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玫
(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山东济南 250014)
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 张玫
(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山东济南 250014)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分层教学实践的不断推进,学校里的分层教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分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并给出应对措施和优化策略,以期达到分层教学的最优化。
学案导学;分层教学;小组合作;优化策略
分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思有所进,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同步发展。但就目前的教学实施情况来看,分层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一些可行的应对措施。
1.对学生分层时采取的标准不够客观
“分层教学”是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不平衡性、阶段性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实施的有效教学,以期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目前,对学生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综合考试成绩,或者是更有针对性的信息考试成绩,但考试成绩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实际水平,或者说考试成绩的高低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导致一部分学生不适应自己所在的层次,不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所以,单以成绩标准来分层缺少科学性和客观性,不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分层学案的设计跟实际教学发生脱节
分层教学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才能够有效实施分层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设计分层学案却十分困难,甚至会出现学生拿到的学案跟所在的层次不一致的情况,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和学生学习的可控度。由于现在学校推行学案导学制度,即每个学期开学前教师都要制定好下学期要用到的本学科的统一导学案,这种导学案并不适合每个学生,而且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会提出导学案之外的问题,因此,统一的导学案非常不利于实际的分层教学。
3.教学模式的改变导致师生的不适应和不配合
一个新模式的实施总会有人适应,有人排斥,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同样面临这种困境。分层教学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主讲地位需要改变,而且不同的层次需要教师讲解的要求也不同。教师的不适应体现在增加了课外的工作量,比如加大了课前的知识准备,加大了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加大了学生评价的难度,还增加了课堂上的授课难度。在普通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面对的是一个整体,课下准备及授课都是统一进行的,而在学案导学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层次准备不同深度和广度的知识,更让教师矛盾的是课堂上讲不讲、讲多少、什么时候讲。各层次的进度不一、要求不一,从而导致的评价不同也是难题之一,对教学活动、分层学案的设计及针对学生的分层评价等方面难度都较大且不易操作,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并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学生的不适应在于学生的认知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存在差异,处于青春敏感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存在差异,虽然分层是隐形的,但是有的学生比较敏感,这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抗拒,层次低的学生就会自暴自弃,放弃学习,层次高的学生骄傲自满,觉得自己处处比人强,弱化了小组合作及集体荣誉。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摸索,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笔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不断提升和优化教学模式。
1.如何更好的实施分层
对于学生的合理分层,不能采用被动的分层方法,应采用多元的分层方法以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要把学生主体性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上。科学的分层应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分层的依据,首先,一次测试代表不了整体水平,需要学生的多次考试成绩作为参考,因此,测试成绩占总体30%;其次,任课教师需要跟班主任和其他学科的教师做好沟通,以便对于每个学生有明确的综合评价,因此综合评价占总体30%;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师需要详细了解每个学生在信息课堂上的表现,尤其是在课堂上的实际动手能力,这个能力占总体40%,综合三个方面的因素来具体的实施分层教学。二是初一先不分层,通过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的观察及相关测试,在教学接触中不断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动态变化,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价。三是采取隐形分层,不论哪个层次的学生知道有层次区别后心理都会受影响,因此,要将分层融入小组合作时,既弱化了学生的层次感又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分属于不同的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确保每个孩子身边都有比自己强的同学,可以求助和学习;也有比自己差的同学,需要自己给予帮助和鼓励,这样不仅能够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提高、小组提升,还可以形成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氛围,强化集体荣誉感。
分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学生的分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学生很快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成绩提升很快;也有学生适应比较慢或者不适应这种模式,成绩有所下降,所以,这个分层应该根据学生的动态变化定期做适当调整,根据这样一个综合多元的分层方法,实现分层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2.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更好的利用分层学案
如何有效地利用导学案来进行分层教学,以便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又感觉不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层次区别呢?这对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的学案设计、具体教学以及操作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及时根据教学的发展调整教学模式,避免单一和僵化的评价形式。针对初中信息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学校的要求,教师可以设计最低层次的学案,即学生开学时拿到的统一的学案。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更注重的是普及,要求所有学生达标,所以最基本的学案是必须的,然后按照每个课时的需要根据分层的特点给出小组学案。为避免学生有心理抵触情绪,可以在操作任务的数量上保持一致,在难度上有所区分,比如给较高层次的学生提出一些具有知识拓展和大显身手的电子版学案并适时给出解题小锦囊,让层次高的学生在学到更多知识的同时又不会感觉课堂学习枯燥无味;对于层次低的学生根据导学案亦可完成课堂上的教学目标,并通过成功的完成操作任务树立学习信心,最终达到分层教学的最优效果,全员过关。
3.如何让教师和学生更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任何一个教学模式的改变都需要经过一个适应的过程,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模式同样如此。为了让教师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学校应从多方面进行支持和鼓励,以便让教师快速接受并开展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程度,把授课内容按难易程度分成相应的层次,使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实际上,这种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成效就是教师们接受并喜欢它的最大驱动力,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只要是对教育事业有益,付出再多的艰辛和努力都是愿意尝试的。为了让学生更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分层的同时加入小组合作,这样可以让层次高的孩子感觉课堂轻松而有意义,让层次低的学生感觉课堂充实而有意义。小组合作关注整个小组的成长,让有能力的学生帮助本小组的其他成员,互学互助、各有所得,在分层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小组合作精神来引导所有层次的学生更好地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都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中验证提升,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的模式。每一个学科在实际运用该模式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同样如此,关键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导学学案的分层教学是一个合适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改变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各种困境,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使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1]王洪侠.信息技术环境下分层教学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时代教育,2014,(07).
[2]倪鹏锐.实施分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J].中小学电教,2014,(05).
[3]丁继慧.分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3,(08).
[4]韩旭.浅谈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有关策略[J].中小学电教,2012,(04).
*本论文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之分层教学法的研究(201304)”课题资助。
[编辑:昌曙平]
G434
A
1671-7503(2015)09-0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