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百跃
针对全国舞蹈比赛群舞创作“评委会特别奖”推理猜想
冯百跃
针对全国舞蹈比赛设置的“评委会特别奖”,可通过三个方面对7部“评委会特别奖”群舞展开学术研究与分析推理和猜想,得出结论:除《汉宫秋月》和《他们·她们》的创作质量高于第8届创作二等奖之外,《送亲歌》《花开花落》《翻身农奴把歌唱》《淮水情兰花弯》和《春天来了》所荣获的“评委会特别奖”创作质量均低于当时全国舞蹈比赛群舞创作三等奖。
“评委会特别奖”;群舞;创作;舞蹈比赛
转眼就要到了第11届全国舞蹈比赛的时间。那么,在即将举行的第11届比赛中,还会有哪几部群舞作品,在创作等级的评选上被该届评委会确定为“评委会特别奖”?之所以用“群舞创作”一词,那是因为:“全国舞蹈比赛是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中‘文华节目奖’的组成部分,所颁奖项为‘文华舞蹈节目创作奖’、‘文华舞蹈节目表演奖’。”(出自第10届全国舞蹈比赛章程)历届全国舞蹈比赛首先强调的是舞蹈作品的创新精神和时代意义,把作品创新放在第一要素。其次考察舞蹈表演者的艺术水准,把发现和鼓励优秀表演人才置于第二要素。因此,当获奖名单颁布之后,针对于群舞作品获得“评委会特别奖”我们首先猜想的是“创作特别奖”应该顺理成章。正视全国舞蹈比赛章程,都明确规定:“组委会可根据比赛特殊情况决定是否增设组委会特别奖或评委会特别奖”。(出自第10届全国舞蹈比赛章程)“评委会特别奖”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奖”?为什么要设置这种“奖”?它达到了什么级别的创作质量?多年来使众多舞蹈人感到迷茫、胡思乱想。在难以聆听决策层发出的代表官方声明的情况下,只有转向从学术研究上考量“评委会特别奖”,遗憾的是目前为止尚无发现专家、学者、包括决策层,在权威刊物上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或署名文章专门破解全国舞蹈比赛“评委会特别奖”。
在全国舞蹈比赛群舞比赛的历史上,第5届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的《送亲歌》和杭州市歌舞团的《花开花落》,第8届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的《汉宫秋月》、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他们·她们》和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翻身农奴把歌唱》,第9届澳门演艺学院青年舞团的《霓裳韵》和《朋友》,第10届北京舞蹈学院的《淮水情兰花弯》和山东歌舞剧院的《春天来了》等9部作品在创作上先后荣获“评委会特别奖”。由于《霓裳韵》和《朋友》的创作质量与作品所含智慧成分过低,笔者不再考虑。将重点研究放在其它7部群舞“特别奖”,从依据时代背景、严格控制获奖、追加获奖名额等三个方面展开学术研究,进行仅代表个人观点的如下分析推理和猜想,进而实现破解“评委会特别奖”的愿望。
第5届全国舞蹈比赛相对于第2届比赛在获奖群舞数量控制上紧缩了许多。根据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附录中“全国各类专业舞蹈比赛获奖名录”,[1]第2届全国舞蹈比赛“评委会”共评出群舞作品编导一等奖3部,编导二等奖8部,编导三等奖32部。作为国家舞蹈类首屈一指的文化艺术政府奖项,前“评委会”在第二三等编导奖方面高数额的“评奖”定会使后人产生各种各样猜想。基于这些经验教训,第5届“评委会”在56部决赛群舞中,确定了本届3部创作一等奖,6部创作二等奖和9部创作三等奖作品,18部获奖作品是总数的32.14%。按道理来讲,近三分之一的群舞都可以获得国家政府奖,再增添《送亲歌》与《花开花落》两个“评委会特别奖”意义在哪里?