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社会心理支持问题

2015-01-31 03:37魏运才
枣庄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公民转型

魏运才

(枣庄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在探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问题的诸多文献中,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两个广受重视的诠释概念。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期社会心理支持机制的构建,应该是一个有强大解释力的核心因素。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社会心理支持问题,涉及社会各个领域,需要全体市民的积极行动,也需要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努力研究和宣传。

一、问题的提出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发加工为主导产业,但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在目前世界经济面临整体下滑、苏复乏力的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大势所趋,转型与否、转型快慢,决定着整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资源枯竭城市告别原有的增长模式,调整产业结构,转向新的增长方式,特别是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效益追求、有效管理等新的要素,将逐渐取代原来的资源投入、重化工业主导、生态过度耗费等要素,称之为“转型”。资源枯竭型城市坚持“以人为本”谋求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突破产业链、技术链、价值链的瓶颈,走出“低谷”,获取新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方学界对于资源枯竭型城镇问题,较早开展了有关研究。他们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多方位进行关注,提出既要建立财政与政策支持系统,也应建立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如重视失业人员的创业、就业能力培训,提升其创业、就业所必需的心理素质等。其研究重点,多涉及政策法规、财税金融、生产力布局、劳动保障、环境治理、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但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期,如何获得社会公众的支持,构建社会心理支持系统,解决社会心理支持机制体制、功能结构、运作路径等一系列实践问题的研究,还涉及不多,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这不能不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

1980 年以来,中国的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成为研究者和决策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但大多数的研究只是就城市规划、资源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国家财政与政策扶持等进行研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社会心理支持层面却关注甚少。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处在新的历史阶段、工业化建设进入中后期,出现某些地区资源枯竭问题,的确是一个沉重的问题。国家一方面要面临继续推进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应对过早出现的因资源枯竭引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还比较落后,而我国资源型城市众多,所以很难做到像欧洲一些国家对某些地区的那样大规模的财政补贴或投入。这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脱筑坝式思维定势,构建科学、灵活、有效的社会心理支持体系,解决“经济问题+ 心理因素”演化而成的复杂社会问题。也就是说,要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好社会心理支持问题,而解决社会心理支持问题的关键,一方面在于建立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生成和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另一方面在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这就需要严肃认真地进行系统研究,建立实际功能与理论结构之间的直接联系,立足实际,另辟蹊径,以完成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理论构建,解决一系列实践问题。

二、社会心理适应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重要视点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问题是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突出问题,而这个突出问题又“突出”在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反应上。资源枯竭型城市不仅面临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的枯竭,在一定程度上也面临着社会心理方面的困扰。[1]这种心理层面的困扰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城市转型的瓶颈。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支持的功能,推动社会心理适应,是规避转型进程中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和消极影响、加快产业经济转型步伐、顺利实现城市建设目标的现实需要。

所谓社会心理,是指一定时期社会上流行的普遍心理状况或某个阶级、阶层、集团的心理状况,是个体或群体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其社会行为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所谓社会心理支持,是指任何旨在保护或促进社会心理健康和预防精神障碍的支持。在这里主要是指帮助受影响人群恢复生活常态,重获希望、尊严、精神和社会心理健康,以促进个人心理保健,建构良好社会心态环境。[2]有论者认为,社会心理适应、社会心理支持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真实生命力,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人的因素”是根本因素。这一论点得到大量研究的支持和验证。

西方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强调个体或社会的心理因素对于经济转型的影响,认为社会现代化依赖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AlvinToffler)的“未来的震荡”概念说明了在急速变革时代正确处理人的心理问题的重要性;[3]冷纳(D·Lerner)认为现代化困难的根源,一是“技术性的问题”,二是“人的问题”,而后者主要是适应现代化的心理素质问题;[4]海根(E·E·Hagen)则批判传统经济理论忽视社会文化与心理因素,建立“社会变迁之原理”,认为“广阔的社会与心理的考虑才是贴切的”。[4]国外学者这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和研究视角,为我们构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提供了广阔的理论视野。

我国学者认为,文化心理领域的变革在观念和心理上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开拓和铺垫的作用,民众的心理和行为因素对我国经济转型具有一定的影响。国内资源城市转型问题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研究,重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存在的严重消极心理,影响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如王志宏、朱云(2005)曾分析资源枯竭城市下岗工人的心理状态,认为存在着苦闷、彷徨、一筹莫展、抱怨的心理,依赖思想严重;存在等靠要的心理,出现自我价值危机。[5]另一方面是对资源枯竭城市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与依赖资源的生存方式,形成的特定心理素质不足以支撑城市的经济与产业转型的研究。如姚毓春等(2011)在分析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的“社会承载力”问题时,认为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的就业创业能力、心理素质与意识不足。[6]

