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强国
《品质》是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写于1911年的短篇小说,描写靴匠格斯拉有一手精妙手艺,能做全伦敦最好的靴子,却最终饿死的故事。要真正解读《品质》,深入了解格斯拉,笔者认为需要在格斯拉身上设置三组设问——“变”与“不变”、“怪”与“不怪”、“幸”与“不幸”——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完成对格斯拉先生品质的认同和感动。
照理说,有一手精妙手艺,能做全伦敦最好的靴子,生意应该兴隆,生活应该无忧无虑,可作者似乎跟格斯拉开了一个最为讽刺的玩笑,让他的生意日渐衰落,生活越来越困顿,最后甚至饿死。小说中,许多细节暗示了格斯拉生活的变化,譬如小说一开始是这样描述他的店铺的:
“他和他哥哥合开一家店,店房有两间打通的铺面,开设在一条横街上——,它却是坐落在伦敦西区的一条新式街道。”两间店面,而且又是坐落在“新式街道”上,商业地段不错,我们可以略略猜测其当时生意的兴隆;可后来“我很惊奇地发现:他的店铺外边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也是个靴匠的名字。”到最后小说又写道“现在两间门面又合二为一了”——只是主人不是格斯拉先生,而是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从格斯拉兄弟店面的变化中,我们不难发现格斯拉兄弟生意兴衰的轨迹。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格斯拉命运的变化呢?那就是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垄断工业对手工业作坊形成的剧烈冲击。小说中格斯拉有这么一段话:“‘他们把一切垄断了,’他说,‘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事到如今——我们很快就要失业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过后你会明白的’。”而且人们的消费观念似乎也发生了变化,更多的追求时尚而不讲究质量,“人好像不要结实靴子了。”当格斯拉面对“我”的劣质皮鞋时,似乎只能这样说,但那话里显然充满着一种无奈和悲哀。
当然这种时代的变化,格斯拉是无法阻挡,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对靴子的品质的追求,“我定做了几双靴子。过了很久,靴子才送到——但是这几双靴子比以前的更结实,简直穿不坏”。后来我又定做了四双靴子,“不论在式样或尺寸上,在加工或皮革质量上,这些靴子都是他给我做过的最好的靴子”。不变的还有他做靴子的态度、信誉和责任:上好的皮革,不变的价格和负责的态度,甚至说“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钱。”在格斯拉“变”与“不变”的抉择中,我们看到了高尔斯华绥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和挑战。
小说最后用格斯拉的竞争对手的话说,格斯拉是一个“怪人”。从常人的角度,格斯拉的确表现出许多怪异的言行和举动。在小说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中,我们看到的格拉斯是一个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商人,他把做靴子当做一门技艺而不是生意,因此他的“怪”恰恰表现了他追求艺术理想的严肃认真,自信自尊的高尚境界。而在那个年轻商人眼里,格斯拉当然是一个怪人:他花费的时间长、用最好的皮、而且是亲自做。他是愚笨到不明白这些道理而不懂得因时而化?可他明明对现实又有着清醒的认识,这一点他不像他的哥哥“心里老是想不开”,而且他也说“我会做时新的式样”;他既然懂得在店铺橱窗里陈列几双靴子,自然懂得广告宣传的意义,这难道不与他“从不登广告”一贯作风相矛盾吗?所以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一个行为、思想、逻辑矛盾的“怪人”。可如果读者进一步去揣摩格斯拉的内心世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内心:格拉斯的悲惨遭遇,不是被淘汰出局,而是对自己的手艺爱得深切,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精神。所以在对格斯拉“怪”与“不怪”的追问中,我们发现了作者对传统美德和理想人生的追寻。
有如此精湛的手艺,如此高尚的人品,却最终饿死,格斯拉无疑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能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一生。小说多次提到了格斯拉做靴子的理想:“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品质》震撼人心之处或许就在于每个人都能在格斯拉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当理想的风遇到现实的墙,又有多少人能够像格斯拉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直面现实的苦难,永不向挫折低头?这难道不是人性中最伟大的品质?
作为格斯拉理想之火象征的是那橱窗里陈列的几双靴子,作者是这样描述它们的:“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有一双轻跳舞靴,细长到非言语所能形容的地步;那双带布口的漆皮靴,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还有那双褐色长筒马靴,闪着怪异的黑而亮的光辉,虽然是簇新的,看来好像已经穿过一百年了。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正如上文所述,这几双靴子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也曾经遭遇“挤缩”,可当格斯拉死后,我们发现“橱窗里照样陈列着细长的轻跳舞靴、带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长筒马靴”。这一细节的描写一方面表现了年轻商人拿格斯拉的产品做虚假广告而显示出与格斯拉人品的对比,另一方面也似乎正宣告了格斯拉靴子理想的实现,同时也暗示老鞋匠的生命在他制作的靴子里得到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