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品读蒙古族传统“婚嫁”题材女子群舞《送亲歌》,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年轻美丽的蒙古族“新娘”即将出嫁前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时而梳妆,时而自我盖揭那块“红盖头”,情绪高昂之时跳起热情奔放的“筷子舞”,最后头顶那块“红盖头”伴随着《送亲歌》幸福地迈步走在送亲路上。《送亲歌》在结构设计观念上摆脱了传统、单纯的“形式美”,以“新娘”为主干贯穿整个表演,使作品有了简单的情节和所要表达的出嫁寓意。然而,缺憾的是从创新的角度来评判,它有短板。“ABA”老套路的三段体姑且不提,大部分调度、密集、构图及其身体表达语言缺少“创新观点”。值得褒扬的是设计的“动态持续”(音乐结束,舞蹈不止)结尾,紧扣选材题意,点明了所要表达的主题是送亲路上唱响的《送亲歌》。
本届同时入围的另一部蒙古族传统题材女子群舞《顶碗舞》,与《送亲歌》相对比,《顶碗舞》是一部典型的“形式美”,作品的结构设计思路被流传已久的传统形式紧紧锁住,如果反问《顶碗舞》想让观众看到什么?除了动作、调度、还是动作,而且是被头顶那4个瓷碗所束缚住不利于发挥的简单动作。这一点与1998年第1届“荷花奖”,新疆歌舞团的女子群舞“顶碗舞”十分相似,这两部作品的编导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作品纯粹美的形式和舞者们头顶瓷碗,保持平衡的功夫看得格外重要,忽略寓意与内涵。倘若1998年“荷花奖”中的维族《顶碗舞》是形式上创新的话,那么,2001年的这部蒙古族《顶碗舞》显然失去了创新意义。两部作品的称谓不但“重名重姓”而且形式上高度相似重复。《顶碗舞》与《酥油飘香》《摩梭女人》《谷雨时节》《无名花》和《织之织》等5部女子群舞被第5届全国舞蹈比赛“评委会”评选为创作二等奖。
凝神谛视这5部作品,无论从选材寓意、结构设计,还是从“亮点”创意、创新比例来透析,都符合章程中所要求的创新精神和时代意义,其创新力度、创作质量均在《顶碗舞》之上,无可挑剔。除了《顶碗舞》之外,《送亲歌》与之难以相比。由此推理,创作二等奖有了一个蒙古族女子《顶碗舞》,再弄一个蒙古族女子《送亲歌》,一定会出大问题。这就是说,依《送亲歌》的选材寓意与创新程度获得创作二等奖不符合常理,更缺少根基。由于创作二等奖中没有男子群舞和男女群舞,因此创作三等奖中的《夜·脚步·钢枪》《路漫漫》《酷滴》《泥人乐》《象脚鼓》《创造者》和《藏南鼓舞》等7部男子和男女群舞的分类获奖地位,《送亲歌》无法撼动。创作三等奖女子群舞《春风又绿》和《龙女》与《送亲歌》相比,先不说形式、内容和寓意,只听作品的名字就能大概判断,它们已经取得了题材选择创意上的胜利。就像张继钢对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创意进行创见性的评价那样,即:“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我们想,对于这个编导最为激动的一定不是表达什么内容或什么主题,而是想到了那湖水,这湖水放在体育场的中心可以颠覆27届奥运会的表演形式,这湖水成为象征希腊的爱琴海。”[2]同样《春风又绿》和《龙女》仅从选材上就能颠覆《送亲歌》。《春风又绿》所选题材的立意是人类向往春意盎然的绿色生命,绿色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作品寓意着只有保护好人类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大地,春天才能永存,万物才能长久生机。编导14年前的这种绿色创意理念,现在依然值得称赞。《龙女》的选材立意是盛行二千多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的赛龙舟,在我国南方和浙江地区赛龙舟不仅仅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还兼有纪念出生在浙江绍兴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彰显着集体主义凝聚力的赛龙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同心协力、努力奋争,拼搏向上的精神。