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华
(湖南理工学院社科部,湖南岳阳414006)
我国高等教育过度问题探析
——以知识失业问题为视角
刘小华
(湖南理工学院社科部,湖南岳阳414006)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发展速度惊人,规模空前。高校“大扩招”促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但随之,也催生出高等教育过度问题。高学历者面临的择业形势严峻、起薪低廉、高能低就等“知识失业”问题,亟待我们理性地反思高等教育过度问题,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妥善处理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过度;知识失业;反思
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一方面使得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多,提升了国民整体素质,顺应了时代发展大潮,促使中国进入高教“大众化”时代;另一方面,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剧增,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加入到就业大军,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危险,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一项重大民生问题,引发诸多专家、学者的热议。
何谓教育过度?简言之,教育过度(over-education)就是学历拥有者所受到的教育年限超过了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实际要求,亦即通常所说的“高能低就”、“大材小用”、“优才庸用”等等。教育过度所带来的教育回报率低、资源浪费等负面效应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引起欧美学者的高度关注。早在1976年,美国学者弗里曼(Freeman)就对“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规模膨胀以及过度投资而引发的负面问题进行了较早的关注,在其著作《过度教育的美国人》(The over-education American)中首次提出“过度教育”问题,此举引起西方社会的高度关注。接着,诸多学者开始系统研究过度教育问题。其中,做出开创性工作的是美国教育经济学权威、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亨利·莱文(HenryM.Levin)于1985年列出了关于教
育过度的三条具体衡量标准:第一,现在受相同教育者的经济地位比以前下降了;第二,受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之期望;第三,工作人员拥有比其工作岗位要求更高的技能。[1]他进而指出,只要具备上述三条标准中的任何一条都应被视为教育过度(或过度教育)。依据这些标准,我们可以得出我国确实出现了高等教育过度的现象,至少在某个时期、某个地区、某个行业或某个部门存在着相对过度。学者王效仿、肖传强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出现了教育过度,至少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会出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的公开失业状况;二是当年的高校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三是部分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提高学历层次,即教育深化现象;四是在职者拥有超过其岗位所需的更高的教育技能。[2]⑵高等教育过度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起薪低廉,高能低就,优才庸用,这不但是高等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使得学历拥有者顿生挫败感,对前途丧失信心。更有甚者,使得家庭对投资高等教育失去信心,丧失吸引力,重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鉴于此,高等教育过度问题应当成为国家及社会所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理应成为高等院校及教育部门责无旁贷的一项研究任务。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防止高等教育发展过度及高等教育资源的匹配失调,努力推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知识失业”也称“知识性劳动力失业”,指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没有得到合理的资源匹配,使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之状态。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大学毕业生是稀有资源,且大学生实行“包分配”原则,故不存在“知识失业”问题,除非大学生自己不满意“被分配”的工作岗位而自愿失业。但情况旋即发生“逆变”。从1999年起,高校实行“大扩招”,其直接后果是促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与之相伴,大学生就业率低下,起薪低廉,高能低就等伴随高教大众化催生的负面问题日益凸显。许多专家、学者开始探讨“知识失业”这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并由此引发对高等教育过度问题的强烈关注。具体而言,知识失业在我国的主要表现有:
1.“知识失业”的直接表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下
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是“稀缺资源”和“紧俏产品”,大学生一毕业就被“抢购一空”。这表明市场供需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大学生招生数量有限,“供不应求”,是一种“短缺产品”。从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以来,国家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扩招,到了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数为681.5万人;高校在校生达2308.5万人,是1978年在校生数(85.6万人)的27倍。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未就业的人数在持续飙升。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或到了拐点,出口经济呈现乏力,致使大量的企业开工不足或倒闭,就业岗位锐减,使得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就业岗位减少100―200万个。加之,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往届毕业生未就业人数的叠加,致使高校毕业生将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入职困难”、“就业率低下”,已成为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热门词”。从2005至201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徘徊在70%左右,此后几年就业率一直在走低。2014年,预计有高校毕业生727万,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约250万个,大学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危险,被称作“史上更难就业季”。①http://www.sundxs.com/dxslz/jiuye/11478.html.
