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落石出”到“水涨船高”
——新闻宣传中典型人物的报道方式探微

2015-01-30 17:25郭宏景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9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宣传报道焦裕禄

□郭宏景

(周口广播电视台,河南周口466100)

从“水落石出”到“水涨船高”
——新闻宣传中典型人物的报道方式探微

□郭宏景

(周口广播电视台,河南周口466100)

先进典型人物是从生活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优秀榜样,从他们身上,人们可以真切感受到正能量。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感召了数以亿万计的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与群众血肉联系所彰显出的人性之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中国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宣传报道好先进典型人物,对弘扬时代正气、树立社会新风、构建广泛的价值共识、引领社会的发展进步作用巨大,意义深远。

把先进典型挖掘出来、推广出去,当是媒体的份内之事。现实中先进英模群体层出不穷,经过媒体深入挖掘、广泛宣传,无论是先进人物的成分、典型事迹的广度,还是宣传报道的力度和形式,都比过去丰富了许多。笔者不揣浅陋,把各种媒体对先进典型人物的报道方式归纳为“水落石出”式和“水涨船高”式,现就两种报道方式的优劣高下作一浅析。

“水落石出”式宣传报道

宣传先进典型,舆论推波助澜,扩大影响,本无可厚非。但在个别地方,有些典型人物的树立和出现,犹如“造星”运动,是经过指使和授意硬挖出来的,是舆论有目的的取舍后加工出来的。其给人

的印象,要么人物神像化,要么宣传模式化,要么典型缺乏时代感。看后感觉面目模糊,空洞苍白。

在某一阶段性工作中,主人公累倒在了岗位上,记者认真采访之后发了消息。可有关方面指示还要继续深挖,把主人公写成书,编成戏,广泛宣传,推向全国。于是,当地成立庞大的采写班子,很猎奇地深挖人物的背后故事,不放过蛛丝马迹;想当然地臆测人物的心理活动,随意添加情节;甚至很戏剧地把不相关的好事、优点都追加给了主人公。为了反衬人物的光芒,采写者还刻意降低其他人的境界和言行,以求达到一枝独秀,主人公成了标准的“高、大、全”。

“水落石出”式的典型宣传,究其根源,一是当地从出典型当政绩考虑,行政干预,刻意造神;二是采写者固有的思维定势和套用的报道模式,人物千篇一律,一张面孔;三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需要,争相对典型进行化妆修饰,量身定造。这样的典型人物宣传,脱离生活,罔顾现实,贬损群众。“高大全”的形象精彩但不动人,群众也不认可,不接受。不切实际的刻意抬举,使集众人优点于一身的典型人物成了大家“陌生的身边人”。在对其进行仰视、膜拜时,人们会问:这还是我们熟悉的某某某吗?如果有太多这样的典型宣传充斥我们的版面和声屏,如果有太多干枯皴裂的石头很扎眼地出现在生活中,除了造成示范失效,误导社会的人心走向,我们还能学习和收获到什么呢?

典型人物的“水涨船高”

其实,现实生活中从来不缺少感人的情节,我们的身边也从来不缺少榜样的力量。

在河南省邓州市,经常有人捐款捐物、代买米面、免费送水、帮找对象……鸡毛蒜皮的日常小事,催生出了一个“编外雷锋团”,人员已达一万多人。这些人的行动指南,正是不灭的雷锋精神。这一可喜的现象,正是我们要探讨和乐见的“水涨船高”式的宣传效应。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雷锋来自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中产生了雷锋精神,于是有了新时代的雷锋郭明义、上万人的编外雷锋团和遍布神州的爱心服务队,他们的身体力行又影响和带动着千千万万的人崇德向善;焦裕禄来自人民群众,艰苦岁月里造就了焦裕禄精神,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学习焦裕禄,披肝沥胆,为民谋利,孔繁森、牛玉儒、郑培民、杨善洲、沈浩、谷文昌等一大批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好楷模不断涌现。如果说人民群众是汪洋大海,那么,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就是航船。在社会前行的航道上,只有水涨了,才能托起巨轮,破浪远航。

随着传媒发展和信息进步,越来越多的最美人物、凡人善举、身边典型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这些新时代的典型在平凡中的坚守,一点一滴的爱心,承继着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的血脉,正在汇聚成人世间最温暖的力量,构筑着中国人最坚实的精神纽带,这不正是“水涨船高”带来的喜人景象吗?

所以,“水涨船高”式的宣传报道,是一种应力推的、积极理性的典型宣传方式。笔者总结此种宣传报道的优点,一是这样的宣传能够使典型人物活起来,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让人觉得真实可信、亲切可敬;二是这样的人物有根基、立得住,合情合理,群众信服,典型能够推广开来;三是这样的报道方式有利于提升典型人物的人气指数,能够强化报道主题与社会大众的接近性;四是这样的宣传报道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走心”的典型人物可以让群众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做有抓手。

如何让典型报道“水涨船高”

以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典型。既然先进典型人物都来自人民群众,那么采写者就应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到基层一线,系统分析,充分“采样”,用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思考和沙里淘金的能力,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发现、捕捉和提炼闪光点,确保典型人物经得起检验。从近几年的“走基层”报道看,那些脚踩泥土、浑身汗水的普通民众中不乏让人动容、动心的细节。央视报道最美乡村医生李前锋,记者蹲点两个多月,和李前锋一同生活,一起出诊,抓拍了数十盘资料,有血泪、有情义的生活情节感染了无数观众。

以理性的心态去推介典型。发现典型人物,还要推介出去,让社会认知、接受。人都不是完人,都会有缺点和困惑,但唯其有不足,才血肉真实。故而,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度厘清先进典型人物从生活中脱颖而出的现实必然,真诚探寻典型人物成长的心路历程,然后通过去功利化的宣传报道,让典型人物走进人心,产生影响。孔繁森瞒着年迈多病的母亲二次进藏,报道并没有隐讳他的矛盾和纠结,反而重笔刻画他的复杂心态和常人举动,使读者在感动唏嘘的同时,也更加钦佩其人性、人格的崇高伟大。

以积极的状态去学习典型。宣传典型人物,无非是让人们学习其精神,进而影响、改造“三观”,指导自己工作生活中的行为。那种像看戏一样旁观式的学习,不可能让典型人物走进心里;走过场式的学习,光学不练,也同样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学习典型要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寻找与典型人物的心灵共振,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获。先进典型不一定恰好与自己同行业、同系统,但他们所共有的品德,是宝贵的精神食粮。汲取了众多这样的营养,我们就能内化于心,外用于行,引导我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

“水涨船高”式的宣传报道,使得先进典型人物亮如明烛,灿若星辰。从群众中发现、推介有生命力的典型,用于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温度,这既是各级各类媒体的强烈责任,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

(本栏编辑:尚志鹏)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宣传报道焦裕禄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焦裕禄精神
在“贴近”上下功夫 讲述义乌好故事——以《义乌商报》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为例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中心自觉 百姓自觉 县域自觉——金报集团以“三自觉”做好新闻宣传报道
焦裕禄墓前(外二首)
把好节奏、踩准节拍,凝心聚力铸自信——浙报集团迎接十九大宣传报道中的探索
传承焦裕禄精神培育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