《龙女》这部女子群舞的特殊意义在于“妇女能顶半边天”,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也照样做得到。作品的榜样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其他。现实的舞台上女舞者们伴随着强烈的锣鼓点,步调一致,奋力拼搏,展现给观众的是不甘落后,不服输的女强者形象。《春风又绿》和《龙女》渲染的是珍爱自然与奋进、凝聚、拼搏的正能量,《送亲歌》表现的是传统的婚姻、嫁娶,它们弘扬歌颂的目的无法并论相提。再次推理,《送亲歌》不具备获得创作三等奖的实力与创意。
甄别《花开花落》,所选题材来源于《红楼梦》中的《葬花吟》,这部长达八分半钟多愁善感、悲剧样式的女群舞,自始至终围绕着林黛玉这个悲伤、猜疑、感情脆弱的贵族小姐,把《葬花吟》中消极颓伤的情绪贯穿整个作品之中。这部远离创新精神和时代意义的悲剧女群舞“特别奖”,排名在《送亲歌》之后,合情合理,同时也说明创作质量与《送亲歌》还有距离。
依据时代背景推理分析到这里,笔者猜想《送亲歌》与《花开花落》所获得的“评委会特别奖”在创作质量上低于第5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三等奖,至于为什么要把“评委会特别奖”只颁发给《送亲歌》与《花开花落》,至少有一点还可以更大胆猜想,那就是《顶碗舞》惹的祸,无奈之下成全了《送亲歌》。
第6届全国舞蹈比赛“评委会”在缺少部队舞蹈团体参赛的情况下,评出了4部创作一等奖,8部创作二等奖和12部创作三等奖。第7届有了部队参加,评出了4部创作一等奖,5部创作二等奖和7部创作三等奖。此后即2007年起规定为每两年一届。第5、6、7届共评出11部创作一等奖,19部创作二等奖和28部创作三等奖。面对6年之内评出的58部堪称最权威的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舞蹈节目创作奖”,决策层终于意识到了泛滥成灾的人情奖,滥竽充数的严重性,加上周期缩短为每两年一届的比赛规定,决心从严掌握。
把握评奖质量关,做到宁缺毋滥。在这种决策理念的支配下,出台的第8届全国舞蹈比赛章程规定,“群舞项目组:设文华舞蹈节目创作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4]值得注意的是本届章程中有关“特别奖”的规定与前几届相对比多出了一句内容。即:“组委会可根据比赛特殊情况决定是否增设组委会特别奖或评委会特别奖。但每组不得超过一项。”(出自第8届全国舞蹈比赛章程)“但每组不得超过一项”就是多出的内容。根据这句话明眼人顿时就能明白这届的“评委会特别奖”是决策层事先精心设置好的“局”或者说提前打的一个“招呼”。由于初次评奖改革,决策层必须恪守诺言,取信于舞蹈人。获奖名额少,优秀舞蹈作品多,加上舞蹈比赛中的“潜规则”东道主伸手要名额,决策层左右为难,方方面面需要考虑周全。因此,从古典舞、现当代舞、民族民间舞3个组各推出1部“评委会特别奖”是没办法的办法。
《汉宫秋月》的选材灵感来源于部分野史、故事与传说中,对于汉代后宫宫女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身居深宫,不得自由,没有家庭,没有亲情,面对镜中靓丽面影,一点朱唇,心存美梦,有朝一日能获得被皇帝宠幸。然而,宫中深居数年,却见不上皇帝身影,伴随着宫门的关闭声,宫女们继续承受着深宫哀怨、凄凉寂静之苦命的描述。这部女子群舞的结构设计从头致尾围绕着一个被幽禁于暴室狱、半疯半傻的老宫女凄惨人生的几个关键情节来展开,作品寓意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它的编导与他自己过去的几部参赛作品相对比,笔者认为在创作观念和行为上实现了“风向标”式的自我转变与革命。
首先,除了“老宫女”之外的那24名女舞者,被编导定格为“衬子”“托”“棋子”“基本型”或移动的“人体道具”。她们的一举一动拒绝毫无目的的感性,趋向于因果关系的理性,说白了她们的舞与蹈必须环绕作品的意义与关键情节来展开进行。需要时这些趋向于线性密集的“基本型”可以被营造成深宫的“围墙”,还可以穿越时空隧道,对当年的靓丽面容和婀娜多姿的体态身影回味无穷。
