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载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观

2015-01-31 04:33徐天云肇庆学院文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肇庆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传统活动文化

徐天云(肇庆学院文学院,广东肇庆 526061)

以身载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观

徐天云
(肇庆学院文学院,广东肇庆 526061)

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传统文化意识、修养和自觉性的人,是使修养融入到受教育者的全身去。要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效应,可通过从知识到实践的转变、从体验到体认的转化两种途径。在体验和体认两种方式中,体认才是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方式,而体认的根本就是用身体去感受、验证和体现。把传统文化素养最终落实到受教育者的身体上去,是我们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看法。

传统文化教育;行为体认;主体观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应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文化,从根本上讲还是人在各个方面的体现。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理解成中国人在历史上形成的有一定惯性的为人行事的方式,或者说是整个中华民族为人处事的倾向和风格。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很多方面,例如:人们怎样看待世界、看待自己和看待社会;怎样处理同他人、其他民族和社会的关系;怎样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怎样表达自己、理解别人等。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就是看到和模仿其中好的、成功的方式,借鉴不好的、失败的方式,并把优秀的东西传承下来,发扬开去。因此,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有助于确定该选择怎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而在不确定传统文化内容的情况下,谈论方式将成为无本之木。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效应

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传统文化意识、素养、精神和自觉性的人。受教育者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文化素养及担负家国责任的情怀,并在生活、学习中培养起主动实践这些文化信念的意识。《墨子·脩身》指出,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人要使修养“畅之四肢,接之肌肤。”[1]5指把修养通达到四肢去,通达到全身的各处去,让修养融入到全身去。人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能体现出修养,让修养成为一种稳定的行为规范。《墨子·脩身》还说到:“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1]6指善心不在思想深处扎根就不会留住,就会消失;好的行为不能周遍全身,成为全身心的一种习惯,使修养成为一种稳定的行为规范则不能得到确立。这些说法都很好地说明了良好的修养应该形成的效应。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受教育者具备稳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拥有主动承担家国责任、实践文化信念的强烈意识,达到预期的效应。

二、传统文化教育观的两个转变

(一)从知识到实践的转变

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要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效应,在充分传授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进行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

从目前的情况看,传统文化教育仍属于一种新鲜事物,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因此,逐渐在中小学铺开的传统文化教育到底该怎样开展,一直是困扰有关人士的问题。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是什么,该怎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没有定论。在许多有关传统文化的培训甚至是在中小学开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其主要内容还是对《老子》《论语》《孟子》和《礼记》一类经典的阅读。在这些培训和教育中该不该进行这些古代经典的教育,进行多大分量,以什么方式进行等问题似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据了解,目前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从经文串讲及其思想的解析等方面开展,基本上还属于知识传授、思想教育的范畴。

大家在说到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时,会顺口把它说成是“国学培训”[2]。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一般认识。《现代汉语词典》“国学”条把“国学”解释为:“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3]也就是说,“国学”主要还是从事对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学者的事,而且离针对中小学生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还有一定的距离。

是不是传统文化教育只能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思想的解读?答案是否定的。放眼望去,国内的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有了各种尝试,很多人都试图突破这种框架和局限性。这种突破在社会上开展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以及学校举办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都有所体现,值得我们适当地进行观摩和借鉴。例如:(1)社会上组织穿着汉服的活动,各地陆续举办各式各样的汉服社。目前,比较活跃的汉服社有西安汉服社、杭州汉服社、子衿汉服社等。穿着汉服这种活动虽然有猎奇的成分,但也是宣传、继承、实践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内容。(2)各地陆续举办演习古礼的活动。有些地方每年都举行祭祀炎黄二帝的典礼,及文庙(孔庙、学宫)举行的祭孔典礼,这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演习。(3)有些地方举行了古式成人典礼,如杭州的一家父母花10万元为女儿办古式成人礼,成为一时的新闻。(4)鉴宝节目大行其道,如中央电视台的《一锤定音》,河南卫视的《华豫之门》,北京电视台的《天下收藏》等,都包含了对传统文化的体验。

除了进行传统知识的传授、讨论以外,国学培训也加入了文化体验的内容。例如,“北京大学少儿国学翰林班”在经典讲授的同时,开设了对联、书法、国画鉴赏、象棋、围棋、古琴、古代现代礼仪对比示范、国术、武术、茶艺赏析等趣味课程,并组织对孔庙、国子监、历代帝王庙、圆明园、首都博物馆、八达岭长城、故宫、恭王府、齐白石故居、徐悲鸿故居、北京大学古琴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地点的游学活动。

