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狄军红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 狄军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教师应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而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渗透这一要求。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到: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时,不仅由是教师的机械传授和自身的记忆获得,学生还会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他人帮助,在各种学习资源的合力作用下,利用所学知识意义建构逐渐掌握。
1.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功夫。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需设计各种学习活动,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引发学生情感的基础,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情景铺垫,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例如,在七年级语文《春》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初春的山、水、太阳画面,进而播放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视频资料,让学生在欣赏后分小组自学。优美的视频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学习,感受春天蓬勃的生命力,深刻领悟课文内容。
2.巧用信息技术突出深化内容
教师“教”是为了“不教”。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凭借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以及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传递教学内容,限制了学生探究方式和内容的扩展。如果在课堂上辅助以信息技术手段,则更有利于学生深入挖掘主题。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天上的街市》一文时,为将主题升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大胆的改编了牛郎织女的故事,把天上写得如此美好。此时,再插入一段视频资料,介绍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该文章写于1921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战乱时期,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郭沫若先生刚从日本回来,21岁的他看到这种情况万分伤心,但他没有绝望,而是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天上。利用信息技术将背景资料展示突出了主题,使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很快得到升华。理解这种写法表现出作者憎恶现实,向往光明的美好感情,文章主题得以突现。
再如,八年级语文朱熹诗词《观书有感》。这首诗包含着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寄托着诗人对读书人的殷切希望。学生在读书时要克服浮躁情绪,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清澈如水。以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学习,要坚持开卷不断汲取新知,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诗的寓意多么深刻!在教学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朱熹故居的图片、《观书有感》的书法图片以及读书音、视频资料展现在大屏幕上。诗人以景喻理,形象而又深刻,一种微妙的、令人愉悦的读书感受浸入学生内心。
3.信息技术使课堂内容更丰富
语文课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一篇篇优美的范文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文本知识进行挖掘和拓展。信息技术的使用为语文教学的深层次挖掘提供了便利和保障,有利于将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例如,教师在讲授《苏州园林》一文时,展示相应的图片、视频,假山池沼的配合亭台楼阁的布局、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特点,通过资料的阐释更加的突出。设计者的巧妙构思使学生深切领悟课文想要阐述内容与含义。
再如,在《看云识天气》一文教学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课文中提到的各种各样的云层图片进行展示,甚至展示一些自己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拍摄的云的图片或者视频,使学生在欣赏云的过程中思考揣摩,探究云与气候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语文文本得到挖掘和升华。
4.借助信息技术展示学生作业 树立规范意识
2011年版语文新课标指出:关于汉字教育,是这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学生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学生的书写习惯不好,教师的说教作用微乎其微。学校的多媒体设备有实物投影的功能,当通过多媒体实物投影将学生的作业一一展示时,其教育力度远远超过教师的口头说教。学生自己通过实物投影在对比中找差距,渗透“学习写字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规范意识、书写技能、习惯、性格养成的过程,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的新课程要求。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业、作文发布在网络上,让学生通过指定界面链接查看。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激励完成优秀作业、作文的学生;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但有时候在享用信息技术带来便利时,不可避免会出现了一些缺憾和误区。
1.缺憾——喧宾夺主
应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语文教学服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从“新课标”要求出发,从教材出发,结合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切记不可喧宾夺主。我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在组织讲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教研组确定用《流浪歌》引入教学,但不同的教师使用效果不同。一位教师上课后先播放这首歌。随后由教师提问:“这首歌表达了演唱者怎样的心情?今天有一个人物就类似于歌曲中的‘流浪者’,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流浪者’的经历吧。”到此,这位教师才引入本课,用时约10分钟。而另一位教师上课后先预设问题:“假如你是在外流浪、漂泊者,听到下面的歌曲你是怎样的心情?请你去揣摩演唱者的经历和遭遇。”然后播放歌曲高潮的一个段落,学生聆听后很有触动。教师此时提出:“今天来学习一位‘流浪者’的遭遇,以及家人对他的态度的转变过程。”整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两位教师的导入效果不言而喻,因此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只是辅助手段,可以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教师应合理使用,切忌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2.误区——信手拈来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教学形式新颖,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选择适合或自己制作的恰当素材应用于课堂。不符合学生认知、与课堂教学重难点不一致的课件或教学设计不宜使用。
3.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可以为语文课堂提供一定的学习情境和资源。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既要重视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的作用,又不能过分依赖和滥用。教学手段的使用应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课堂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师生“双边”活动,提高课堂效果。作为教师,笔者坚信只要我们有锲而不舍“钻”的精神,深厚的语文课堂必将在信息时代焕发其独特魅力。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EB/OL]. http://www.edu.cn/20020618/3059162_7. shtml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1.
作者信息
狄军红,本科,中教二级。河北省内丘县第二中学,05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