其次,这部作品崇尚科学的美学支撑原理。其呈现出的视觉效应多为规范有序密集的线性、链状与版块联动。使观众领略到了群舞创作步调一致的集体性、动而不乱的整洁性、突出“人物”的思想性、“废话”不说的目的性。编导审美观念最明显的转变就是领悟了美术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在他看来若要创造一个赏心悦目的群舞版块联动视觉效应,对形成画面的24个女舞者进行适当有序的组织十分必要。他肯定当一些无拘无束、任意形态的舞者们随意占据舞台重要位置与空间时,观众们的视觉是不能正常感知的,尤其是在作品最受关注的“高潮”部分,如果编导刻意制造灌满舞台呈现扩散的“上课”队形,以秀出几组多“声部”的漂亮动作为目的,舞台上定会出现杂乱无序的扩散图案,观众必然从心理和生理上产生烦躁不安,和谐无从谈起,更不能产生美感。因此,在作品的构图画面设计上,进行有秩序地组织和巧妙创意布局,令观众视觉避开一些杂乱无序的东西,去营造人为的、有组织的含有艺术秩序的对象,会加强作品的最终感染力,给观众以最美的赏析。正是由于编导的审美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汉宫秋月》中消除了撒满舞台有意展示潇洒动作而出现的扩散“基本型”,给我们带来的是画面洁净、异常有序、动感十足、川流不息和美不胜收的视觉冲击。当然,依据时间节点实事求是推理判断,编导的这种颠覆性创作观念转变离不开从《阿嫫惹牛》、《呼唤绿荫》,及其俄罗斯传统民间舞蹈《彩虹》《少女圈舞》《溪水》和《小苹果》等作品中纯熟的线性、链状、版块联动表演形式里获得借鉴、吸收与转化灵感。实践证明《汉宫秋月》转化得非常成功。典型的例子就是两年以后的第9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女子群舞《凤悲鸣》沿用的创作思路就是《汉宫秋月》的翻版。
《过早》与《汉宫秋月》相对比,“《过早》这部作品的选材动机来自于他在为武汉歌舞剧院创作剧目期间,每天早晨从宾馆出来,到街头‘过早’时被所见到的生活在市井中的普通市民们‘过早’过程中一幅幅真实感人画面所启发,最后经过加工、创造而成为获奖作品。”[3]由于舞蹈比赛迫在眉睫,时间短,任务重,压力大,加上创作灵感出现的太晚。因此从两个方面影响了《过早》的创作质量,一是急功近利造成整个作品处理得比较粗糙,创作思路没有像《汉宫秋月》、《父亲》和《中国妈妈》那样既清晰又有条理。二是似群舞而非群舞的感觉开始出现,双人舞的分量占据了主要格局。通过数遍回放《过早》视频来分析推理,编导制造的那19个“基本型”与早餐店那对买早点夫妻的因果关系缺少哲理,很牵强,有“逢场作戏”之嫌疑,没有像《汉宫秋月》那样将24个“基本型”与“老宫女”融为一个难以割裂的整体。归根结底,创作时间受限,导致作品在质量和行为方面考虑得不是很细腻。
《过早》尽管存在某些问题,可是它的选材立意和所要表达的生活在市井中的普通市民,面对生活中的艰辛与困难,他们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勤奋努力,互敬互爱的寓意与比赛所倡导的创新精神和时代意义“零”距离。根据“潜规则”武汉歌舞剧院聘请这位编导到“家门口”,“过早”具有一箭双雕的深意。他们深信依这位编导的经验、实力与创意足以让《过早》起手就在巅峰上,再凭借天时、地理、人和,荣获创作二等奖不成问题。比赛实践证明《过早》无论从选材、表达意义还是“亮点”创意被“评委会”所认可。
以上对《汉宫秋月》和《过早》推理分析,笔者猜想虽然《汉宫秋月》从创作观念、创新行为、整体质量优于《过早》,但是它与比赛倡导的时代意义精神有一点距离,不属于“潜规则”的照顾范围,另外,决策层初次评奖改革,二等奖中一个是《过早》,另一个是民间舞铁定的名额,不可能再突破,这也预示着同一位编导获得两项等级创作奖的情况不会复返,若按照过去的获奖名额它具有创作一等奖品格。正是由于严格控制获奖,给予“评委会特别奖”委屈了《汉宫秋月》。
