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玲 魏晓文
(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1978年9月13日,邓小平访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归来,直接到东北视察了本溪、大庆、哈尔滨、长春、沈阳、鞍山,后又经停唐山、天津后返回北京。这次北方之行中,他结合当时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观点。在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基础上,邓小平初步阐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生产力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可持续发展等重要思想。
新中国在早期的社会主义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自195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对国内外形势判断上的失误和党的主要领导人指导思想上出现的偏差,最终使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重大挫折。“十年文革”留给中国的是“经济落后、政治动荡、社会混乱”,而文革后的头两年全党还面临着“两个凡是”的束缚与困扰,1970年代末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节点。邓小平“北方谈话”正是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东北地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做出的积极回应和科学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了世界主题。日本和西欧等国抓住历史机遇,迅速崛起,包括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等在内的国家或地区也于1960—1970年代跻身世界经济发展前列。而此时的中国同样在建立新政权、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进入了发展社会主义的积极探索中,但是对于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该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理论指导或者经验借鉴。在初期基本照搬苏联模式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在1950年代中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中央高度集权,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失调、生产力发展缺乏活力。与此同时,随着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的不正常现象,中国共产党内对于社会主义发展也发生了认识路线上的偏差,最终逐渐演变为了“十年文革”的民族浩劫。“文革”后的中国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中国的社会主义该向何处去?“北方谈话”就是邓小平基于对当时世界形势和国内现状的思考和判断而做出的理论阐释,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初步科学回答。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间,中国共产党内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思想认识分歧,特别是对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当时有着两种不同的评价。一派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历史地、客观地进行实事求是评价;另一派则坚持“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两个凡是”派在党内占了上风,使党和国家的总体发展陷入徘徊状态,并没有实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突破。而“实事求是”派也一直没有停止斗争,邓小平先后提出了“‘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和“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论断,并于1978年5月公开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北方谈话”就是邓小平在党内这两种观点激烈对抗、政治局面不明朗的情况下发表的,是当时党内矛盾和思想斗争的现实反映,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展道路的宣言。
1978年7月,东北地区率先在全国积极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并且明确表达了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杨易辰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辽宁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在讨论会上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新中国的“长子”,东北地区的建设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政治稳定。但是,经过“十年文革”的摧残,东北地区的工农业发展百废待兴,迫切需要调整和改造。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经济发展体制缺乏活力,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有所显现。正是在这种特殊形势下,邓小平辗转东北,结合各地发展出现的实际问题,从社会主义建设全局角度出发,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关键内容与路径选择做出针对性的指导。
“北方谈话”反映了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的基本思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成果,也是邓小平理论基本思想比较全面地初步展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也是邓小平“北方谈话”的核心内容。1978年9月16日,邓小平在长春听取吉林省委常委汇报工作后明确提出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2-1],“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就要在每一时期,处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时,都坚持从实际出发。”[2-2]17日,他在沈阳听取工作汇报后又进一步指示“千万不要搞‘禁区’……要开动脑筋……不合理的东西可以大胆改革”[3-1]。这些谈话内容基于当时党内国内形势,既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性与重要性,又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重大历史转变的战略决策做好了舆论准备,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与前提。
“工作重心转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政治路线。在“北方谈话”中,邓小平特别强调要突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束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在长春视察时,他从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历史高度出发,指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国家优越性的根本体现,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2-3],这反映了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和科学认识。他同时还提出要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情况作为了评判党和国家政治领导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这实际上就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的政治路线做好了铺垫、创造了有利条件。
“政治体制改革”的科学论断。1978年9月15日,邓小平在哈尔滨考察时,明确指出我国国家机构体制存在“人浮于事,机构重叠,官僚主义发展”[3-2]等弊端和问题;在随后的沈阳和鞍山调研中,他又提到了政府机关与国有企业中出现的领导班子工作作风不端正、干部提拔标准不够科学、地方与企业缺乏主动权机动权等问题。正是基于调研中的这些发现,邓小平明确得出了我国的发展体制不适应现代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要求,“现在我们的上层建筑非改不行”[2-4]的结论。在当时的复杂形势下,邓小平能够冷静地发现国家领导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胆论断,这充分体现了他高度的政治判断力与极大的政治勇气,这些重要论断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声。
