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月娥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肯定是会说中国话的,但是如何把话说好,是一门学问,如何把话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即“写作”更是一门学问。说话和写作还是有很多不同的,不然我们国家也不会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都开设“语文”这门课,以课本知识为载体,以各种教学形式为辅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对语文的学习尚且处于认识语文的阶段,初中是学习语文的阶段,高中是深化语文的阶段,因此初中课堂上的“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是以初中写作为背景,探讨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的运用和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自己动手写,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我发现并自我提升。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突出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包括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文章体裁的把握,对写作材料中心思想的分析,以及文章结构、构思和最后的修改。教师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是很重要的,因为可能因教师的某一句话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灵感,也可能因教师的某一句话而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教学”是教和学的有机结合,需要二者高度的相辅相成,过程教学法将二者很好地沟通起来,建立反馈、交互机制,创造出轻松自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然的语言学习潜力,提高写作效率,而且在反馈、交互过程中及时反思、改正自己的错误,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写作”为目的的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不教而教”,即是教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教,使得学习过程几乎完全由学生自己主导,这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能够全方位地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认知能力和求变、求新、求异的科学创新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得教学活动颠覆以往的“满堂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这样会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特别是写作课,在课堂上教师的指导和纠正要比课下教师的书面评语更加直接,学生对自己错误的认识更加深刻,因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促使学生减少犯错的机率。
写作是一个思维发散并最后集中的过程。开始看到话题时可能是一无所知的,但是根据对以往知识的联想、想象,就使得写作方向、素材、结构等有了无限可能,然后通过深入的思考,最终选择扣题最紧、内容更丰富饱满、结构更加合理的想象来下笔,这样的过程就是思维无限发散最后集中到最关键的一点的过程,各种思想碰撞出更加新颖别致的精神火花。小组合作模式就是充分利用这个过程,教师写作前通过举例和提问等方式来促使学生经历一场“头脑风暴”,使得学生思维得以充分发散,有助于学生找到写作的突破口。这样就不会出现学生看到作文题而无从下手的现象了。相反的,如果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很好的发散,写出来的文章既没有见解又没有素材更没有语言,这样的文章肯定是不合格的。
写作并不是简单的完成任务,学生的写作过程就是剖析并提升自己的过程,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给他们进行审美、精神与人格的熏陶,使其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很多人都知道从一个人的文章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的确,文章是作者心理过程的书面表现,人决定文章,文章反映人。而写作的过程恰好是人和文章相互交融、互相促进的过程,小组合作更是将相互促进演绎得淋漓精致,因为小组合作中思想的碰撞使得大家看到每个人的智慧,正所谓“见贤思齐”,在小组合作中肯定会被他人折服并向他学习。
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动手实践才是关键,特别是在写作上。教师给学生的指导只是一时的,学生可能在课堂上跟着教师发散思维、充分想象能够写出一篇好文章,但是如果离开了教师呢,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不仅要学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写作,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自己发散思维写作。
教学合作通常都是以小组合作模式体现的,教师在分组过程中要注意学优、中等、学困生的合理搭配。小组里不能只有学优生和学困生或是完全按等级分组,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性格特点等各方面因素,将学生合理搭配分成异质的学习小组。而且教师在分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在分组初期,教师可以适当的协调,使得学生更加了解组内人员、互相帮助,后来就以学生自主交流学习为主。
可能每个学习小组的情况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结合学习内容、学生学习进度来合理分配学习任务,每个小组的任务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有竞争才有动力,教师制定互相评价系统,建立奖励机制,使得学生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教师给出评价标准,让学生互相评改对方的文章,毕竟学生最了解学生,这样就使学生将自身问题看的更清楚,从而促进他们自我提升。互评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通过互评,贯彻合作学习的根本。
小组合作学习有望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模式,如何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多的探讨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