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更应发挥好通讯员队伍作用

2015-01-30 17:25曹舜奇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9期
关键词:通讯员传统媒体队伍

□曹舜奇

(益阳日报社,湖南益阳413000)

新形势下更应发挥好通讯员队伍作用

□曹舜奇

(益阳日报社,湖南益阳413000)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业已成为一种大势。这种融合,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元融合,它对媒体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质要求。一度作为媒体不可或缺生力军的通讯员队伍,在这场重大的媒体变革之中,面临新的考验。特别是多种形态的新媒体如此高度发达,信息海量,左右逢源,触手可得。往昔传统媒体所倚重的通讯员队伍还有多大的生存空间?如何利用好这支通讯员队伍?值得媒体管理者深入思考。笔者以为,主动适应新常态、新形势,构建一支新型通讯员队伍,实为破题应对之要策。

传统媒体通讯员队伍遭遇变局之痛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传统媒体十分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通讯员队伍成为了传统媒体一支可以依赖的有生力量。广大通讯员身处基层,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熟悉基层工作,了解群众生活,他们具备快速、及时、准确地获取新闻信息的天然优势。这支蔚为大观的通讯员队伍为各级各类媒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息资源。特别是我国传统媒体的这支通讯员队伍,他们大多数经历过困难生活的磨砺,具备较为成熟稳健的心理、性格特征;他们自小感知、熟悉、了解的是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传统媒体,并长期从这类媒体获取新闻信息,接受舆论引导。正因为他们成长、发展于传统媒体环境之中,对多年来影响过他们的传统媒体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当他们成为一名通讯员之后,就把这些媒体当成了自己的“娘家”,并且在“娘家人”的培养下,迅速成长为传统媒体的一支生力军。基于技术条件和媒体记者从业状态和行为习惯的影响,这支生力军靠双腿跑新闻,靠纸和笔采写新闻,为传统媒体及时提供来自于基层的不可或缺的新闻资源。他们投稿以及与媒体的联络也是以信函为主,有时是步行将稿件送达编辑部,最先进的时候就是用电话机作短暂的语音交流。他们以勤奋、敬业、奉献的精神有力地支撑着传统媒体的发展,被传统媒体亲切地称为“编外记者”。

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媒体的推广、普及和应用,这些以“纸和笔”为主要采写工具通讯员,面临新技术的挑战。特别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结构的老化以及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基层现实条件的制约,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感知、接受能力明显弱化,他们大多产生了一种不适感,如有的处于基层的通讯员,受单位或家庭条件的限制,很难有机会接触电脑这个“洋玩意儿”,有的对电脑操作或畏首畏尾或笨手笨脚,有的对高深莫测的互联网更是怕触怕摸,即使偶尔为之也总担心弄坏了机器。一句话,面对新的挑战,他们显得有些“落伍”。

当传统媒体逐步告别“纸和笔”“铅与火”之后,原来的传统媒体逐步不再接受纸质类稿件,电子文件成为投稿的主流,网络传输、网上交流成为时尚,网站、手机报等新媒体竞相涌现,这群曾经的“土八路”逐步被边缘化。随着媒体融合大潮的汹涌而至,这群“编外记者”深感难以“融合”进去,纷纷开始“缴械投降”。即使其中的一部分人与时俱进,凭借其较高的文化知识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较好的现实生活条件和设备配置条件,逐步适应了传统媒体初始转型的现实需要,较快地以现代信息技术武装了自己,实现了由传统通讯员向现代通讯员的渐进式过渡和转型,仍然是目前传统媒体一支不可忽视的坚守力量,但是,面对全新的媒体变局,通讯员队伍人数锐减,通讯员能力弱化,投稿越来越少等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媒体通讯员队伍遭遇的这场变局之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构建新型通讯员队伍势在必行

其实,不管新技术如何更新,媒体如何变局,形态如何变化,作为以传播信息为首要职责的媒体,要全面、迅速、及时地掌握并发布发生在不同地方的所有新闻信息,仅仅依靠一小部分专业媒体从业者,几乎是不可能的。主动适应新形势,以全新的互联网思维来审视目前通讯员队伍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跳出传统的樊篱,构建一支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通讯员队伍,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优势和特长,以全新的姿态和方式支撑媒体的发展,应为当前的应对之道。只有这样,才能为媒体成功实现转型发展、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层基础。

首先,要重视自身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内容固然为王,但是新的平台可以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现代人置身于现代信息技术衍生的新兴媒介环境之中,他们的心理品质、思维方式、行为状态等体现出新兴、新异、新锐的超常特征,他们获取信息、发布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依赖以信息技术作支撑的新兴媒体。传统媒体在研究探索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借助网络便捷的特点,不断发展、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打造自己的网站、数字报、手机报、客户端,建立官方微博、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对所采集的新闻信息实现及时、多点、多平台、多形态的传播,以吸引包括新型通讯员群体在内的广大受众的重视和关注,从而培育一支新型通讯员队伍。

其次,要讲究传播内容的新锐化。要去“八股”,少“官腔”,要用新体裁、新文本、新的话语体系去传播新闻,并以此为主导,改革传统媒体的新闻编制模式,从而赢得多样化的受众关注。例如在报纸版面上,要开辟论坛、留言板、网事追踪、名博大微等栏目,以体现传统媒体对新兴群体所关注的关注,增强其生活存在感和价值存在感,形成吸引力。同时,全媒体时代不能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简单上网,应该根据各个载体的传播规律进行二次包装,刺激网络受众点击阅读的欲望,以弥补传统媒体传播的不足,形成全新的二次传播,吸引新兴受众群体,形成强大的人气聚合效应,从而为壮大新型通讯员队伍提供现实可能。

第三,要善用网络“互动”抓手延伸新闻价值链。要搭建开放性的报道平台,拓宽与新兴群体的互动渠道和互动空间,在互动中沟通,在交流中互信,在互信中合作。这种铁杆的合作者,事实上也就成了传统媒体的新型通讯员。同时要主动关注新兴群体的信息圈。这一个新兴的群体有他们独有的论坛、QQ群、微信群或者微信公众号等,他们随时随地在这些圈里发表观点、传播信息。传统媒体的编辑人员要改变过去那种坐等通讯员“送货上门”的方式,主动关注、采撷这些信息,从而为我所用。这样,这些圈自然就成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源,这群人,自然就成了传统媒体的新型通讯员队伍。■

(本栏编辑:高秉喜)

猜你喜欢
通讯员传统媒体队伍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通讯员专栏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