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刚
发声训练在音乐教学中,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的重要基础内容之一。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学生的歌唱发声器官,各部分机体的功能,在合乎自然生理规律的基本状态下,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并经过教师的分析铺导,纠正学生发声方法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不良习惯;同时,还要使学生逐步确立较完整、较系统又较科学的发声方法,为歌唱打下良好基础。学生能否在演唱中娴熟的运用和充分发挥出所学的各种发声技巧,使歌唱达到气息扎实稳定、喉咙松弛松开、声音优美悦耳、位置通畅圆润、咬字清晰准确、感情真挚动人的境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这一教学环节的认识重视及把握能力。
一、在发声训练中,注重启发和诱导
在发声训练中充分运用启发和诱导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关系到教学目的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从大量的心理实验和分析证明,愉快时人的思维较为活跃,感知也较为敏锐;反之,则会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师应重视启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上课的整个练声过程中,建立并保持一种想学爱学的兴趣。因而采取表扬和鼓励为主的教学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声音中“闪光”的东西,并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其长攻其短,引导学生逐步克服发声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要使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问,教师的辅导只是促进这种转化的外因条件,而学生则是转化的内因和根据,只有学生本身有了积极地学习情感和心理,他们对学习才会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不仅主动积极配合教师,取得很好的练声效果,还会促使其更多的潜在素质得到进一步发挥。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是歌词主题也是欣赏作品中必要的阶段。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引导学生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形象,把学生的自主思维充分调动起来。例如,欣赏葫芦丝独奏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时,我主要采用聆听——讨论交流——感受情绪等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感受、体验:夜幕下的傣族村庄,凤尾竹的青年男子、村民由宁静进入梦想的情绪,从而更好地揭示音乐的主题和结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部作品。
二、在发声训练中,注重启迪和想象
在发声训练中启发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凭借自己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对一些具体形象的联想,将发声的原理和机能中各种比较抽象和不易理解得概念变得可辨,而采用“比喻”的方法,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教学手段。比如,在形容发出的声音时,我们可以用“强”或“弱”的听觉概念来说明它的用力程度,也可以用“圆”或“扁”的视觉概念来说明声音位置的高低。在要求学生将气息吸得深一些时,往往说:“将气吸到小腹。”在要求学生打开喉咙时,常用“打哈欠”的感觉来启发引导。在向学生说明喉头挡气的唱法时,又可用“坐嗓”来形容。而在说明高音的唱法时,还可用运动员作投掷动作时的“抛物线”状态作比喻。确切生动的比喻,能启发学生对自己的声音所达到的要求在唱前就做好积极地思考准备和调整;做到“想”在唱之前,而只有将声音的正确标准想清楚,才有可能指挥和协调好歌唱器官的活动,在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聆听声音始终是音乐课堂的主要内容,感动学生的,应该是音乐本身。欣赏《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整体欣赏)为例,在学生对主题音乐有了基本理解的基础上欣赏全曲。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熟悉奏鸣曲形式,促使学生产生联想与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欣赏之前由教师对某些内容和特点,或在欣赏中应注意的地方进行提示,以便引导学生注意作品中的重点内容。呈示部:两个主题的尖锐对立,斗争在持续地展开着;发展部:阴暗、不安的音调常常占据主导地位,形成发展部的戏剧性高潮;再现部:在“命运”主题的强烈压抑中,双簧管发出和哀叹,向生活提出悲切的疑问——难道我们不能“从无穷的痛苦之中解放出来”吗?斗争直到最后,扩展到尾声也未停止。甚至愈演愈烈,形成第——乐章的最后高潮,说明斗争还需付出艰苦努力,通向胜利之路还很久远。听完全曲之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最后请同学们谈谈感受。音乐课堂,音乐体验一定是第一位的,唱谱等技能训练,发声方法的教授,都是为完整的唱歌课做铺垫,也是为学生能优美完整地演唱为目的,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一个完整音乐体验。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