《他们·她们》在题材更新观念上突破了以往部队舞蹈团体所追求的要么弘扬军威,要么英姿飒爽的男子或女子群舞的传统样式。将部队男女题材样式的群舞引入创作之中。作品的“亮点”在于以男女士兵在平时训练生活中建立的友情为突破口,把新时期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男女战友相互关心的爱慕倾诉之情贯穿军营的训练之中。编导以军壶为媒介,创意性地串连起了“他们·她们”心心相印共同努力,去实现向往已久的复兴、强盛的中国梦。作品揭示出他们和她们在同一片天空下,同一片绿色沃土上,书写着不悔的青春。《他们·她们》以崭新的创作理念颠覆了过去军旅舞蹈作品严肃正统与容不得男女士兵在军营相互倾诉爱慕之情的创作传统,成为了张扬创新精神和时代意义的一朵奇葩。毋容置疑,《他们·她们》的创新档次与《汉宫秋月》等同,可以推翻《过早》的获奖地位。然而,这部当代舞题材样式的军旅作品与《红蓝军》叠重,即使拿掉《过早》,决策层与“评委会”也决不愿意看到2部当代舞种类的军旅舞蹈同时占据有限的名额,动摇“潜规则”。因此,笔者猜想《他们·她们》创作质量是高于创作二等奖的“评委会特别奖”。
《翻身农奴把歌唱》的选材依据是李堃、阎飞1959年为纪录片《今日西藏》而创作的主题歌,歌曲对建国后50年代末期,在党的领导下实行的民主改革,为西藏人民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进行了赞颂和讴歌。从那时起翻了身的农奴就开始用弦子和热巴等特色的藏族舞蹈,表达着对毛主席共产党的感激之情。50年之后的第8届全国舞蹈比赛,这部男子群舞再现了那时的藏族舞蹈情景。选材观念超脱不了继承与传递,谈不上新意与创意。作品的结构设计以追求气势、激情、粗犷与豪放等外在显现形式为目的。所运用的身体语言相当部分来自于藏族民间舞传统版、扩展板、改编版及其更新版等课堂训练组合,这标志着编导创作的重点还是潇洒动作与浓郁风格。回顾现场比赛效果,给观众带来的感觉是勇猛有余,而智慧不足,不会像《哈达想给解放军》那样运用那条洁白的长绢巧妙设“局”。离创新精神和时代意义还有相当距离。第8届比赛民间舞设2个三等奖名额,按常理应该是男、女群舞各1个,“评委会”把它同时评判给2部女子民间舞,足以说明作品在创作方面有硬伤,不被“评委会”所认可。由此对《翻身农奴把歌唱》推理分析,笔者猜想所获得的“评委会特别奖”总体创作质量顶替不了创作三等奖。
第9届全国舞蹈比赛章程对群舞创作获奖名额的规定虽然与第8届相同,但实际获奖数量远远超过计划名额,评比结果是创作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4个。看来决策层没能顶住“人情奖”、“潜规则”给予的压力,推翻了改革后章程中的规定。第10届章程规定的群舞创作奖数量与第8、9届相比追加了3个名额,即:“创作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获奖名单颁布的结果是创作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5个。二等奖又超过了1个名额,这说明“潜规则”再一次惹了祸。既然增加了获奖名额,违背了规定,为什么还要给《淮水情兰花弯》和《春天来了》颁发“评委会特别奖”?笔者进行如下推理猜想。
《淮水情兰花弯》的选材目的是为了向已故艺术大师致敬,推出盛传于淮河流域,有着深厚根基的安徽花鼓灯样式的汉族女子群舞。当笔者模糊了民间舞的风格纠缠之后,以宏观创作观念研究这部作品的参赛创意时,发现它是一部手持花扇表演的女子单扇舞,单扇舞堪称中国女子第一道具舞,仅第5—9届全国舞蹈比赛就产生了15部扇子女群舞,其中花鼓灯风格样式的有2部。作品的结构设计与15部中的14部陶醉于“形式美”的手法同一思路,其身体语言,调度行为与《黄山云涌》、《淮水长长》有一定程度相似之处。统计可以看出所选题材样式,结构设计高频率相似重复。与15部女扇子群舞对比,作品显现不出独特的“亮点”与创意,这就是说创新力度超越不了已有的扇子舞。全国舞蹈比赛史上,15部扇子舞唯有《梦里寻她千百度》在创作观念更新的行为上,将25个密集的女舞者从开始到结束限制在舞台中央,创造性地将那把单扇的语言变化功能挖掘到了绞尽脑汁的地步,以此表达出作品渲染的寓意。被“评委会”高度认可,获得第8届比赛创作三等奖。《淮水情兰花弯》意识不到女舞者们手中的那把单扇的作用与功能,考虑的只是原汁原味的传承,不符合比赛所倡导的创新精神,创作观念的新意与4年前的《梦里寻她千百度》无法相提并论。根据这些推理分析,笔者猜想《淮水情兰花弯》所获得的“评委会特别奖”达不到创作三等奖的水平。
