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增生结节的超声对比观察

2015-01-31 10:10:33谢秀娟,蒋泽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灶性门脉造影剂

【摘要】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增生结节的超声影像。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和肝局灶性增生结节患者均行二维彩超扫查和超声造影,比较两者结果。结果 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增生结节在时相、造影增强方式上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时相、造影增强方式上,超声造影可正确区分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增生结节,这样有助于减少误诊,指导临床诊断。

doi: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2.124

作者单位:513000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功能科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 and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s Ultrasonic Observation

XIE Xiujuan JIANG Zebo (The function division of the people's hospital, Yingde Guangdong 513000,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ultrasound images on primary cacinoma of the liver and the focal nodularhyperplasia.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cacinoma of the liver and the patients with focal nodularhyperplasia all Line-dimensional ultrasound scan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then copare the results . Results Primary cacinoma of the liver and focal nodularhyperplasia in phas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ntrast enhancement methods. Conclusion The ultrasound contrast’s methods can distinguish the primary cacinoma of the liver and focal nodularhyperplasia on the phase and on the contrast enhancement. Then this can reduce misdiagnosis and guid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Key words] Primary cacinoma of the liver, Focal nodularhyperplasias, Ultrasound contrast

原发性肝癌与肝局部性增生结节的彩超检查分辨率不高,均表现为血供丰富的占位性病变,尤其是肝局部性增生结节伴有低回声晕时,更容易造成误诊,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而超声造影检查则能清楚、有区别地显示两种病症的填充方式和过程,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接下来将对原发性肝癌和肝局部性增生结节的超声造影结果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别选取2014年9月~2014年12月期间入住本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例和肝局灶性增生结节患者4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35~70岁,病灶直径3cm~11.5cm;对照组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38~69岁,病灶直径2cm~12.4cm。两组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均无超声造影相关禁忌证。

1.2 方法

两组均行二维彩超扫查,造影仪器飞利浦iUelite,材料为第二代超声造影剂六氟化硫(SF6)。

造影检查具体过程为:事先采用5 ml生理盐水和59 mg SF6配置混悬液,混悬剂微泡浓度以2×10 8个/m 2为宜,微泡平均直径以2.5μm为宜;采用二维彩超检查确定肝脏病变部位的血流情况和内部回声,观察切面,然后从患者肘部浅静脉弹丸式快速推注造影剂2.4 ml,推注时间不超过5 s;接着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注射造影剂的同时启动记时器,以实时动态图像的形式记录造影全程,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医师对动态图像进行判读,判读内容包括造影时相、造影增强方式等。比较两组的超声造影结果。

1.3 结果判定

肝脏造影有动脉相、门脉相、延迟相3个时相,动脉相:造影剂注入10~35 s,门脉相:造影剂注入30~120 s,延迟相:造影剂注入120 s之后至微泡消失之时。

肝肿瘤超声造影增强方式包括中央型、周边型、整体型,中央型为造影剂从病灶中央向周边填充,周边型为造影剂从病灶周边向中央填充,整体型为造影剂快速填充整个病灶 [2]。

2 结果

2.1 原发性肝癌造影结果

4例患者肝实质、肝内血管分支、病灶回声强度清晰可见,动脉相表现为病灶快速整体增强,且多为不规则增强,有2例患者的病灶中心有不增强无规则区,开始增强时间在(15.7±5.4)s,动脉相后期,病变逐渐消退,门脉相期则快速消退,且门脉相、延迟相病灶回声较低。也就是说,原发性肝癌造影方式为快进快退型,门脉相、延迟相呈低回声。

2.2 肝局灶性增生结节造影结果

动脉相上,肝局灶性增生结节患者变现为脉相快速增强,其中3例为中央型,脉相状态从中央向周边呈轮辐状快速增强,1例为周边型,脉相状态从周边向中央快速增强;在门脉相上,4例患者表现为高回声,部分与正常肝实质增强呈等回声;在延迟相上,3例患者表现为增强高回声,1例患者呈等回声。

总而言之,肝局灶性增生结节的造影方式多为中央型,且多为有规则增强,门脉相、延迟相多为高回声或较高回声,与原发性肝癌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超声造影,即声学造影,是利用造影剂使后散射回声增强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技术,可有效增强心肌、肝、肾、脑等实质器官的二维超声影像和血流多普勒信号,目前多用于肝脏病变的诊断。以注入造影剂后的时间为据,可将肝脏的显像分为动脉相、门脉相和延迟相;根据各期相病灶内造影剂进入与退出的模式,即快慢、方式及强度等的不同,对病灶作出特异性的诊断。

肝局灶性增生结节属良性病变,是肝脏组织出现假瘤样增生病症所致,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且使用B超检查差异性不高,难以与肝癌、肝血管瘤等做出明确区别;一旦误诊为肝癌,将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对治疗也不利。然而,对肝局灶性增生结节患者行超声造影时,病灶的动脉相呈轮辐状,从中央向四周增强,且多数病灶为持续增强,在延迟相也可看到。而原发性肝癌则表现为快进快退,消退时间早于肝局灶性增生结节。可见,两组病症的超声造影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有助于减少误诊,指导临床诊断;且在超声造影中,病症的充盈方式、消退时间是鉴别、诊断肝局灶性增生结节、原发性肝癌的关键。

猜你喜欢
灶性门脉造影剂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并文献复习
甘肃科技(2020年20期)2020-04-13 00:30:54
肝脏多灶性结节状脂肪浸润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无灶性癫痫静息态功能MRI的功能连接研究
磁共振成像(2015年1期)2015-12-23 09:05:44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良性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手术治疗分析
门脉高压性胆病临床诊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