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春风拂面,百花盛开。我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荣获一枚金质奖章。但荣誉又把我推向了新的风口浪尖:苦干实干的德育老黄牛如何脱胎换骨,转变成创新型的德育工作者?44岁的我德育之路还能走多远?我彷徨不前,十分郁闷。
1986年11月22日,朱立人校长把一本《小学德育》作为礼物送到我手里,说:“祝你生日快乐!好好看看,她可能给你指明一条新路!”老早就听说《小学德育》是全国唯一一本专门研究小学德育的刊物,办得很好,可就是无缘拜读,而今,朝思暮想的《小学德育》就摆在眼前,我一口气把她连续读了两遍,新颖实在的栏目,深入浅出的理论,生动形象的案例……太好了,真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相见恨晚的感觉。从此,我就与《小学德育》交上了朋友。
我与《小学德育》擦出了教育灵感火花后,办起了“小芽芽”文学社,以“读写结合,德智双赢”为宗旨,以“写写画画编小报,动手动脑学创造”为目标,以“写心里话”“鸿雁传书”为渠道,激活了“小芽芽”们的潜能,办起了《小芽芽报》展览会,600多份汇报信、咨询信、报喜信飞向学校、工厂、农村、军营和政府机关。14年中,我们先后收到邓颖超、康克清、党中央办公厅、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班和劳动模范、战斗英雄、普通劳动者们的回信、题词300多份,掀起读信、悟信、对照信、用行谢信、敬写回信的热潮;10多位“后进生”从中找到了榜样,获取了动力,甩掉了落后帽子;60多份“小芽芽”报获奖,100多篇习作发表获奖;“小芽芽”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优秀文学社”,3篇总结刊登在《江苏教育》《河南教育》等教育报刊上。我尝到了甜头,更加坚定了拜《小学德育》为师的决心。
1994年,我主持的“有机沟通三类课程,培养爱祖国基础情感”被批准为省级立项科研课题,但科研计划如何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生活,我缺少措施。《小学德育》好像知道了万里之远的我实验卡壳了,先后开辟了“素质教育论坛”“科研课题研究”等栏目,有关论述短评、通讯报道使我茅塞顿开,帮助我闯出了一条新路。我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相关内容的有机沟通为载体,以情感体验为手段,建构“爱祖国从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做起”的基础情感教育链,与之配套,编用了一套6本12册校本教材,《自之镜》《家之爱》等20部“之”字系列实验班会先后在校园唱响,学生中出现了许多爱己、爱人、爱家、爱班、爱校、爱家乡的新人新事……课题实验终于绕过了急流险滩,走出了低谷误区,20多篇班会实录、论文等分别发表在《小学德育》《班主任之友》等报刊上,8份案例分别被编入《少先队活动丛书》等论著。其中,《谁不说丹阳好》的发表更拉近了我与《小学德育》的心理距离。开始时这篇稿件寄往长沙,参加《湖南教育》“爱家乡”案例比赛。四个月后,素不相识的方编辑写信告诉我,由于赞助商退出,比赛停止,稿件不错,在江苏发表更有地方性,他把稿件寄给了南京某杂志社。我写信感谢方编辑后,就静等佳音来临。可六个月毫无动静。失望之余,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把文稿寄往广州,想不到五个月后,稿件在《小学德育》上变成铅字了。我喜出望外,热泪盈眶,因为一篇习作辗转四地,历经十五个月终于被刊用,人生中能有几次这样大悲大喜的经历啊!《小学德育》真是我的知音和福地啊!
