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培文
(惠州市第七小学,广东惠州 516000)
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 黄培文
(惠州市第七小学,广东惠州 516000)
“微课”又名微型课程,它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平台而制作。信息技术课程的微课有什么特点?如何制作出优秀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微课?本文从微课的概念、开展微课的意义、微课的结构特征及制作方法进行阐述。
微课;信息技术;结构特征;制作方法
“微课”又名微型课程,以短小精悍为特征,它以信息技术为背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并以微视频的形式为载体,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网络平台的课程资源。信息技术是一项技术,又是一门学科,具有双重“身份”,信息技术课程的微课有什么特点?如何制作信息技术课程的微课?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学科,教材内容主要以操作性知识为主,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但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在小学总课程的课时安排比较少,而教材包含的内容又比较多,导致不少内容无法通过课堂完全消化。微课可以解决信息技术课堂上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难题,它能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巧妙将学科中的难点以片段式的视频呈现,学生只要有一台能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就可以实现多次学习,从而极大地拓展了学习时空。
信息技术微课是以信息技术的某个教学技术点为制作核心,取材于重点、难点、疑点,在制作时主题突出,指向明确,使学生能够在观看视频中学到关键性内容。微课时长一般为5-8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教师要将教材上的难点以清晰的视频展现。微课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方便在网络上共享,有较强的拓展性,互动空间大,学生能够在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化、情景化的模式中进行多次重复学习、断点学习等。
信息技术微课是指在短时间内将某个知识呈现,从时间上理解,它是碎片化的,有时是一个技术点,有时是一个问题,有时是一个操作技巧,这些都可以成为微课制作的内容,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不能代替课堂教学,而它的作用在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时空,拓展教师的帮助渠道,通过微视频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交流渠道。
相比传统的教学资源,微课具备了信息技术的特点,将文字、声像元素融为一体,通过教师的精心制作将某个碎片化的知识点以短小的视频展现,刺激学习者的多种感官,有助于学习者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可操作的直观面画,从而让学习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学习。此外,微视频在制作时要注意传播的问题,要方便传输、下载,文件格式能在多种移动终端设备上播放,因此,文件不能太大,格式要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基于这些特点,微课制作时要做到:(1)动静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点,将教材上的理论讲解同操作过程紧密联系,既将重点操作呈现,又将操作难点呈现,做到动静结合,让学生的感官受到充分刺激。(2)图文并茂,配以生动的讲解。在拍摄视频时,图是重要的取材点,特别是难点部分的操作,而文字是辅助学习的重要手段,及时将文字呈现能有效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再加上教师生动的讲解,学生在学习时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3)色彩、文字的处理。整体视频的色彩要柔和,拒绝花哨,字体类型、字号等都要让学习者有比较好的感觉。
在制作信息技术微课时,教师要考虑到知识的建构过程,结合微主题的特点巧妙制作微视频,因为时间短,对屏幕呈现的信息元素要聚焦要意,突破重点内容,排除干扰信息,图文结构大小适中,讲解准确到位。在内容的分割上,尽量将课程分割成微小的知识点,让学生在短视频里能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如:在学习“让幻灯片产生动态效果”时,在菜单栏上有一个“幻灯片放映”,里面有一个工具“自定义动画”,自定义动画在幻灯片制作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是学生制作出精美演示文稿的重要工具,但自定义动画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因此,教师可以将“自定义动画”选为微课制作内容,并结合某个演示文稿的操作为对象设计模块,首先,规划基于主题的微课如何设计,在设计中考虑到学生对PowerPoint的操作基础,对PowerPoint的整体菜单栏和制作进行基础的了解,然后在学生的基础之上,将自定义动画的难点和精彩点进行微课前期工作的准备。教师可以进行试教,在试教中对自己的微教学进行调整。接下来,再利用拍摄工具进行微课的素材提取工作,拍摄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微课的质量,不同角度所拍摄到的效果完全不一样,信息技术教师要将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发挥出来,找到最佳角度;视频拍摄出来之后,后期的编辑制作特别关键,教师要按照微课的相关理论和标准制作,从而让微课具备媒体属性,易于传播,又能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微课翻转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制作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课程微课视频,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把握学科的教材特点,用微课的理念精心设计短视频,从而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全面提升。
[1]万国军.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中小学电教(下),2013,(05).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
[编辑:昌曙平]
G434
A
1671-7503(2015)09-00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