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腹股沟斜疝的腹腔镜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方法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27例临床手术方法选择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15~70分钟,术后绝对卧床时间4~50小时,住院时间2~8天出院。结论 腹腔镜疝修补作为一种全新的术式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外科医生选择腹腔镜疝修补手术。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04-0066-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4.052
作者单位: 152519 黑龙江省伊春市朗乡林业局职工医院
Clinical Analysis of Oblique Inguinal Hernia Repair Surgery Using Laparoscopic
MA Chuanbo, Langxiang forest workers’ hospital, Yichun 15251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in oblique inguinal hernia repair surgery. Methods 27 cases of oblique inguinal hernia patients during March 2012~March 2014 who were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surgical we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 Results The surgery time were 15~70 min, while the absolute bed time after the surgery were 4~50 hours, and the hospital stay time were 2~8 days after discharge.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oblique hernia repair as a new surgical method gradually is popularizing in the world , more and more patients and surgeons select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surgery.
[Key words] Oblique inguinal hernia, Surgery,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腹股沟斜疝是最常见的一种疝,统计结果表明,约占各种疝总数的80%,占腹股沟疝的90%;男性患者斜疝的发病率远较女性多,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容易诊断的疾病,除了手术禁忌证和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暂缓手术者,手术治疗是治疗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方法。原则上,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自1982年腹股沟斜疝患者成功地施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以来,由于技术的进步及多样化的修补方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有了新的技术成果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对于该技术的临床应用的报道也呈逐渐增多之势 [1]。笔者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进行腹肌沟斜疝手术的患者进行治疗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此两年间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27例,其中男24例,女3例。年龄22~83岁,平均63岁。左侧8例,左侧16例,双侧3例。腹股沟区腹壁均明显薄弱,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损。手术分型:I型3例,II型15例,III型7例,IV型2例。
1.2 方法
1.2.1 疝囊颈夹闭术 经脐部腹腔镜观察孔窥视两侧腹股沟区疝孔,用手指对腹股沟管外部进行加压,有利于疝孔的定位,若发现有疝内容物,在外部对其进行手法复位治疗。当疝囊被证实为空虚后,要于同侧脐的水平半月线位置另行穿刺切口,将直径为12 mm的套针和套管放入其中,订合器可以从中插入。疝孔的外侧端要用钳子夹住,闭合疝孔时要每5~6 mm安一个夹子,依次进行,以靠近精索为止。
1.2.2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该术式是Stoppa的开放式腹膜前修补术为基础的修补术,手术方法为:首先利用腹腔镜,在镜下对缺损上方的腹膜进行剪开经腹腔在下剪开,对腹膜前间隙进行解剖,经切除疝囊治疗后,选择大小适合的补片对内环口和直疝三角区进行覆盖,最后钉合固定补片;此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易恢复,疼痛程度低,并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对双侧疝或对侧亚临床疝进行检查和处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等特点,复杂疝和多次复发疝用此方法治疗的效果最佳,能避免开放手术引起的副损伤,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腹腔镜修补方法。疝囊积液、尿潴留、腹股沟部血肿、气肿、阴囊血肿等是该手术常见的并发症。
1.2.3 腹腔内铺网修补法 该方法不对腹膜前间隙进行解剖,而是利用腹腔镜的探视作用,还纳疝内容物后直接把聚丙烯补片固定覆盖在缺损的腹膜内面,此手术具有患者受损程度轻、手术操作便捷,术后早期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等特点,但由于该方法操作时补片与内脏有直接接触,故有可能造成粘连等有关的严重并发症,更有甚者会产生肠粘连甚至肠瘘等症状,鉴于并发症的严重性,临床上一度抛弃了此方法,直到防粘连补片的问世,该方法才又被临床采用 [2]。完全腹膜外修补法,也是以Stoppa腹膜前的补片修补为基础的方法,对于这两种修补方法的主要差别在于经腹腹膜前修补法是在腹膜外进行的,选择在腹膜外建立“气腹”对腹膜前间隙进行解剖操作,在不进入腹腔的情况下完全分离腹膜前间隙,避免了因腹腔内操作将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腹膜前修补的优点更显著,临床上对其的应用量也在逐渐增加。但由于有腹部手术史的病人和多次复发疝者具有解剖瘢痕和粘连,该手术容易造成其损伤,这时决定是否要施行完全腹膜外修补法要慎重进行。
2 结果
手术时间15~70分钟,术中出血极少,术后绝对卧床时间4~50小时,切口无感染,疼痛1~3天,术后2~4日体温均恢复正常,术后住院时间2~8天出院。
3 讨论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加上该手术自身具有的恢复快、痛感轻、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可同时对双侧腹股沟疝及股疝进行检查和治疗,在腔镜下对复发疝行疝修补也可免除因原入路引起的神经损伤和缺血性睾丸炎的发生,因此在世界范围内腹腔镜疝修补在以一种全新的形式逐渐被采纳接受,选择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患者和外科医生也呈持续增多之势。
经腹腔镜疝修补的优点是患者恢复快、痛苦少,可同时检查及处理双侧腹股沟疝及股疝,尤其对合并对侧亚临床疝的患者更有好处。但目前还存在复发率高及传统疝修补术不存在的并发症如粘连性肠梗阻等,其经验、技术、器械和修补材料等仍有待进一步成熟、发展和普及。
腹横筋膜的薄弱及由此产生的括约作用和开闭机制的减弱和丧失是腹股沟疝发生的关键。对于儿童,疝的防御机制在发育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强化,因此一般只需高位结扎疝囊,不需进行修补,但成人的防御机制损害后很难自行恢复,一般需要手术修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方法经不断的进行改进、修整,逐渐形成了具有传统开放式疝修补术、使用补片的疝修补术和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多种方式百花齐放的局面。面对各种各样的术式,应根据防御机制丧失的病因及病变程度对腹股沟管后壁进行有针对性的修复,恢复及加强防御机制,并尽量降低缝合的张力或采用无张力的修补技术 [3]。因此合理的做法是根据腹股沟疝病变程度选择不同的术式。Ⅰ型的儿童采用疝囊高位结扎,不需加强腹股沟管后壁;Ⅱ型采用疝囊高位结扎及内环缩缝术;ⅢA型和ⅢB型采用Shouldice修补术或补片无张力修补术,ⅢC型采用股疝修补术;Ⅳ型采用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