制作工业,只能加工制作一些简单的生产与生活用具,而且效率很低。如滕县,‘金石土木诸工,皆粗率朴拙’”。[7](P101)这种简单初级的烧造技术长期得不到改进提高,概括来说就是缺乏创新。这必然影响到整个瓷窑的持续发展。与南宋名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等相比,中陈郝瓷窑在原料、燃料、窑炉形制、制作工艺等等方面的不足是本区制瓷业退出竞争的内在原因。

另一方面,峄县志所记载,“元时,峄州钓台居民业陶者甚多,作冶什器贾数千里,获利尤厚。近世,民鄙拙,不复能为。山西陶者窃据之,每岁做诸巨器,朴质坚重,凝如金石,转榖数百,行销四方,皆得厚直。然性贪而吝,揉土、下火,执不以授人。故土人虽日为役,终不能得其术。”[3]由此可见,元代还由当地居民掌握的烧制瓷器的技术,到了明代就由山西商人掌握,并因此靠着精湛的烧造技术获利颇丰,而当地居民却沦落到只能为掌握技术的外来者劳动的地步。当掌握技术的外来者因战乱或其他原因离开的时候,技术也随之被永久的带走。烧造瓷器的技术的古旧和流失不能不说是中陈郝瓷窑渐趋衰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社会的动荡

“峄地被山带河,南接江淮,其中具五民,皆仰机利而食。”所谓“沃土之民不材”,当地居民“习于逸乐,不知作苦”,“坐拥沃壤,筦山河之饶,而物力殚屈疮痍,迄不能复其情势。”当地居民一直仰仗着自然资源的富饶而安逸不求进取,“至于山川自有之物产,皆无力自为之。”[3]

此外,明清时期由于运河流域日益恶劣的自然环境、运河两岸众多驻兵和运军滞留,明清时期运河区域尚武与嗜酒之风兴起,运河区域的百姓“为严峻的生存环境所迫,其性情由敦厚温良渐渐变的劲悍刚武起来。”滕县居民“负固好争斗,以滕为能,急之则揭竿而走,窜入沂费”,鲁西原本的敦厚文雅被越来越浓重的刚武之风所取代。在历史上以异端和暴乱著称,这一带“总与秘密宗教、习武结社和官逼民反的历史现象纠结在一起。”“北宋以来的宋江、王伦、王则起义更使山东人以勇敢好武闻名天下。”[9](P311)民风改变所带来社会不安定的隐患使得中陈郝瓷窑不能像政治稳定、民风温和的南方地区的各个瓷窑一样顺利发展下去。

另外,运河开通以后由于南风北进、民风不古等原因,烧造业做为苦力产业被当地人所淡漠放弃,当地居民不屑于从事他们所认为的苦力劳动。

“自元末兵乱以来,数罹伤残,人民转徙。”[3]明清之际的战火连绵,使山东的农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各地土地荒芜,据《清世祖实录》记载,“有一户之中,止存一二人;十亩之田,止种一二亩者”。而赋役严重不均,更促使了人民的四处逃亡与土地的荒芜。人口的减少既缩小了此前其的消费市场,也使得从事瓷器烧造的人员数量减少。土匪的横行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清同治元年,徐宿逃遁之徒“以兰费滕峄为窟穴”,“山东教棍各匪,业经粘成一片,兖沂两属,几乎遍地贼踪”’。[10](P1541)自进入乾隆朝后,山东各地土地兼并严重,官府吏治日渐腐朽,封建盘剥日益加重,社会矛盾不断深化加剧,山东广大人民多次进行各种形式的反封建压迫斗争。社会的不安定使得瓷器烧造缺乏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人们也无法专注于劳动。“当然,战乱通常是短期的,各窑往往在战后重建,但如果破坏极为深重,这种恢复便会历时较长,恢复期的瓷质往往较差,因而无力与其他新兴窑场竞争,衰败状况便会延续,直至彻底停烧。”[8](P77)

(三)市场因素

中陈郝瓷窑属于民窑,尽管其产品曾作为贡品,但其民窑的性质始终没有改变。所以,它的生产属于商品性质,产品面向市场,市场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明清开始日益萎缩的市场无法使中陈郝瓷窑正常发展,也就必然导致其足部走向衰落。此外,在传统经济条件下,运河城镇的区间贸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且由于缺少坚实的商品生产作基础,市场系统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性。”“在流通层面上,只有市镇、地区性集散市场等中、低层次的市场,”[7](P329)整个市场流通的特点是层次低、流向单一,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这就奠定了中陈郝瓷窑的瓷器不可能有广阔的市场和长远的发展。此外,“皇家的好恶常能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起到极大的带头示范作用。”[8](P78)官窑的设置也全凭皇帝的个人爱好。宋代皇帝爱好颇广,于是定、汝、官、越、耀州、龙泉等名窑均有幸为宫廷服务,烧造皇家用瓷。至元代风气为之一改,景德镇成为宫廷用瓷基地,后来的明清皇帝也都不约而同地相中了景德镇作为唯一的官窑,它的设立强有力地刺激着南方民窑瓷业的蓬勃发展,也促使了很多北方瓷业的能工巧匠迁往南方,这是对整个北方各地瓷窑的沉重打击,而且中陈郝瓷窑的烧造技术比较初级和单一,受到的冲击更大。