《春天来了》这部为东道主参赛而创作的现代舞题材样式的女群舞,以春天来了为动机融入绿色生命复苏概念,从现场观摩表演效果来研判,作品非常抽象,寓意指向性含糊不清,令观众难以看懂。按理讲,利用舞者身体巧妙设“局”彰显作品思想意义是现当代舞蹈种类的拿手“好戏”,在这部作品里很难找到拿手“好戏”与“亮点”创意。显露的尽是一个接一个变化着的现代舞抽象技术动作,说话依据就是在作品的53″—1′58″、2′26″—3′41″、4′09″—5′55″、6′44′—7′01″处,编导刻意将23个“基本型”扩散满台,向观众展示拥有的多个现代舞技术组合。其结果语言抽象表述占用时间过多,造成观众对作品的思想表达内容胡乱猜测。对此笔者结合上述分析推理,猜想《春天来了》这部排名于《淮水情兰花弯》之后,连“潜规则”都不看好的“评委会特别奖”,它创作质量低于本届比赛创作三等奖。
自《送亲歌》与《花开花落》荣获第5届全国舞蹈比赛群舞创作“评委会特别奖”至今,面对近15年内被评选出的9部群舞创作“评委会特别奖”全国舞蹈人始终处于被迷惑状态,在它没有被破解的情况下,部分媒体对这个“特别奖”进行张扬。尤其是第8、9、10届全国舞蹈比赛,相关决策层连续推出7部“评委会特别奖”,促使笔者下决心以公正求实的客观态度和从学术研究的认知角度针对除《霓裳韵》和《朋友》之外的内地其它7部“特别奖”群舞,依据时代背景、严格控制获奖、追加获奖名额等三个方面,进行仅代表个人观点的分析、推理和猜想。得出的结论是,《汉宫秋月》和《他们·她们》所荣获的“评委会特别奖”创作质量均高于第8届全国舞蹈比赛群舞创作二等奖;而《送亲歌》《花开花落》《翻身农奴把歌唱》《淮水情兰花弯》和《春天来了》所荣获的“评委会特别奖”创作质量均低于当时全国舞蹈比赛群舞创作三等奖。由此可见,经过分析推理猜想“评委会特别奖”这是“人情奖”和“潜规则”所看不上的“奖”,不值得吹捧张扬。
[1]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附录.
[2]张继钢.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张继钢论艺术[M].上海:三联书店,2011:95.
[3]冯百跃.论王舸全国舞蹈比赛获奖群舞的创作观念[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1):103-107.
(责任编辑:李 宁)
Reasoning Conjecture of“Special Jury Prize”of Group Dance in National Dance Competition
FENG Baiyue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ana1ytica1 reasoning are conducted for seven group dances winning“Specia1 Ju⁃ry Prize”in nationa1 dance competition.Among the seven dances,the creation qua1ity of Autumn Moon over the Han Palace and They and Their is better than the second prize of the 8thcompetition whereas that of Bridal Song,Blos⁃som,Emancipated Serfs Sing,Huai Hydrology and Orchid Bending and Spring is even worse than the third prize of the same competition.
“Specia1 Jury Prize”;group dance;creation;dance competition
J722.2
A
2015-06-19
冯百跃(1960— ),男,河南开封人,温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舞蹈创作理论与训练实践教学与研究。(温州32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