由此可见,大家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不但要传授传统文化知识,还要从事传统文化的实践。然而,在现今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施教者看起来虽很重视实践活动,但大部分活动还处在一过性的、尝试性的状态,且主要是一种知识的熏陶并附带进行一些体验活动,仍谈不上是行为上的长期养成教育。

其实,我国古代先贤特别重视文化实践活动。班固认为,儒家在诸子百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其实践意识,注重亲身验证。“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4]即我们不能局限于思想的认同。对认可的东西,我们最好是体验、印证一下。因为经过检验才能证明其是好还是坏,有效还是无效。我国历朝历代都出现很多儒门注重实践活动的事例,如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不但进行言语的说教,也曾演礼于大树之下;宋明理学提倡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把身心的全面调整看作是进学之道。

中国史学繁盛,纪传体史书又成为史书格局的主体,在史书中占有突出地位。这跟中国人注重行事体认,注重对历史的感性认识有关。中国人习惯于用叙事的方法传达自己对行事准则——道的理解,他们更愿意在一种感性的氛围中体验、重现历史,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历史作感性了解,来传达理想标准,使读者更容易设身处地,感受到历史氛围的浸润。所以,在进行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许多有识之士都提倡进行传统文化实践教育,倡导“体验式”传统文化教育。正如李晖延所见,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把文化实践活动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作为教学目标,把学生是否得到文化体验作为检验教育活动是否有成效的标准[5]。

从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到文化实践活动,外在的表层的知识可以逐渐转化成内在的深层的行为方式。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受教育者的文化行为模式,而稳定的文化行为模式是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才能塑造起来的。用语言表述的文化知识可能是一过性的,而稳定的文化行为模式会促成自觉的文化行动。

(二)从体验到体认的转化

我们知道,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不在一个层次上,且在体验方面也有着程度不同的要求。有的只能观摩、感受,有的可以尝试、验证,有的则需要长期养成,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和风格。所以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也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开展。在我们看来,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可以采用体验和体认这两种方式。

1.体验

体验是对传统文化的观摩和尝试,一般用于对某种境界或事物的感受。

体验是感受性的。传统文化可以附载在各种文玩、建筑、音乐、绘画、戏剧等载体上,对这部分传统文化内容的教育,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观摩性、欣赏性的活动来进行,例如欣赏八佾舞、祭天大典等。

传统文化最主要的内容还是由古代典籍传承下来的。当然,阅读古代文献只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线索,其中的内容需要我们去体验、揣摩。通过典籍阅读,我们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有关内容、先贤的思想和行事风格、方式,以及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通过读传统故事可读出贤哲的举止行为,有了对先贤行事的观察和思想情操的体验。例如,《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一段“孔子拘于匡”的故事[6]:

(孔子)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

《史记·孔子世家》在讲述“孔子拘于匡”时,穿插进了颜渊落后赶来的故事。细心人可以发现,在孔子一行人面临危难时,颜渊冒着极大的危险赴义、赴难,展现了颜渊极大的勇气和高风亮节。这些美好的情操,我们都可以通过阅读典籍感受到。

体验又是尝试性的。所说所想是知识,所作所为是行为。对在古人事迹中体现出来的举止行为,不但要在思想上认识,还要在行为上尝试、验证,我们可以举办一些体验性的活动来进行体验。这些对实物、实事的亲身体验活动虽然是一过性,但可以使体验者感受到真切、现实的存在,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历程。例如,在课程中引入鉴赏活动,像茶艺、香道、棋道、书法、国画、传统戏曲的欣赏、文玩玉器的观摩等;参观端砚的展览和了解其制作过程等,通过对传统文化实物的尝试性接触,逐渐引导学生进入传统文化的境界。

2.体认

对某些传统的行事风格我们会有强烈的认同,认为有价值、有意义,觉得优雅、高尚、美好。而对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则没有兴趣,且很容易淡忘。这种在强烈的认同感下,通过反复的实践,使自己也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传统行事风格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体认。换言之,体认实际上就是把传统文化的知识转化为行为习惯和风格的过程。

