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以巴彦淖尔市为例

2015-01-30 21:35杨永东杨慧河张建忠
中小学电教 2015年6期
关键词:巴彦淖尔试点信息化

☆杨永东 杨慧河 张建忠

(1.巴彦淖尔市考试中心,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2.巴彦淖尔市教育信息中心,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3.乌拉特前旗教育局,内蒙古乌拉特前旗 014400)

如何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以巴彦淖尔市为例

☆杨永东1杨慧河2张建忠3

(1.巴彦淖尔市考试中心,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2.巴彦淖尔市教育信息中心,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3.乌拉特前旗教育局,内蒙古乌拉特前旗014400)

随着国家“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全面改薄”工程的实施,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已初显成效,我市基础教育学校多数都配备了“投影+幕布”或是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等多媒体设备,但是,普遍存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淡薄、能力不足的问题,距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还有很大差距。那么,如何做好我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呢?本文将从明确“能力提升工程”的目标、步骤和方法,考核评价和整改完善,全面推进“能力提升工程”及“能力提升工程”的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其中,重点阐述了“能力提升工程”的步骤和方法。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方法

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和内蒙古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如何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明确“能力提升工程”的目标

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到底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即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并且都从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进行了细化。那么,我市的“能力提升工程”目标应该如何定位?笔者认为必须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主要是我市信息化设备配备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市的目标制定应以教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为主,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发展性要求。具体来讲就是:通过能力提升工程,要使每位中小学教师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使每位教师能熟练操作本校的多媒体设备,了解常用软件(如PPT、视音频播放软件、交流通讯软件)及任教学科教学软件(如几何画板、公式编辑器等)的功能并能熟练应用,使每位教师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搜集、获取、加工、制作、传输和管理技能,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和日常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明确整体目标的同时也要明确年度目标和任务。

二、明确“能力提升工程”的步骤和方法

这是要解决具体怎么做的问题。国家和自治区都出台了宏观的《实施意见》,盟市、旗县区应按照《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中观”的《实施方案》,学校则应该按当地的实施方案出台适合本校的、“微观”层面的《实施细则》,这样才能保证“能力提升工程”有序推进。下面详细介绍“能力提升工程”中微观层面的步骤和方法。

(一)建立市、旗县区、学校“能力提升工程”专家库

建立专家库的目的是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过程中提供研究、指导、评审、培训等专业化支持和服务。专家要从各级电教、教研部门和学校遴选,要从从事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培训的人员中遴选,各级专家库成员要覆盖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不能出现“盲区”,最好保证在3名以上,对专家库成员也要加强培训,实行动态管理。此外,“能力提升工程”一定要得到信息化设备厂商的支持,目前,许多学校存在将交互式多媒体设备当演示型设备来用的现象,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交互功能,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技术问题。就我市而言,涌入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厂商较多,品牌各异,不同厂商的信息化设备使用方法不尽相同,电教人员也不可能熟悉所有品牌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办法,因此,一定要得到设备厂商技术工程师的支持。

(二)征集或选购信息技术应用优秀案例资源

征集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典型案例,收集历届中小学教师电化教学能手赛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基本功大赛中的优秀作品,收集各级各类评选活动中上报的优质视频课例,通过专家库成员的评选,形成本地信息技术应用优秀案例资源库,为“能力提升工程”提供优质课例和案例资源,同时,也开阔了一线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思路,增强其应用意识。案例资源的征集同样也应该涵盖各学段、各学科,不能有“盲区”。而且要按演示型和交互型对应用案例进行分类(因为有的学校只有演示型多媒体,有的学校则是交互式多媒体),如果案例征集不全可考虑选购一些优秀案例,选购时尽量让专家库成员参与进来,以保证其质量。

(三)选择“能力提升工程”试点

地市要选择旗县区先做试点、旗县区要选择学校做试点、学校要选择学科做试点,学科要选择教师做试点、而且试点内容要分学科、分学段、分章节内容进行,决不能一拥而上,如果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中受挫2次以上,积极性会大大降低,那时就有可能出现劳民伤财、没有实效的结果。那么,试点应该如何选择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试点旗县区的选择,宜以信息化设备配备率较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相对较高的旗县区为主。

(2)试点校的选择,宜以教学质量相对薄弱的学校为主。如:农村中小学校或城区结合部中小学校,这些学校生源较差,师资力量相对不强,升学、评比压力相对较低,有利于“能力提升工程”的开展。

(3)试点学科和内容的选择,宜以能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适合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学科和章节内容为主。如物理中磁场的相关内容,摸不着看不到,但是通过磁场的相关动画,可以将摸不着看不到的知识形象化,方便学生理解掌握,还比如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动画演示,能让学生直观、清楚地了解物距、像距、正倒立、大小、虚实、物像的位置关系,等等,这样既能起到示范作用,同时,也能营造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4)试点班级和试点教师的选择,宜以平行班中成绩“较差”的班级和青年教师为主。与老教师相比,青年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接触信息化的环境和应用相对较多,如网上购物、网络购票,等等,他们更宜接受新事物尤其是信息化带来的变革,也比较有激情。老教师通过多年的经验提升,多数已成为名师,基本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学方法和风格,他们多数不愿改变,对信息化带来的变革积极性不高,而且名师所带的班级通常都是生源较好的班级,如果选名师及所带班级做试点,名师的压力也会比较大,会有许多顾虑,而选择成绩“较差”班级和青年教师做试点,即使失败也没有多大的影响,而如果试点成功,对自已却是一个很好的专业提升的机会,同时,对不愿应用信息技术或者排斥信息技术的教师来讲,也会起到一种倒逼的作用,最终整体提高所有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四)开展“能力提升工程”的前期调研