2.知识失业的次生表征:起薪低廉、高能低就、深度教育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冷酷现实催生出一系列次生问题。大学生初次就业薪水低廉,就业期望值非理性下降,学非所用,大材小用,文凭贬值,“学历上移”泛滥,诸如此类,形成连锁反应,造成恶性循环。
(1)大学生初次就业薪水低廉
高校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是反映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一项关键指标。2003年是高校“大扩招”后的第一个就业高峰年,全国有212万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致使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初次就业预期的收入值下调甚多。据《21世纪人才报》报道,2003年高校毕业生的薪水只相当于2002年平均水平的六成,而2004年大学生的起薪只相当于2003年平均水平的七成,其中月薪在千元以下者约占一半以上。据北京和上海有关企业薪酬调查结果(2007年)显示,高校毕业生月薪的市场均值为1600―1700元/月,同比下降了约7.2%。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我国大学生就业遭遇
“滑铁卢”,大学生就业月薪期望值达到近十年之最低值。2009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虽有回暖迹象,但因日益庞大的就业大军加入到就业市场队伍中来,大学生对薪资的期望仍显偏低。大学生主动降低身价,低薪求职,甚至“零薪求职”现象在大学生求职群体中时有发生,并不罕见。
(2)大学生初次就业高能低就
所谓“高能低就”指的是高级学历拥有者只能做以前低级学历持有者就能做的事情,也就是出现就业市场上劳动力的“挤兑效应”,即原本专科生能做好的工作现在由本科生来代替,本科生完全可以胜任的工作现在要研究生来占据,研究生可以做好的工作一律招聘博士生来完成。该现象的突出表现就是人才依次降级使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材小用”,高才低用,优才庸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相对饱和,在高级岗位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高级学历拥有者很难找到高级岗位就业,高学历拥有者为了防止失业的危险,必然退而求其次,委屈求职,进入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寻找低级岗位就业。另外,从用人单位来说,日益庞大的大学生求职队伍充斥着人才市场,在遴选高低人才(文凭)资本差别不大的情况下,由于文凭的“符号筛选”功能,用人单位更倾向于雇佣高学历拥有者,认为高学历者比低学历者更有能力,更有才华,更能胜任工作。也就是说,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学历越高,相对而言,能力就越强,这就是文凭“筛选理论”。因而,人才市场上的高职低聘,“大材小用”之现象比比皆是,甚至出现“研究生竞聘环卫工”①黑龙江日报,2012-10-23.之怪现状。于是乎,“学历病”问题愈演愈烈,造成原本就不足的高教资源的巨大浪费,实在令人惋惜。
(3)就业竞聘中的学历上移(或深度教育)势头强劲
在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度的人才市场,很多大学生能力不足,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被迫选择继续教育(深度教育),“考研热”成为时下一个热门词语。在就业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一方面,如前所述,部分高校毕业生委屈求职,从事低级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很多毕业生专职考研读博,从而造成我国近年来考研持续升温。特别是一些地方院校或所谓“冷门”专业的毕业生,45%―55%的考研比例实为正常。另外,一些院校的“土政策”也起到推波助澜之功效。例如,有些院校将学生考上研究生纳入学校就业率,因而,推出系列考研激励举措:考研报名费、住宿费、伙食费和交通费学校全包,甚至给予考上研究生者每人奖励1500元的优惠政策。据教育部资料统计,我国考研人数从1997年的24.2万人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128.2万人,生源增幅高于录取的增幅。[3]其中,应届生报考人数从2002年的27.3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93.37万人,比重相应的由43.75%上升到2010年的66.69%。考研读博的强劲势头,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学历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突显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是本科生为了缓和严峻的就业压力而采取的无奈之举。
1.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
1999年6月朱镕基主持国务院总理办公室会议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4]高校“大扩招”拉动了社会消费,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并顺应了民意。“大扩招”之后,全国高校招生比例连年攀升。以湖南省为例,1998年湖南有高校49所,在校大学生数为15.67万人,1999年高校“大扩招”之后,招生人数不断攀升,到了2011年,湖南有高校120所,在校大学生数为106.79万人,如此增速令人咋舌。“扩招”的15年时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成倍增长,并取得了瞩目的战绩:一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以上,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初期阶段,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二是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首次超越了美国,达到2231.8万人(2010年),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潜在的问题。根据国际惯例,认为教育的增长低于GDP增长1%―2%,是比较合理的。但从1999年至2012年的10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的增速远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高校规模的过快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极不协调,所造成的后果必然是高学历人才过剩,市场容纳不足,造成社会资源极大浪费。
有鉴于此,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应采取适度发展的紧缩政策。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我国政府已觉察到高校“大扩招”带来的种种弊端,采取了放缓扩招的政策,但由于高等教育的基数较大,高等教育规模的绝对数依旧很大。基于此,在今后一段时间
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从单纯量的扩张回归到质的提升上来,做到“适度控制规模、优化结构、调整布局,减少政府、个人及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盲目性,切实提升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5]
2.高等教育发展要注重质的提升