体认是浸润性的。体认会使个体行为养成全身心的一种行为习惯。我们要把传统文化生活化,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中。在日常生活中,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识融化到身心中去,渗透到生活的点滴中去。例如,《论语》《礼记》等经典中都包含一部分孔门弟子的言行杂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家的“礼”的生活实践。学习者可以模仿“吾日三省吾身”的作法,长期坚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体认又是共鸣性的。体认产生在对传统文化强烈认同的基础上,受教育者愿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愿意让传统文化从自己身上体现出来,愿意践行传统文化的理想和信念。对传统文化持一种悦服的态度,才可能心甘情愿的接受。如果打心里就反感和排斥,无论怎么灌输都不会有什么效果。近些年来,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并不是太理想,这同社会风气没能根本转变,及对接受传统文化还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有关。

体认是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强烈的信念,反复练习,反复经历,反复操作,并模仿之,演习之,最终成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模式。在体验阶段,传统文化还是外在的东西。到了体认阶段,传统文化就转化成为全身心的一种惯性了。体验主要用于感受和验证传统文化的存在,所以会在思想中形成比较深的印记,确认传统文化中有这么一回事;体认一般要经过长期的浸润,会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理所当然地按照传统文化规范去思考和做事,用自己的行为方式把传统文化表现出来。体验和体认都属于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在方式上有量的不同,体验属于尝试性的,体认则需要反复经历;在结果上有质的不同,体验限于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体认已经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三、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观

(一)传统文化接受的主体

在体验和体认两种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中,体认才是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方式。现有的理论并不是没有谈到如何体认的问题,“行为养成”就是一种通常的提法[7],但谈“行为”的问题是用现象掩盖了本质。“做人教育”是另外一种提法[8],而谈“人”的问题又过于泛泛。现代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性[9],似乎也同对文化的体认相关。要养成、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学生自己要做起来。关键是用什么来做呢?我们的回答是:用学生自己的身体,所以不管是“行为养成”“做人教育”,还是“体现主体性”,最终都要落实为学生用身体去做。

行为只是身体的表现,即墨子在《脩身》中谈到的“以身载行”[1]6。除了身体的表现外,就没有所谓行为了。身体是行为的主体,或者说行为是由身体发出的,脱离主体谈行为就会陷入虚无。在文化体认的过程中,学生要把各种感觉器官都调动起来,用手去摸,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嗅,用耳朵去听,用大脑去想,用行为去验证,用举止去体现。中小学生更倾向于用身体去认识世界,所以这种教育方式也更符合教育规律。这是我们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认识,也是看待其他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的出发点。

其实,不仅“体认”需要“以身载行”,“体验”也需要“以身载行”;感受也好,验证也好,同样要用身体做起来。

在浸润传统文化时,我们要用身体去感受、验证和体现,需要经历一个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接受到自己这里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表现出来是个外化的过程,经历了从内化到外化的转化过程,体认就完成了。正因为体验还着重于接受,所以还基本处于实践活动的初级阶段。体认不但重视接受,而且重视表现,所以处于实践活动的高级阶段。宋明理学在自己的学说体系中给予了“行”特殊的地位,强调“行”的枢纽作用。例如:

词章之说胜,始有无用之文、虚寂之说。行,始有无文之学。鲁论示人,笃信好学。始乎悦乐不愠,终乎知礼、知命、知言。必真知之,必诚行之,乃成君子。(郭棐《岭海名胜记》)[10]

公(郑际泰)尝谓古今无所谓理学,止有君臣、父子、昆弟、夫妇、朋友而已;无所谓讲道学,止有躬行实践而已。(罗天尺《五山志林·卷二·识今》)[11]

无论是朱熹的“先知后行”,还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都把“知”同“行”在概念上对立起来,他们认为在道德修养方面,不仅要认识(“知”),还要实践(“行”),认为把“知”和“行”两个方面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达到“身修”。我们认为,把“知”同“行”对立起来进行讨论不是不对,只是还没讨论到问题的根本点。要知道,讨论“知”同“行”关系的前提是要明了“行”的出发点是“身”,行为的本体是身体,行为是身体的表现;不能只记得表现,而忘了本体。否则离出发点渐行渐远,造成往而不返的结果。因此,在讨论“知”同“行”对立的同时,也应注重讨论“身”与“行”的对应。

(二)体认传统文化的途径

中国古人非常注重行事教育,并且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一套规范。在各种传统文化读本中,如果说《幼学琼林》是纯粹传统文化知识的入门教科书,那么《增广贤文》就是纯粹的传统行事准则读本,《古文观止》则是综合性传统文化知识和行事事迹的范文。这些古代的通俗读物实际上就是古人体认传统文化,养成传统文化素养的指导性教科书。