“对外开放”思想。在此次北方之行的第一站——本溪进行考察时,邓小平就指出,要解决本溪钢铁公司的发展困难问题,就必须“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3-3]。在鞍钢,他又结合企业改造提出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重要观点,鼓励大家“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2-5],由此基本勾画出对外开放思想的蓝图。在长春,邓小平还特别强调要扩大中外经济交流,特别是发展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引进外资、搞合作经营,这是“对外开放”思想认识的重大突破,为中国发展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拓宽了路径和渠道,奠定了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宝贵理论基础。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主张。对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邓小平一直主张“不能搞平均主义”[3-2]。在哈尔滨视察时,他重申了这一观点;并在听取鞍山市委关于鞍钢发展的汇报后,进一步提出要鼓励先进、讲物质刺激、“合格的管理人员、合格工人,应该享受比较高的待遇,真正做到按劳分配”[2-6]等消除平均主义的做法。他还结合鞍钢改革发展实际,强调发展经济需要增加工人收入,这样反过来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因此不要担心有人讲怪话,要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这些观点和主张在当时可谓振聋发聩,反映了邓小平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反思与创新,成为他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的理论先导。
国有企业改革的系统化思路。国有企业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与主体,也是受传统经济体制影响最深、最需要进行改革创新的领域。就共和国长子——鞍钢在“文革”后的发展与改造问题,邓小平指出既要引进先进技术和现代化设备改造企业、提高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生产力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学习国际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经营方法,增强国有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他肯定了鞍钢通过减人、减机构以提升企业生产效益的做法,并指出要进行干部考核,加强和扩大科研队伍,开辟就业新领域,要按照市场规律管理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新的产业政策。这些针对国有企业系统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不仅直接推进了鞍钢的改革改造,更为全国工业企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工作重心顺利转移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北方谈话”中,邓小平针对当时存在的“空头政治口号泛滥,忽视人民生产生活实际”的国情现状,强调要打破一切空谈,切实地维护人民利益,关心人们的基本生活问题。他在对大庆、鞍山、沈阳等地的居民住宅进行实地考察后,就改善住宅的必要性、现代住宅的条件、住宅的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广大企业职工的吃用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收入等问题,他也多次要求各地政府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北方谈话”中所渗透和蕴含的以人为本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的唯物史观以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指明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与力量来源。
关注“可持续发展”理念。邓小平在“北方谈话”中把当时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与我国东北老工业发展现状结合起来,提出要保护环境、协调各行业有序发展的主张,并关注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视察本溪本钢时,他就提出了“厂子的清洁,也是综合能力的体现”[3-3]的观点;在大庆调研时,他又两次明确提出要把“三废”处理好,不要只图发展经济而污染环境;在沈阳、鞍山、唐山等地的座谈中,邓小平也分别提到了要治理环境污染、注重“三废”的综合利用等问题,并明确指出“农业要走工业化道路”、“工业要支援农业”,同时多次提到要注重发展第三产业。这些极富远见的经济社会发展思想,体现了邓小平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行业与行业和谐共生的关注,反映出他对中国社会主义走可持续科学发展道路的最初思考。
在“北方谈话”中,邓小平多次强调工人、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都要加强自主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他充分肯定了把职工组织起来学习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这个做法,并特别强调“为了保证应有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要有合格的管理人员和合格的工人”[2-6],“编制里一定要有具备相当规模的科学研究机构……要把科研队伍加强和扩大起来”[2-6],各级领导干部也同样需要通过加强学习来提升管理观念与管理能力。这些对科学文化素质高度重视的讲话,在当时极大地激发了产业工人学知识、学技术的工作热情,对于迅速恢复工业生产、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提高领导干部管理发展经济的能力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距离邓小平发表“北方谈话”已经过去30余年,这段时间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走上改革开放正确道路的历程,正是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而这些鲜明特色正是贯穿与渗透在邓小平“北方谈话”的思想理论之中,指引着中国社会主义走上新的发展道路,开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境界,完善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上层建筑,特别体现在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所发挥的科学指导作用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的创立与形成并非一日之功。邓小平理论作为其奠基之作,最早的思想理论观点就集中反映在“北方谈话”之中。“北方谈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理论问题,多维度地对邓小平理论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作出了初步回答。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问题、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生产力的政治路线问题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等,“北方谈话”都进行了明确回答,反映出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刻思考,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篇章,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新起点。
“北方谈话”所包含的科学思想对于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谈话中所提出的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及政治体制改革的科学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提供了保障与依靠;所涉及的注重产业协调、重视保护环境、加强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等重要观点已经反映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发展方略中;所体现和渗透的关心人民、尊重人民、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所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北方谈话”是中国改革前夜吹响的发展号角,更是今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征程的科学指南。
继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之后,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明显进步。为了更好地提高东北地区全面深化改革的能力,2014年8月国务院适时出台了《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针对“东三省民营经济欠发达”的现状,提出35条“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举措,强调要激发市场活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要进一步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培育新型产业,加强产业园建设,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并针对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难题,提出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东北地区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大向东北亚区域和发达国家开放合作,推动东北地区与环渤海、京津冀地区统筹规划;提出要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支持东北地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这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都是对“北方谈话”精神的贯彻落实与进一步发展,既充分体现了这一重要历史讲话的前瞻性与科学性,又反映出其在当前东北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中独特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基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