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特性对汉语文化词语英译的影响

2015-01-31 00:52辽宁
作文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历史性英译译者

辽宁 李 洋

翻译特性对汉语文化词语英译的影响

辽宁李洋

语言是文化沟通的桥梁,也是文化传播的必要途径,因此翻译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翻译工作本身并不难,难的是译者首先要了解各国之间的差异和背景,才能更准确的翻译出原文要表达的意思。翻译有五大特性,分别是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和历史性。本文将从这五大特性入手,探析一下这些特性对汉语文化词语英译的影响。

翻译特性 文化词语汉英翻译

一、引言

在社会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尤其是人口众多的中国和世界上最流行的说英语的国家之间。这就使得我们对英汉翻译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各国之间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是不同的,也就要求译者设身处地地从讲英语国家人民的角度把中国文化词语翻译成英语。今天,我要从翻译特性视域下的五个方面,来探讨一下汉语文化词语的英译。掌握翻译这五大特性,即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还有历史性,译者可以更好的理解原文要表达的意思,从而也可以呈现出好的翻译作品给大家。

二、汉语文化词语英译:

(一)翻译的社会性

在很多年以前,我们进行翻译只是简单机械、字字对应的翻译,而如今翻译的社会性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因为社会性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所要求的,而生活在不同国家使用不同语言讲话的人们之间交流又是必须的。翻译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同时又影响着社会生产。翻译活动作为一种思想传播的载体,能使各国人民之间增进沟通与了解。而且翻译也会让人们探索更多外国知识和风土人情。而翻译的标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因素深深的影响着翻译活动。翻译的过程就是各国语言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对语言产生影响的一些社会因素是我们作为译者一定不能忽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与国之间交流的日益深入,翻译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加之语言在时间以及空间上的变化,翻译活动也不断深入。另一方面,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的目的和需要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两种语言内在含义的不同,以免产生误会。

(二)翻译的文化性

简单的说,翻译活动都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互动。而只要是谈及语言,那么它跟文化之间的关系就是密不可分的。人们通过文化上的交流得以沟通。而英语和汉语在渊源上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就给翻译带来了困难。词语具有文化性,因此,在汉译英过程中,要融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就被称为文化个性,其表现就是语言差异。

在国家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翻译中两个国家不完全一致的词语都要经历从批判到改革再到逐步接受的过程。例如,汉语词组“鳄鱼的眼泪”,翻译成英语为“to shed crocodile’s tear”,也是译者了解中华文化的体现,因为“鳄鱼的眼泪”是形容流下了虚伪的眼泪,只有知道了他的真实含义才能正确运用。另外,再以汉语词语“纸老虎”为例,也有很多人认为他的英译是“scare crow”,后来经过了好长时间的抗争,他的英译“paper tiger”才被西方人所接受。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翻译成英语是“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比喻对方用什么样的手段,就用什么手段还击对方。又例如“红包”翻译成“red envelope”,外国人很难理解“红色的信封”是什么意思,如果在旁边注释“containing money as a gift”。不仅让外国人对“红包”本身有了了解,还加深了外国人对颜色在中国人眼中地位的理解。

(三)翻译的符号转换性

译者翻译活动的第一个层面就是符号的转换,对符号转换系统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到对具体转换过程的了解。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本身鲜明的特色和特有的符号系统,因此翻译时并不能简单机械的进行转换,还要注意到英语其他方面的特点。这种语言符号还隐含着中华民族的特色。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他的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带有本民族历史阶段性的词汇。中国有很多政治术语可以例证符号的转换型特点,把这些政治术语翻译成西方人能够掌握的信息,既要准确形象的翻译出来,又不能漏掉重要的内容,又要表达出本民族政治术语中暗含的意思。想要达到这个翻译标准,就不能只是机械的进行翻译了。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政治术语最开始源于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的发言,通常翻译成英语就是“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以上这个例子说明翻译的时候要求译者不能简单机械的逐句逐字的进行翻译,要考虑到两个国家间的文化背景以及词语的隐含意义,以免造成译成英语之后英语使用者不能理解或者准确把握其含义,或者造成歧义的现象。

