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闻策划促进融合发展
——以大足日报社四个媒介平台为例

2015-01-30 17:00:34阳蝉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日报社石刻策划

□阳蝉

(大足日报社,重庆大足402360)

做好新闻策划促进融合发展
——以大足日报社四个媒介平台为例

□阳蝉

(大足日报社,重庆大足402360)

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补发展的“融合发展”成为主旋律,而作为媒体核心竞争力之一的新闻策划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要求。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重庆市大足日报社开始迈出新媒体发展步伐,目前拥有大足日报、大足网、掌上大足(手机APP客户端)、大足新闻(微信公众号)四个媒介平台。这些平台既存在联系与共通,也存在思维方式、语言形式、内容组织上的区别。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笔者对融合发展中的新闻策划工作有一定的体验和思考。

根据受众反应及时调整方案

新闻策划是媒体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对报道活动进行的有意识、主动的谋划、设计、组织和包装,以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但有的报道主体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且这种发展变化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随时都可能出现策划者未曾预计到的新情况新变动。因此,策划报道要把握传播的主动权,尽可能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在报道实施过程中紧密注视变化情况并随时进行调整。

2015年6月13日,国家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经过近8年的修复,迎来竣工时刻。而在竣工前的两个月,大足日报社就开始策划相关报道,其中确定了《让石刻艺术永远延续》《再现金光》两篇报告文学的撰写,计划在竣工当天推出,全面揭示修复工程的始末。

进入5月后,读者、用户和网友对千手观音修复工作表示出高度关注,而重庆市级乃至国家级媒体也对该项工程表示出浓厚兴趣,于是大足日报社决定提前对工程历程进行报道,于5月22日开始,连续推出《“一号工程”的诞生》《千手观音的全身“体检”》《“摸着石头过河”的修复试验》等新闻,这些临时调整的策划新闻在读者“兴趣度”最高点适时推出,得到了领导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没有削弱两篇报告文学的关注度,反而进行了预热。

立足本土资源利用原创制胜

一直以来,地方媒体面临着本土新闻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问题。在行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一些不负责任的网站和手机APP客户端采取以讹传讹、哗众取宠、网络抄袭等方式来赢得市场。笔者认为,这些方式虽然在短期内提高了媒体的知晓率,却缺乏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未来不容乐观。只有把握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市场方向,充分挖掘有限的本土新闻资源,才能策划出适应时代发展和读者要求的新专题,才能打破自身局限赢得市场。

大足日报社的四个媒介平台虽然在风格和受众上有所区别,但均一直坚持立足本土资源,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原创”来扩大各个平台的影响力。比如于2014年9月策划推出的系列报道——《小镇故事》,通过对大足区27个镇街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展示,引起了广大受众思想上的归属和共鸣;于2015年3月策划推出的《走进边界村》系列报道,通过再现大足区与其他省市接壤的这些边界村在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有趣和励志的故事,成功吸引了受众的眼球;于2014年3月策划推出的《郭相颖品大足石刻》系列视频,借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做法,邀请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郭相颖老先生为每龛大足石刻造像做一集视频节目,全套视频在大足网和掌上大足推出后点击量已超过50万人次;于2015年3月在掌上大足推出的策划《30年前的大足,珍贵影响,收藏了,转了》点击率达到51509人次,于2015年6月推出的策划《我叫大足,这是我的简历》,点击率达到34075人次。

大足日报社还建立新闻会客厅,针对全区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策划开办访谈节目。如围绕全区发展的“138思路”,对万古工业园区、邮亭工业园区、大足石刻研究院负责人等进行访谈;对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特别关注奖获得者、大足区中敖镇罗成敏进行“微访谈”;走进商家食店,走进背街小巷,制作《味道大足》带广大网友一品家乡的味道。这些身边人身边事,赢得较高点击率。

全媒体联动实现多次传播

几乎所有的区县传统媒体其传播力来自政治优势,而新媒体则具有即时传播、海量新闻、平台互动的优势。新闻传播方式正在从传统媒介主导的单向式,变为如今媒体与受众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因此新闻策划也要充分发挥各平台优势,着力媒体与受众在内容上的共创、在传播上的再次传播。

大足日报、大足网、掌上大足(手机APP客户端)、大足新闻(微信公众号)四个媒体平台的搭建,从时效来看,实现了新闻的全天候滚动发布;从形式来看,图片、视频、音频、文字表达等更加多样;大足网、掌上大足(手机APP客户端)、大足新闻(微信公众号)均开设了互动版块,读者可以对每个策划活动或新闻进行点评和转载,实现二次传播。

2014年11月底,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首次科学考察70周年纪念会在大足举行,作为学术界的一件大事,大足日报社高度重视,在《大足日报》、大足网、掌上大足策划同步推出了《200余名专家学者嘉宾参会》《一门新学科的诞生》《70年前的那个春天》《三天24场报告会演绎学术“百家争鸣”》《两百年的期待尘埃落定》等重头稿件,加大了社会对本次会议的关注,同时在会议现场搭设新闻直播间,抽调16名骨干采编人员到场,实现了文字+图片+视频的采写、编辑、推送的同步进行,第一时间发出了会场专家们的言论观点,让受众犹如“身在会场”。

从2015年2月开始,大足网和掌上大足策划了“大足小面十强”评选活动,派出视频、文字、图片记者走街串巷去发现和拍摄各家小面,同时大足网、掌上大足、《大足日报》三方联合发出活动开展的动态新闻,广邀网友们参与活动、积极推荐投票。活动的消息在几个平台发出后,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参与,目前已经收到投票50余万票,媒体联动成效显著。■

(本栏编辑:古缘)

猜你喜欢
日报社石刻策划
中外石刻大不同
艺术启蒙(2023年5期)2023-05-31 00:52:36
西狭颂摩崖石刻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2019年de第一场雪
梦幻老君山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
中华诗词(2017年9期)2017-11-25 08:11:32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