传统文化体认是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行事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表现。为此,首先要使受教育者树立信念,认可接受传统文化是形成高尚品格的途径,让人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有愉悦、受益的感受;其次,要在一件一件具体的事件中践行之,经过不断的重复,形成身体行为的自动化。

要使学生身体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形成自动化的行事习惯,就必须把传统文化的活动化和生活化结合起来。在传统文化氛围缺乏的情况下,创设一定的传统文化环境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真正的传统文化体认需要把传统文化教育延伸到家庭中去,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形成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命态度。方琼提出,大学生承继传统文化的着力点在于传统文化实践日常生活化。“我们需要借鉴文化濡化思想,将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与现代观念进行濡化融合,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濡化载体与空间,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呈现形式。”[12]

正因为如此,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应该属于一种大教育,相当于中国传统的“教化”,而不仅仅限于学校教育,特别是不限于课堂教育。教育工作者要有这样的意识:把传统文化教育延伸到家庭、社会去,学校教育只起引导、发动作用,要把课堂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不同层级的教育结合起来。

拿《礼记》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来说,除了应该进行礼的知识传授而外,还应该进行礼仪的实践。礼仪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通过礼仪实践由知识了解过渡到行为体认,在日常生活的礼仪活动中使学生的思想观念成为行为习惯,由儒学思想进入儒家行为,进入礼仪自动化的高级阶段。

1.选择实践性的传授内容

在《礼记》选文时,人们多侧重于其思想性,其实《礼记》的主体还是描写儒者的生活及其行事方式。考虑到现代人学习《礼记》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传统文化,学习礼仪制度,所以在选文时,可多选一些实践性的便于观察儒者行事的篇章,由此了解儒家的生活实践和行事风格。

2.进行适当的模拟演练

可以用图片、视频、动画、道具等再现、模拟古礼场景,探讨古礼背后的用意、来源。例如,根据典籍记载准备适当的礼仪道具,设计有关环节,重现、还原某些古礼场景,让学生产生亲临现场的感受。在相对真实的语境条件下,体认较容易得到实现。

3.从某些基本礼仪做起

提出一些简单、实用、可接受度高的基本礼仪并加以提倡,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例如:日本人吃饭前要说“いただきます。”意思是“感谢神灵赐饭。”中国人不信神灵,所以也有人翻译成“我要吃了”或“我要享用了”。用餐后要说“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意思是感谢提供者预备这顿极美味的饭食。由此,我们可以模仿日本人的这种做法,向中小学生提出遵守全家人同时进餐的礼仪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文化的体验和体认同等重要,只是以往的传统文化教育侧重于体验,而不重视甚至缺失行事体认,所以我们这里才着重强调。

[1] 墨翟.诸子集成·墨子闲诂[M].上海:上海书店,1986:5-6.

[2]高松寿.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学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2-14.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82.

[4]王先谦.汉书补注[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865.

[5]李晖延.“体验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德育,2012(3):95.

[6]司马迁.史记[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1620.

[7]蔡克勇.把“做事教育”和“做人教育”结合起来——兼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2 (10):11-14.

[8]卞保元,杨岳山.试论中学生行为养成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3(5):37-38.

[9]李晓蕾.对主体性教育有关争论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10):8-11.

[10]郭棐,王元林.岭海名胜记校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 2012:56.

[11] 罗天尺.清代广东笔记五种·五山志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65.

[12]方琼.大学生承继传统文化:现状、需求与日常生活化[J].中国青年研究,2011(7):95-97.

(责任编辑:杨怀玫)

Performing Behavior with Body: Subject View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XU Tian-yu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 526061,China)

ract:The purpos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he people with good traditional culture awareness,culture and self-consciousness,and to integrate culture into the educatees’body.To form the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we can use two transformation ways:from knowledge to practice,and from experience to recognization.In the experience and recognization,the latter is the basic wa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And recognization is fundamentally to feel,validate and recognize with body.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literacy will eventually be achieved on the educatees’body,which is our fundamental view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ds: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recognization on behavior;subject view

G416

A

1009-8445(2015)06-0077-05

2015-09-10

徐天云(1961-),男,吉林省吉林市人,肇庆学院文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传统活动文化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