运河所带来的便利交通条件使南方的竹材以及江西的瓷器等均由运河运入各地。大量外地物美价廉的物产的运入,尤其是外省瓷器的输入,打破了中陈郝瓷窑所产瓷器的垄断,加之长久以来中陈郝瓷器釉色单一、品种单调,因此受到外来瓷器的极大冲击。尽管明清时期中陈郝瓷窑的产品曾作为贡品,但其民窑的性质始终没有改变。它的生产属于商品性质,产品面向市场。不可能像景德镇等地的官窑一样受到政府的扶持和重视。

(四)自然及资源因素

“明清以后,枣庄地区的自然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大,在这几百年间人口迅速增加,导致环境演变的加剧。”山林日渐缩减、泉流渐趋枯竭、野生动物大量灭绝。“旱涝灾害逐年加剧,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11](P89)“《山东清代水旱灾情》曾记录1845年6月发生在滕县、峄县的运河决溢”。[12](P23)就如同越窑的衰落与自然资源尤其是木材等燃料的短缺有着密切联系一样,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清朝时期整个枣庄地区烧造瓷器的优越条件不再,中陈郝瓷窑的发展必然逐渐走向衰落。

“乾隆初期,山东不少地区连年发生水旱灾害,大批人民北走关东,南下江淮,‘到处流亡,以四海为家’”。[2](P447)另外,近代山东的虫灾以蝗灾最为严重。多发生在夏秋之间,对农作物危害巨大。整个鲁南地区在近代经历过几次大的波及范围广泛的蝗灾,如1856年5、6月间和1927年入夏之后,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打击。农业是经济的基础,鲁南地区农业受到重创的直接影响就是人民生活不稳定颠沛流离,大量居民背井离乡,人口减少,相应的手工业和经济都受到巨大影响。

(五)交通及区位因素

运河的淤塞以及随之而来的漕运停止带给中陈郝瓷窑的巨大的冲击。“明朝末年,国立衰微,运河失修,”“至清初,黄河决溢危机运河的事情时有发生。”,“河渠故道,岁久湮灭,且接济漕渠故,国亦有明禁焉。”到清朝光绪时,“一切罢陶铸诸业,而独仰给于农百亩之田,”[3]“自道、咸之变,漕运中废,重以关津税厘之朘削,商贾疑畏。于是外货不进,内货不出,而峄之生计乃大困。”[3]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并从此改道至利津入海,鲁西南段运河河道淤积阻滞,航运受阻,后来运河虽多次疏浚,但仍不断淤积。1901年,清政府被迫停止漕运,以后,运河淤塞更加严重,这个明清以来就问题不断的运河终于不再有昔日的辉煌和繁盛。甚至对整个山东运河流域的城镇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冲击。而交通因素恰恰是瓷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中陈郝瓷窑在明清特别是清朝中期伴随着运河的衰落一蹶不振也是可以推测的。

此外,明清以来,由于政府的海禁政策,内河航运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到清朝中期以后,随着海禁的开放,山东东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西部由于漕运的停止而经济滑落,商业渐趋萧条。进入民国以后,军阀割据,连年内战;帝国主义入侵,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在社会动荡和民族危亡的年代,运河的疏通治理更是无从谈起。加之黄河频繁决口,山东境内运河已无法全线贯通,同时,加上民国后“随着津浦铁路通车,沿河各地出入货物改由铁路运送,运河昔日在商业贸易中的地位便逐渐被铁路所取代。”[7](P329)

另外,据传说,明末当地陶瓷大户董家犯禁北皇帝抄家,瓷工多离开去了博山,从此中陈郝瓷窑衰落,博山瓷窑开始兴盛。[13](P211)

综上所述,中陈郝瓷窑虽然是民窑,但创烧年代比较早,延续时间比较长,出土种类比较多,工艺技术比较先进,在中国陶瓷史上应当占有一定的位置,它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南北文化的交融,丰富中国陶瓷的内涵,加强陶瓷史学的研究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影响中陈郝瓷窑兴衰的原因十分复杂。因此,中陈郝瓷窑的衰亡是交通、技术、原料、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长期作用形成的结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这也符合中国大多数瓷窑兴起和衰亡的情况。对中陈郝瓷窑的兴衰研究为中国陶瓷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1]皮学齐,皮维臣.中陈郝瓷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J].枣庄学院学报,2014,(4).

[2]孙祚民.山东通史(上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3][清]王宝田,周凤鸣等.峄县志[M].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

[4]明史[M].卷八二.食货志.

[5]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牛德学.试论鹤壁市民间古瓷窑业的兴衰[J].景德镇陶瓷,1984.

[7]庄维民.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

[8]董亮,董伟.中国历代瓷窑兴衰原因探析[J].中国陶瓷,2006,(7).

[9]李泉,王云.山东运河文化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6.

[10]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研究室.清实录山东史料选(下册)[M].济南:齐鲁书社,1984.

[11]孙天胜,赵全科,徐春堂.枣庄地区自然环境的历史演变[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3).

[12]王林.山东近代灾荒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4.

[13]《古薛文化》编纂委员会.古薛文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杨全顺]

K872

A

1004-7077(2015)04-0035-05

2015-03-25

汪腾(1988-),女,山东枣庄人,枣庄市博物馆助理馆员,主要从事区域历史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枣庄运河瓷器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山东枣庄:大白鹅“叫开”致富门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