专家组要事先制作详细的调研方案,明确调研的目的、内容、流程、人员及分工等,制定相关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信息技术应用评价表,等等,既要有针对学校的信息化调研表,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研究、管理、成果等情况进行综合了解,又要有针对教师的课堂信息技术应用评价表,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实地考察、教师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全面了解学校一线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明确各学科一线教师实际应用的需求,并将这些问题和需求进行分类梳理,然后,开出对应的“处方”——培训、研讨、公开课、示范课、专家讲座、课题研究、竞赛活动,等等,针对目前我市的实际现状,培训也许是最直接有效的一个“处方”。

(五)开展有针对性的“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为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培训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根据上述调研了解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而且以校本培训和研修为主。

1.分设备进行培训

如触控一体机应用培训、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培训、投影+幕布的应用培训。交互设备一定要让设备厂家技术工程师参与到培训中来。

2.分阶段进行培训

先进行全员培训,讲授一些简单的、共用的东西,之后进行骨干培训,主要针对试点班级和学科的培训、再次是研究型应用培训,培训难度逐步提升。

3.分对象进行培训

如校长培训(包括副校长等校领导)、环节干部培训(如教务主任、教研主任等)、一线学科教师培训,等等。校长培训主要是提升校领导的认识,加大校领导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环节干部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一定要得到环节干部的理解和支持,因此也应对其进行培训。学科教师培训是主阵地,要以教研组为单位,针对前期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学科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培训,将培训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学科教师培训一定要重视学科工具(如数学中的画图软件、公式编辑器等)的应用培训和学科资源的搜集、获取、加工、制作、传输和使用方面的培训。

4.分形式进行培训

培训形式不能仅仅局限于“专家”讲,其它教师听的这一传统模式,要提倡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既要发挥教师空间、名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等信息技术平台在培训中的功能,同时,也要开展专家讲座、公开课、示范课、借鉴前期征集的优秀案例和课例进行深入的校本教研等现场实践培训。

5.分层逐级培训

自治区培训地市专家组、地市专家组培训旗县区专家组、旗县区专家组培训学校专家组(即学校信息化应用骨干教师),学校专家组再进行校本培训,依次逐级培训。

(六)开展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推广

试点学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试点教师在教学和日常工作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有效应用,使之逐步常态化。

三、进行考核评价和整改完善

以开始确立的“能力提升工程”的目标为依据,结合前期调研发现的问题和教师的实际应用需求,对试点校、试点班、试点教师的能力提升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验证以上能力提升的步骤和办法是否有效。比如:通过随机抽查试点教师应用信息化设备进行上课的比率和应用水平,与培训前进行比较,考察其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是否提升,能力是否有所提高。通过期中或期末考试,考察实验班的成绩和以前比较是否有所进步,和名优教师所带的“重点班”的成绩差距是否有所缩小等来验证“能力提升工程”的效果如何,从而营造良好的应用氛围,逐步提升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通过考核评价,对“能力提升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查漏补缺、逐步完善“能力提升工程”的各个环节。

四、全面推进“能力提升工程”

将“能力提升工程”试点后的经验在全市推开,整体推进,在推进中不断创新和完善。

五、“能力提升工程”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成立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各校校长是能力提升工程的第一责任人),统筹规划、协调推进该项工作,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既要加强教育系统内部相关科室(如财务、人事、电教、教研)和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同时,也要得到教育系统外部(如设备厂商、财政局、人事局、编办)相关部门的支持,如人事部门出台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评优、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财务部门要保证“能力提升工程”所需各项经费按需足额到位。电教、教研和设备厂商共同为“能力提升工程”提供专业和技术支持,等等。只有各方协同推进,“能力提升工程”才能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

(二)完善机制,提供保障

1.建立强有力的督导机制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要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建设和应用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督查和指导。

2.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每年对“能力提升工程”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不合格的给予通报批评。

3.要建立队伍保障机制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育技术队伍,为“能力提升工程”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三)拓宽能力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笔者认为,就我市现在的实际情况,培训是最主要的途径,课题研究、竞赛评比活动、网络研修等是其必要的辅助手段。通过课题研究可将信息化应用不断引向深入,开展各类竞赛和评比活动,推广优秀应用和案例,要坚持能者为师,充分挖掘一线教师中的“应用明星”,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四)充分发挥全自动录播教室的功能

统筹规划全市全自动录播教室资源,充分发挥全自动录播教室的功能,开展“同频互动课堂”,开展网络研修,建设名师课堂和微课资源,开展“微格教学”,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编辑:郑方林]

G434

A

1671-7503(2015)11-0003-03

猜你喜欢
巴彦淖尔试点信息化
冬日花开农事忙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2017—2018年巴彦淖尔市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作品选登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试点改革 越艰难越坚持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