国内外诸如此类的理论建设和学术见解,都支持和验证着一个观点:社会心理适应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重要视点。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引起的社会动荡,增加了职工市民的不适应、不满意的情绪。特别是原来国营产业工人,面临下岗、分流、再就业、退休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感受到社会压力,甚至产生被剥夺、不公平的社会心理。由此而衍生的不平衡心理状态,表现为生活消极,工作随意,不负责任,无视组织纪律,人际关系冷漠,不关心集体、损公肥私或破坏公物,态度冷、硬、横,甚至抱怨、抵触。职工、市民能否积极应对,社会民众能否及时调整心态,这不仅关系到转型的成功,更关系到转型城市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发展。而要预防居民积聚社会心理问题,改善民众心态,解决诸如此类的各种实际偏向,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和完善各社会支持系统。[2]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全方位的社会心理调适,才能提升人气、公民意识、社会心理,为顺利转型营造良好的社会软环境。正向的社会心理适应,是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职工、市民自我发展、自主创新、走向现代化的思想保证。

三、社会文化建设是社会心理支持的根基

解决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所面临的社会心理因素的问题,必然要求建立社会心理支持体系,而社会文化是形成社会心理支持的根本元素,是建立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理论根基。

社会文化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S·Vygotsky)提出来的,它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认知功能的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我们知道,文化是由一个社会群体里影响人们行为的知识、信念、艺术、道德、风俗和习惯所构成的复合体。文化作为一个社会、一个群体不同成员的情感模式、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对人们的认知活动和社会意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人,由于价值观念不同,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不同。同一种组织形式,不同社会群体对它的认知是不同的,同一种组织行为,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同一种组织活动,不同的人群在参与中所持的态度各异。[7]所以,无论社会心理支持系统是以政府主导机制、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方式开展活动,还是以业缘、地缘、亲缘为纽带的人际关系发生作用,都必须全面了解、认真分析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以准确把握民众心理需求,顺势利导。

由于社会文化是某一特定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无形地制约着人们的意识活动,对社会心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是社会心理支持系统诸多变量中最复杂、最深刻、最重要的变量,所以任何机构和组织的任何活动,必然受到所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总之,从文化对新思想、新理念、新机制的奠定和形成的导向作用上看,从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对社会的调控融合和规范教化作用上看,从文化的影响力对促进交流、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上看,社会文化是社会心理支持的根基和孵化器。资源型城市转型要构建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文化建设。

四、公民意识的发展是构建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原动力

资源型城市产业工人历来属于具有“体制”优越性的“强势”群体,由于资源枯竭,他们面临下岗、转岗甚至再就业的境地,一夜之间失去地位,那种特殊的自我肯定意识被强烈的“心理失落感”取代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体验不到自身价值而心态失衡,陷入恶性心理循环。什么社会地位、社会责任啊,什么个人权利、义务啊,都左右不了自己当前的“情绪”了,因而群体事件往往发生。资源型城市因长期缺乏软环境建设,资源枯竭后遗留下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不思进取、社会意识淡漠、人文环境恶劣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成为当前影响城市转型和发展的障碍。如何破解经济转型难题,如何建设充满文化活力的社会人文环境,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公民意识。当前我国在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同时,亟待培养和重塑公民意识,从而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原动力。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8]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公民意识薄弱,发展迟缓。事实上并非每个公民都能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更谈不到积极争取、维护和切实履行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引发的某些社会心理问题,一些个体甚至群体顾虑重重、消极处世的自卑感,胡乱猜疑、无中生有的过分敏感,处事容易情绪化的极端方式或过激行为等,正是典型的公民意识缺失的“小农意识”的表现。克服上述“小农意识”的唯一办法,就是加强公民意识的培育,把他们从传统观念、愚昧心理中解脱出来。现代公民意识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掘职工和社会群体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开发新产业、建设新家园的主体作用,为经济转型提供强大动力。

资源枯竭城市的职工和市民既是产业、经济转型的受益者,又是参与者。如果他们不积极参与,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他们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没有增强,也就是不具备现代公民意识,那么,我们说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该如何构建?因此,提高公民素质,增强公民意识,是构建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必要前提。培养现代公民意识,是造就新一代产业工人的关键,也是发挥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之主体因素的主体作用的重要一步。发展公民意识并内化为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外化为公民自觉的参与活动,使之对产业、经济转型的方向、过程和结果发生现实的影响,是构建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必须紧紧抓住的根本问题。

[1]于立.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稳定问题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 ~2008)[M].2010 -08 -01.

[2]刘援朝,林刚.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心理问题及适应[J].社会心理科学,1999,(2):15 -21.

[3]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震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 -48.

[4]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 -101.

[5]王志宏,朱云.资源枯竭城市下岗工人再就业障碍分析[J].资源产业,2004,(1):49.

[6]姚毓春,宋冬林.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的社会承载能力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1,(5):39 -41.

[7]麻彦坤.维果茨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7 -104.

[8]蔡晓良,吴智灵.论公民意识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基于政治哲学的思考:[J].思想政治理论,2010,(8):17.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公民转型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对2~3岁听障儿童干预后的影响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长征”五号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短期快速恢复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基于IMPACT2002+的机械加工过程绿色综合评价应用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