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
编者按
前些天传出动画梦工厂要被收购的消息,其CEO杰弗里·卡森伯格证实消息有误,虽然现在动画业竞争十分激烈且面临多重困境,但是他从未想要卖掉动画梦工厂。另一边,风头正劲的迪士尼又推出了今年的长篇动画《超能陆战队》(Big Hero6),已于11月7日在北美上映。在积极借助电脑动画技术,改革制作模式下,迪士尼终于走出低迷,以一年推出一部高质量长片的速度,让“迪士尼经典动画”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展现出不一样的魅力。
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是以漫长著称。制作一部动画电影要耗费5年,甚至是8年的时间。一个逼真的表情,即使只是一个眨眼,在有最先进的设备和最优秀的动画师的情况下,也需要耗费6个经验丰富的动画师一周的时间才能做好。对在国内三个月就要制作出一部快销的电影来说,简直难以想象。只有对动画制作抱有极大的热情和耐心才能对那些耗费在一帧一帧上的年月十分坦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动画,就是罗马”。迪士尼动画公司就是这句话最好的印证。
两次跌入低谷
在1966年,华特·迪士尼的去世让迪十尼动画在上世纪70、80年代陷入了一个低谷。他的离开导致整个公司没有了方向。动画片是由各种类型的动画师制作,华特·迪士尼去世后,公司虽然不缺乏优秀的动画师,但是动画电影中独特的叙事性和电影感没有人能像华特·迪士尼本人一样精通,拿捏得恰到好处。为动画添加故事性和电影感的首创是迪士尼,第一次运用于1937年的《白雪公主》。迪士尼动画工作室挣扎了很久,直到80年代末,由《小美人鱼》为复苏的标志,迪士尼进入了它的“文艺复兴”时期,并且获得了不小的成功,《狮子王》的上映达到了这个时期的巅峰。
步入21世纪,“一盏会跳的台灯”横空出世,用一部《玩具总动员》惊艳了所有观众,征服了所有小朋友的心,被称为是继《米老鼠》赋予动画片声音,和《白雪公主》赋予动画片色彩之后的第三次飞跃——赋予动画片3D。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创作出《怪物电力公司》等和诸多获得奥斯卡奖的短小精悍的动画短片。这种用电脑制作动画的工作室——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用“艺术挑战科技,科技激发艺术”的动画制作理念,把迪士尼好不容易才调整出的动画“文艺复兴”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传统与创新的交汇
2013年推出的《冰雪奇缘》可以说是继《魔发奇缘》(2011年)和《无敌破坏王》(2012年)之后,迪士尼又一次将传统和创新两种精神平衡得恰到好处的经典。传统套路中过于理想化的情节得到了合理的颠覆,甚至有了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编排。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尝试,迪士尼动画的新魅力终于在这部《冰雪奇缘》中彻底进发了出来。单纯地看票房和它所获得的奖项,就知道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动画长片。
与其他动画公司比,迪士尼动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音乐。音乐让迪士尼动画拥有了_一种令人着迷的魔力。每当想起迪士尼经典动画的时候,很多回忆都是关于音乐的。《冰雪奇缘》是迪士尼又一次对音乐剧的拥抱。
在《冰雪奇缘》豪华版原声带中收录了影片两位作曲家为本片创作,但是没有被采用在最终上映影片中的曲子。从这些未被采用的曲子中可以看出《冰雪奇缘》这个故事在整个设计和创作,到最后完成的过程中经历了多少大的变动。同时也能感觉到影片的导演和作曲家们之间的积极交流与合作,使音乐成为叙事的一部分,而不是在一切都决定好之后,再“通知”作曲家去写几首歌。作曲家在电影叙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任何一部动画的作曲家能如此深入地参与动画制作。
音乐和画面无缝衔接,音乐和故事互相之间锦上添花。以影片开头的“Do YouWant to Build a Snowman”这首歌为例。事实上,这首曲子在一开始是并没有被采用的,但是在试映给剧组成员以后,大家特别喜爱,强烈要求留下它,为了让它融入故事,甚至改变了原先的叙事结构。导演们并没有守着已经定好的创意,不许有一点变化,而是积极地与其他艺术家合作,做出改变和尝试,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也是为何本片音乐能如此出色地完成叙事和强化剧情的效果,不是为了添加而添加。更大的惊喜之处在于,由“Do You Want to Builda Snowman”这首曲子所制作的一段十分出彩的蒙太奇,在影片开头的短短三分钟,干净利落地把两位主人公Elsa和Anna这对姐妹从小到大发生的事情和产生的隔阂表现得淋漓尽致,音乐旋律、节奏和配音演员演唱的情感,都把握得相当到位,拽动着观众的心情随着故事的发展起起伏伏,非常流畅、自然地将故事场景过渡。另外一个就是,Elsa在主题曲“Let It Go”中用自己魔力建造起来的冰雪城堡的蒙太奇也让我惊讶到根本合不住嘴。
