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林永裕
链接生活,构建语文大课堂
福建林永裕
新课程改革之后,编入的课文近三分之一是新的,这些课文更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而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资源。因此,语文教学与生活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教师要将课文学习、语文训练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同教会做人、教会生存有机统一起来,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
生活的课堂必须以实践活动作为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投入地学习。
(一)在游戏中体验语文
游戏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为素材设计假想情境,我们要把生活、游戏、教学紧密结合。例如:在教学《揠苗助长》时,当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教师让学生当一回小导演和小演员,自由结合把文中精彩的片段演一演,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演绎故事,并评选最佳演员来发掘学生的潜能,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评“最佳小演员”和争当“创作家”的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获得些许成就感,使得学生兴趣更浓,主体性体现更突出。
(二)创意设计,在情境中想象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然而幸福生活永远属于那些敢于想象,善于创造的人们。”在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对生活充满想象的。由于这类题材的文章大都是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所以给学生的理解增添了一定的难度。语文教学时应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想象,鼓励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大胆地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通过绘画、叙述等形式记载下来,将文本中的抽象文字具体化。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对生活的憧憬。
例如,《爱迪生救妈妈》一文中,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手术”时,爱迪生“皱起了眉头”,教师及进抓住这一细节,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什么皱起了眉头?”理解爱迪生用镜子反射灯光、收集灯光的用意,让学生体验到爱迪生的聪明,这不仅突破了难点,同时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了训练。
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宽泛的,教科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课堂理应向社会延伸,由封闭向开放转变。
(一)联系生活走进教材
我们的语文教材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真谛、 人情意蕴 ,教学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让学生的心灵走进教材,走进生活,使教材与学生生活发生意义的关联。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由于大多数同学都未曾游览过桂林山水,既要让学生学得新鲜有趣,兴致盎然。又要在课堂中很好地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把描写美景的句子积累下来。在教学的开始,教师播放了用多媒体精心制作的一段有关桂林山水奇丽风光的画片,配上音乐,吸引住了学生的眼球。教师接着说道:“同学们,桂林市旅游局需要一批宣传员对这迷人的山水风光进行宣传,你们如果想做小小宣传员的话,必须先要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教师巧妙地把学生的角色转化成了景点宣传员,这就不露痕迹地逼使学生走进文本, 从而自觉、主动、投入地学习,这样由学习到应用、知识和技能。
(二)引导学生参与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更多地是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与语文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忽视了语文对于人的精神生命的影响。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则不然,它的教学触角已经延伸到学生的生命领域,彰显出非凡的人文气息。
在教学《笋芽儿》这篇文章第6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想“如果你是笋芽儿,笋芽儿还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小朋友的回答真好。第一个小朋友说:“我看见了一棵大树,有黄牛伯伯在树下吃草,并且它还向我问好。”教师说:“你也向牛伯伯问声好吧!”第二个小朋友说:“我看见一位仙女在弹琴,一个小姑娘在跳舞。”教师说:“那个小姑娘肯定就是你。”第三个小朋友说:“我看到了许多鲜花,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教师说:“老师也闻到了花香。”……。这些问答,正因为老师关注农村了孩童纯真的生活,关注了孩童纯真的心灵,语文教学才充满了温情的人性之美,才滋润了每一个幼小的心灵,播撤了爱和希望的种子,而没有因为预先设定的答案,机械僵化、生硬、失去活力。
(三)拓展课外阅读与积累
课文是学习语文的内容,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学好语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与积累 ,丰富多彩的课外收视阅览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例如:班级的黑板一角就出现了"每日一诗",教师让同学们每天摘记一首古诗,并做出掷地有声的反馈,大家的积极性很高, 如今同学们已能吟诵出不少首古诗和名句; 同时隔不久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名言;指导学生看名著等。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扩大阅读量,丰富语言积累,还能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阅读能力,开阔学生视野。
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语文学习的一片天地,它给学生的东西太多了,有知识的获取,有智慧的启迪,有美感的享受,有做人的真谛。因此,教师要将学生带出课堂,深入社会,摄取生活,开展系列语文活动。例如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中,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去公园感受秋天美丽的景色,在田野寻找秋天的足迹,在田野里、果园里观察农民伯伯收获粮食的快乐场景,并让学生帮助农民伯伯收获粮食,参加劳动,在大自然里聆听秋天的声音。上课时,教师利用音乐、图画、语言、情境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让学生想象回忆自己所看到的秋天的美景,听到的秋天的声音,学生身临其境,顺利地理解、领悟秋天的声音,感受到秋天的美好,获得情感的熏陶!
课堂上学习语文的知识是有限的,而生活中的语文学习却是无限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睁大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学习自己身边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活用生活,渗透生活,充分挖掘教材蕴涵的应用性因素,利用生活情景,让学生运用知识积累再现生活情景。那么,生活有多丰富多彩,语文课堂就有多丰富多彩。让我们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的大课堂!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尚卿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