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要做媒体融合发展先行者

2015-01-30 17:00:34孙立梅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融合思维

□ 孙立梅

(日照日报社,山东 日照 276800)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在实践中笔者认识到,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没有退路、没有终点、必须打赢的攻坚战,而打赢这场战役的关键还是在人,在于每一位从业者。尤其是记者,要主动融合、积极创新,做媒体融合发展的先行者,从而激发出巨大的内生动力。

媒体融合要更好地服务用户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融合主要在哪些方面?中央明确提到: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传统媒体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

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理念有三个不可忽视的层面,那就是:用户、开放、共享。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媒体来说,一是用户,以用户的思维来想问题,不管什么类型的媒体,在做任何一个节目和版面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用户在哪里,他们需要什么产品,应该为不同用户群生产不同形态的产品;二是开放,即一方面内部打破封闭的组织架构。完全按照传统媒体类型划分的组织结构、架构方式已经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了,需要进行内部组织结构的重组。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外部也要开放并与所有社会资源打通,不仅以新闻满足社会需求,未来的发展要落到信息服务上;三是分享,在媒体融合的今天,新闻刊播之后并不意味着信息传播工作的完成,而是刚刚开始形成传播效应,还要看老百姓的阅读量、分享量、评价量、转载量、互动率。分享的时代,媒体工作人员截稿和下班的概念将会被颠覆。

记者要做“互联网+”的先行者

在媒体融合的大势之下,全媒体借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实现新闻的多媒体展示以及多方位联动报道,为受众提供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使报道深度和传播效果达到最佳。媒体融合的新闻环境下,记者在具备传统的新闻采写能力、专业素养、职业操守等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必须做互联网+的先行者,具备更能适应竞争与发展需要、更具时代特色的全媒体素质。

媒体融合对记者的素质提出了全新要求,要求全媒体记者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适应媒体融合岗位的流通与互动,成为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人才。在媒体融合下,网络新闻的表现方式是由静态的“图片”向动态的“视频”发展,由简单的“文字+图片”向集视频、音频、文字以及大量的相关信息链接的立体式报道发展,而且今后还要运用视频实现远距离“面对面采访”。因此,传统纸媒记者除掌握基本的采写技巧外,还要依托网络这个高科技平台,熟练操作和运用数字化采访工具,写新闻、摄影、摄像、操作数字录音机和摄像机,以及制作网页等,做到快速编稿,及时发布,以及网络新闻的创新应用,在深度和广度上互相补充,使报道效果最优。

全媒体新闻生产的深度融合,进而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对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产生了深刻影响。如文字报道风格会越来越倾向于短句和口语化,网络语言使用的频率更高,以往严谨的长句和排比等表达方式逐渐减少。在报纸报道形态变化上,文字消息缩短,甚至只有标题和副标题,而更多延伸的内容,包括图像、声音等内容可以“链接”到网络上,然后在相关稿件和栏目头上印制二维码,以便读者扫描、阅读,以致后期的编读互动,等等。

“超级团队”才有竞争力

表面上看,全媒体是各种媒介的融合,因此,人们很容易把全媒体记者简单地看作是各种功能的组合体。实际上,全媒体融合最主要和最关键的其实是人的融合、思维的融合。这就需要传统媒体积极转变采编思维,将单打独斗的采编模式转换到建设有战斗力的团队思路上来,将培养“一个人”变成塑造“一群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树立竞争实力。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记者不可能做到“全”。试想在新闻现场,要求一个记者在进行文字采访的同时,还要抓住要点进行相关记录、在摄影中抓住完美瞬间进行构图,后期再对新闻进行深度编辑等等,这样不仅会让记者体力透支,心身疲惫,长此以往,也会因为追求新闻的“全”而降低新闻质量。因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记者不应成为机械的操作者,各种流程的执行者,新闻信息的简单传播,而应在更高的层面上转型,即意识和思维的转变,那就是提高策划能力,加强团队合作。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惠及长远的变革,也是一场始于足下的创业。全媒体时代,要求每个记者都要紧跟历史使命,主动融合、积极创新,在各种技能掌握的基础之上,运用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基本专业知识,在融合式报道中通力合作,共创业绩。如此,才能实现全媒体记者的真正转型。

1.胡正荣:《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融合战略分析》,中国记协网,2015年2月11日

2.栾轶玫:《融媒体记者:理念与平台之战》,《视听界》,2012年第5期

3.程忠良、梅玉明:《全媒体时代新闻职业的变化》,《青年记者》,2010年6月下

4.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J]》,《中国记者》,2007(1)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融合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