在《小学德育》的指引和鼓励下,我的德育课题研究不仅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和支持,而且引起了中外专家教授的关注和兴趣。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在我校和我们联合举办“教科节”,开创了大学与小学联手搞科研的先河,成了特大新闻。南京师大副校长朱小蔓教授欣然为我题词:“素质养成,情感化育,沟通课程,独具特色。”1997年4月30日,国际情感教育研讨会现场观摩活动在我校举行。皮特朗、朱小蔓、班华、刘次林、朱曦、俞梅芳、顾海根等14位英国、中国情感教育专家和20多位中小学校长观看了我辅导的《钟之声》实验班会,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小学德育》首先发表了《钟之声》实录后,《班主任之友》又进行了转载。接着《小学德育》刊发了该课题中期报告,后来,结题报告被朱小蔓教授作为江苏素质教育十大模式之一,编入《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模式建构与理论反思》一书,该书获得教育部师范类改革项目一等奖。朱小蔓教授在日本学术讲座中介绍该课题的模式和机理,受到肯定性评价。情感德育成了我继师爱德育、社团德育、系列德育之后又一张名片,我先后被评为中学德育高级教师、德育特级教师、红杉树金奖園丁,又获得一枚金质奖章,还被南师大道德研究所聘请为兼职研究员。
回顾这14年,朱立人校长感慨万分:“《小学德育》仙人指路,高!吕同德大器晚成,好!”我的心情像大海里的浪涛一样,久久不能平静,没有《小学德育》,我将一事无成,《小学德育》是我德育创新的辞海宝典和实验园地。
2000年,八月莲叶碧,映日荷花红。两位校长打听到我还有6个月就要退休,就来请我担任学校顾问。家人坚决反对,说:“苦了40年,弄了一身病,退休后在家好好养养身体吧!”老朋友也多次相劝:“你功成名就,桃李满天下,还要追求什么呢?陪我们下棋打牌,养花遛鸟吧!”由于《小学德育》的熏陶浸润和感染滋养,我已经不可救药地迷恋上了德育,并陶醉于德育研究之中,不可自拔。这浓浓的德育情结驱使我说服家人,婉谢友人,接受了聘请。谁知这一接受犹如激起了连锁反应,这之后聘请不断,我盛情难却,先后担任了16所学校的德育顾问、校外辅导员。一周五天,一天一校,风雨无阻,奔走在丹阳城乡,有时要换乘两三辆公交车,有时双休日寒暑假有突击任务就去加班。每天一到校,就忙着听课评课,接受咨询,讨论计划,举办讲座,五点多钟才回家,比上班还紧张,但我乐此不废,因为我喜欢。
新鲜和激动过后,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怎样缩短教师——顾问的磨合期?怎样防止观念老化,精神退化,方法旧化,体力弱化,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这转岗换位的关键时刻,又是《小学德育》送来了灵丹妙药,“视野资讯”“名家谈德育”“实践探索”等栏目里的精彩论述给了我启迪与指导,使我坚持吐故纳新,学习充电,积累提升,一步步向“顾问”靠拢。
每到一校,我就以亲身体会,现身说法,请校长、德育主任订阅《小学德育》。然后以“吕同德班主任培训中心”“吕同德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帮学校建构“十个一”德育研究网络,组织班主任开展“学用《小学德育》,加快专业发展,优化德育实效”的培训活动。《小学德育》成了我和青年班主任们的共同朋友。
为了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我们重点学习了“专家视点”“课改论坛”“案例选登”“心理健康教学”等栏目中的文章,进行了“五环一线,德心相融”实验,30多节实验思品课在市省研讨会上展示得到了赞扬,10篇论文、实录在《小学德育》等杂志上发表,20多节课在市、省、全国评课中分别获一二等奖,青年班主任中涌现出一批思品教学能手。
我们抓住“今天,我怎样当班主任”话题,借鉴“卷首语”“区域德育”“班主任之友”“少先队活动”等栏目中的观点和经验,提出了“小学文化德育”模式建构的校本实践研究——基于学校共同体的视角”研究专题,被批准为江苏省科研重点资助课题。在这个总课题的指导下,6所共同体学校,100多位班主任开展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德育,借用文化德育熏陶的力量,涌现出了“镇江市感动校园之星”“镇江市新人之星”“江苏省红梅中队”“江苏省周恩来班”等优秀的学生和集体。德育借用文化浸润的力量,成了一团团文化火炬,照亮了青年班主任专业发展之路,他们在爱生育生的过程中提高了基本功,40多位市省优秀的班主任、辅导员,18人次在市、省、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140多篇文章发表在《中小学德育》等杂志上,16人评上了中学德育高级教师,“吕同德班主任培训中心”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师集体。我入选丹阳市“改革开放30年·30事·30人”,被评为丹阳、镇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镇江教科研特級顾问,江苏少先队优秀志愿辅导员,江苏“五老”风采人物,出版了《家长必读(三)》《文化与情感的交响》两本书,事迹照片先后刊登在《中国德育》《江苏教育》《班主任之友》等九种报刊上。因此,青年班主任们中还流传起一句口头禅:“有难题,找老吕;要腾飞,读《中小学德育》。”
扪心自问,退休后的14年,如果没有《中小学德育》这位恩师益友,我是不可能迎来“以德架梯领巾红,鹤发丹心第二春”的。
结缘28年,一路问行一路追随。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因为有了你,我才不寂寞,探究德育才一路精彩。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