“Let It Go”是全片第一首确定的歌,也正是这首歌让导演们意识到,人物设定上是存在问题的。Elsa不是邪恶的反派,她只是一个受压抑很久的孩子,因此他们也决定放弃反派这个设定。导演们把两人变成姐妹关系,片名由“Anna and the Snow Queen”改为“Frozen”(《冰雪奇缘》),这样观众才会开始关心她们,然后所有关于剧情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当《冰雪奇缘》的导演们接受采访时说道:“有些时候动画长片延期上映,不是因为技术上出现的问题,而是因为我们对故事的不满意导致的。”他们还特别感谢影片的两位作曲家,他们的音乐为故事的创作带来许多的灵感和闪光点,他们是电影叙事中重要的一员。
再回到本片的故事本身,虽然和所有迪士尼其他影片一样,“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但是角度已然不同了,这次是亲情。其实爱情本身就不是理性的,而想要令人信服地在一个半小时说出为什么男女主相爱,而且爱得那么深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尤其是动画片,所以它们很少会探讨爱情背后的理性,而是直接就让俩人爱上了,也不用多解释什么,所以故事难免就会陈词滥调。本片巧妙的地方在于片子开始就从姐妹情人手,从两人的亲近到隔阂再到敞开心扉的团聚,这种姐妹情一直贯穿到结尾,我们都可以看出两人对对方深深的爱。Elsa了保护Anna而让自己受尽感情折磨,Anna也是从头到尾对自己的姐姐不离不弃,一直到后面的牺牲自己,一切都显得合情合理,没有往常童话中两个没爱多久的人就为对方死的那种“不合理性”。毕竟,爱自己家庭的那种爱要比爱一个陌生人的爱有更牢固的根基。这种新颖的角度也让这部迪士尼的片子脱离了公主的俗气,有了独特的味道,也是一种敢于革新的勇气。endprint
所有技术都服务于故事
《魔发奇缘》是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第一部完全用电脑制作的动画,标志着开始拥抱新科技了,但是仍然可以看出迪士尼对经典手绘的执著,是手绘到电脑的一个过渡阶段。《冰雪奇缘》可以看出迪士尼开始完全发挥电脑动画的各种优势,视觉上非常惊艳。作为一部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可以如此真实地完成对冰雪质感的重塑是非常不容易的。为了制作雪花,特效团队特意创造了一台“雪花机”。这是一个可以随机形成2000种不同形状的雪花的电脑程序。所以如果随机选取影片的某一个镜头,把画面放大至一朵雪花,它必定是这2000种之一。
有一些小细节可以看出整个团队的用心,那就是冰雪的状态和主人公E1sa的情绪是紧密相关的。在开头知道自己父母去世以后,Elsa房间里的雪花是凝固在空中的,不是动的。然后在结尾,Elsa听到自己妹妹死掉的消息后,暴风雪瞬间停息,所有雪花不再飘动而是定格在空中,和开头的状态一样。当Elsa面临攻击的时候,冰雪的状态不再是柔美的雪花,而是可怕尖锐的冰柱。在监狱的时候,墙上结得冰随着Elsa每一次的挣扎而迅速蔓延……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整个团队对细节的专注和耐心。他们知道特效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叙事。
为了使电脑特效更真实。剧组人员专门去了挪威取材,研究那里的地形和习俗,从中借鉴了许多。比如舞会上人是怎么跳舞的;舞会音乐是什么样的;服装是什么样的……这些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踪迹。他们也住了那个闻名于全球,完全是由冰做的旅馆。这些都是为了观察在不同的情况下,冰会是怎样的质感,光会怎样反射。这个经历对后来建造Elsa的冰城堡很有帮助。Elsa控制冰雪的魔法效果也是花了不少时间用很复杂的电脑软件完成的,为了确保雪花颗粒和亮度,还有由雪花构成的小漩涡。他们还特意研究雪在人踩过以后会是怎样的形态,有一个剧组女成员还特意穿上17世纪的蓬蓬裙在雪里走,为后来Anna穿着裙子在雪里走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最有意思的是,为了绘制影片当中那头驯鹿sven,剧组真的牵来一只驯鹿到工作室供画家们取材。从幕后这些小故事来看,迪士尼真的是花了不少心血让这个冰雪世界既真实又浪漫美丽,从最后的呈现的视觉效果上来看,非常震撼。
迪士尼的动画师们用持久的热情和超乎想象的投入,以及对细节近乎苛刻的追求,打造出一座动画的“梦不落岛”,相对于现在缺乏耐心、氛围较浮躁的中国动漫市场而言,这个“岛”显得更加难以望其项背。大千世界或许有边有界,但想象力没有,你永远不会知道动画所能创造的可能。动画界有一句名言——看到的永远大于听到的。比如《狮子王》,它就不完全是一个非洲的故事,它只是给人一种非洲的印象。能用影像表达的,绝不用语言表达。这个时候,语言对动画来说并不重要。因为迪士尼动画电影是一种超越文化差别、诠释幻想的表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