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悦琳
在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尽量创设逼真的自然环境,增加学生与英语的接触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听力和口语水平。
课堂无疑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最主要的阵地。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再结合分层教学,注重评价激励,多给学生提供口语实践的机会,将学生的听说训练高质量地融于课堂交际活动之中。
一、精心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
口语交际大多是日常的生活交际,所以训练要经常化,应设计多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生活感知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有趣。所以,有效的口语训练是要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创设情境,能让学生从感受、体验形象中开始建立相应的联系,把脑袋里的词汇与情境形象沟通起来,同时,语言与思维也随之发展。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以及同步教材的相关内容,搜寻资料精心创设交际情境,比如人教版教科书选修六的第一单元主题是艺术,教师可以寻找与艺术相关的影音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跟读模仿,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多次的模仿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从而促进学生在听说测试中A节的应对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多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流行的素材来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多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激发其口语交际的欲望。
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听说欲望
对于刚刚接触听说测试高二学生来说,他们对这个测试感到的是惶恐与不知所措。究其原因,就是平时练得少。而大多数学生之所以不敢在课堂上开口练口语,主要是怕自己说不好被其他同学取笑,是不自信的表现。因此,在这个阶段里,老师在课堂上面请个别同学上台练习时,不应过分强调“听”和“说”的准确度,而是要多鼓励学生去说,说对说错不重要,关键是多说,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自由发言,随时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交际能力以及自信心。
三、善于灵活处理教材,化枯燥为乐趣
很多学生都反映,现行的部分教材的内容过时了。这些处于信息时代的学生早已对课本里枯燥的文字感到厌烦。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勇于创新,教材的内容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却能化枯燥为乐趣。譬如人教版教科书必修四第二单元的阅读文章是关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生平,文章很长且生词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去细细品味。借助听说测试的东风,可以灵活地来处理这篇教材。首先教师要对文章进行全面并且详细地剖析,捉住重难点,利用文章的录音资料自行剪切部分片段,然后以听说测试B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用听说的模式去更好地解读这篇文章。学生在三问五答的听说模式下去把文章理解透彻,既摆脱了枯燥的文字,又能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四、采用鼓励型分层教学策略,将听说有效地融入课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并针对这种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为每个学生铺设通往成功的道路。在教学过程中,简单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从低到高再到低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回答,唤起中下层生的参与意识;较难的问题则先高后低,激发上层生的挑战欲望。开放性的问题则让学生各抒己见,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水平或许有差异,但并不影响他们对问题的见解,中下层生对有些问题也会有独到的见解,我们应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只要教师心中有一把面向不同学生的尺,并且乐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设不同的台阶,多次的因材施教就会一次又一次地激发学生听说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对英语听说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听说能力,这才是根本所在。因此,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积极去“听”和“说”英语。有研究表明,多听优美的英文歌曲和多看优秀的英文电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不妨推荐学生一些课外的听说材料,让他们在课下放松自己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培养英语素养;也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课下用英语、而不是母语来沟通,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自己的语感,为听说测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