(四)翻译的创造性

多年以来人们都忽视了翻译的创造性特征,认为翻译只是另一种语言的再现。而事实上,翻译却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译者必须考虑到译入语的文化背景,只有这样,他的译本才能被大众所接受。只是对要翻译的两种语言有了解并不能成为一名杰出的翻译,因为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求译者要有创造性,也就是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就是指翻译人员在充分了解了原文之后,对其内容进行概括,结合译入语的风俗和背景展现原文的内容。虽然翻译工作要尽可能的贴近原文,表达原文的含义,但是也不能逐句逐字的机械对应。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合理的进行再创作,以便更准确的表达出原文中作者的思想。“翻译是艺术”这种说法在翻译领域非常流行,而“翻译是艺术”说的便是翻译具有创造性。埃斯卡皮曾经说过:“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因为只是是世界性的,是供全世界人民共享的,只是各个民族语言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把一种语言文字翻译成各个民族的语言,就可以达到文化共享的目的,也可以方便本民族文化的传播。这就是翻译的创造性。有些词语很有民族特色,如果简单一一对应译入语那样翻译的话,读者就不能理解其含义,在翻译这些词语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添加注释的方法,只有让读者真正理解了词语要表达的含义,他才能对原文字所在国家的文化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例如,我们国家的品牌“美加净”翻译成英语为“Maxam”, 运动品牌“匹克”翻译成英语为“Peak”,对于这些词汇的翻译都是翻译创造性的象征。在翻译这中民族文化色彩比较强的词语时首先应该理解两种语言背景文化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五)翻译的历史性

翻译是具有历史性特征的。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每个阶段人类的翻译水平都是不同的。而且越是对外开放的年代,交流就会越多,也就越需要翻译。另外,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翻译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年代,随着国家之间交流的不断深入,对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也进一步加深,对原文文本的翻译当然也就是不同的。比如说同一个历史事件,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对这同一个历史事件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而且就算是同一个人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对这个历史事件的看法也是不断变化的。可能在他童年的时期就知道了这件事,但是当时他的思想还比较肤浅。多年以后再回想这件事的时候或者这个历史事件再被提及的时候,他就会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翻译中的“历史性”包括原来文本的历史性和译本的历史性两种。原来的文本体现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主要思想。包惠南、包昂指出:中西方国家在很多方面包括意识形态,社会背景上都大不相同,所以他们的思维模式以及语言习惯都带有很强的民族性。尤其是中华民族的成语和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这些典故极具民族色彩。除此之外,译文也具有历史性。如果译文的作者和原来文本的作者不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那译文的作者很可能受到他自身所在时代的主流思想的影响。就算是在同一时代,译本都可能受到本国文化背景的影响,更何况是不同时代呢。另外,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多和生活阅历的丰富,我们对原来文本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当然了,生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人对同一个文本就更有不同的理解了。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理解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我们首先要明白原来文本中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才能准确的翻译出来。

四、结论

本文从翻译的五大特征入手探究汉语词汇的英译,掌握翻译这五大特性,即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还有历史性,译者可以更好的理解原文要表达的意思,从而也可以呈现出好的翻译作品给大家。另一方面,要想呈现出符合原文国情的作品,也务必要了解翻译这五大特性。从而把这五大特性运用到译者的翻译实践活动之中。就像许钧所说的,翻译的作用在于它的社会价值,因为有了翻译,国家间的交往才更为密切,从某种程度上说,翻译也促进了全球化进程。翻译使很多学者或正在学习外语的祖国未来的孩子们不得不深入体会译入语的语言环境以及风俗习惯,他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有尊重两国之间的差异,才能使读者看懂他的译本。

[1]许钧,《翻译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2] Newmark P.Communicative and Semantic Translation. 申雨平译,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社,2002.

[3] 况新华,曾剑平。论文化取向对翻译策略的制约作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9(3):154-157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洋(1991-)女,辽宁盘锦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历史性英译译者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摘要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
40年,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新谢泼德火箭:历史性的垂直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