与欧美国家50%―80%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相比,我国目前30%左右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确不算高,高等教育发展依旧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为什么社会对高等教育扩招的质疑声不绝于耳,高等教育过度现象比比皆是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如前所述,高等教育扩招的速度超越了国民经济的增速,存在一定的冒进势头。第二,高等教育发展注重于量的扩张(外延式扩张)。绝大多数高校都把增加“学生人数”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重大举措。高等学校内部改革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高校人才培养存在诸多弊端:高校办学定位雷同,丧失特色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建设、知识体系陈旧固化,未能与时俱进;学科、专业建设脱离市场需要,等等。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大学生资源稀缺,实行“包分配”政策,因而助长了高校改革的惰性。高校“大扩招”之后,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情况发生了逆转,由原先的“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了“买方市场”,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选择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大学生是否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能否给企业带来丰厚收益,成为用人单位考量人才的第一指标。但不幸的是,高校专业、学科建设趋同、课程设置固化、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显然削弱了大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削弱了大学生满足市场要求的竞争力,大学生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杀手锏”,因而被社会所拒绝、所抛弃。在人才就业市场上,可以经常看到该情景: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一边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高等教育的过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对过度,而是高校功能或结构失调而引起的“相对过度”。而要解决这种“相对过度”而引发的社会问题,高校务必规划科学的发展定位,改革人才培育模式,调整专业学科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使高校的发展从单纯的外延式扩张转变到内涵式的质的发展上来。惟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过度”发展问题,从源头上解决知识失业这个关系千百万个家庭的重大的民生问题,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加强职业培训,调整择业心态
“知识失业”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问题。中国数千年以来的文化传统中“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念在人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在当代,“对于没有任何其他资本的青年来说,上大学仍然是其实现个体社会流动的最重要途径。”[6]接受高等教育之后,他们觉得“高人一等”,为了过上“体面的”生活,自然不愿意去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老少边穷就业。因此,目前我国的“教育过度”还不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还只是地域性、行业性和结构性的问题。部分大学生只愿意到北上广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或外资企业就业,而不愿意到西部和农村地区就业,从而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人才供给过剩,出现所谓的“教育过度”,而广袤的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人才供给严重不足而出现“教育不足”。
要缓解该矛盾,解决该问题,大学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要有理性的就业观:主动选择去西部、去基层、去农村,实现多元化就业,避免在人才资源丰富的东部沿海和大城市“扎堆”。另外,大学生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着实加强职业培训,取得工作经验,为将来的工作创造更好的就业平台。当然,政府部门也要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变革户籍制度及其他劳动保障制度,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农村地区就业。通过制度保障,使大学生择业趋于合理。唯有如此,才能打破地区壁垒,减低人才流动成本,加快人才流动,从而达到人才布局均衡,最大限度地减少“知识失业”问题。
[1]彭勃,吴治兵.高等教育过度化的文化解析与重构[J].煤炭高等教育,2006,(5):46.
[2]王效仿,肖传强.高等教育的教育过度:事实还是假象[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5):3.
[3]熊寿梅,宋宏.浅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过度教育”现象[J].高等函授学报,2009,(11):34.
[4]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96.
[5]万华.我国高等教育“过度”探析——表征·危害·反思[J].教育科学,2011,(6):68.
[6]向冠春,刘娜.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嬗变[J].现代教育管理,2011,(1):6.
(责任编辑:魏登云)
An Exploration of the Exces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employment of the Well-educated
LIU Xiao-hua
(Department of Public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ueyang414006,China)
Since 1999,the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developed by leaps and bounds.“Large-scale enrollment”in higher education makes higher education change from“elite education”to“popular education”;therefore,the well-educated are in great difficulty in finding jobs;and even though they find jobs,their salaries are poor,or the jobs do not satisfy them.As a result,we should think over these problems,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under the guide of scientific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the excess of higher education;the unemployment of the well-educated;reflection
G64
A
1009-3583(2015)-0127-04
2014-08-13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扩招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过度问题研究(13C367)
刘小华,男,湖南岳阳人,湖南理工学院教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