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弦,杨竹颖,王华南*
1.贵阳中医学院图书馆,贵州 贵阳 550002;2.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地方志中中医药文献信息的价值及利用研究
张弦1,杨竹颖2,王华南1*
1.贵阳中医学院图书馆,贵州 贵阳 550002;2.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地方志是记载有丰富地区资料的重要文献,其中含有大量中医药文献资料。以贵州省地方志为例,对其中的中医药文献进行辑录、分析及整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贵州地方志中医药文献数据库。通过对历史时期医学人物、医学著作、医事活动及中外交流、药物及其他文献等内容中蕴藏的大量文献信息进行研究,认为贵州地方志利用价值极大,应充分挖掘和开发。本文就贵州地方志可深入研究的内容、方法、途径及深远影响进行了探讨。
地方志;贵州;中医药文献;价值;利用
地方志,即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或特定事项的书籍文献,是研究某个地区自然、人文的重要文献资料,可称为地方的百科全书。地方志涉及内容丰富,含有大量的医药文献资料,可为当今医药研究提供珍贵的素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贵阳中医学院图书馆从 2009年至今,承担了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子课题“贵州地方志中中医药文献资料的辑录和整理”课题。项目组对贵州省 9个地州市及88个县区的125种旧志、166种新志进行了调研,将其中中医药相关文献进行收集、辑录、整理。调研方法包括:目录学研究方法、实地调研、网络调研、数据库技术等。共计析出医药相关信息3239条,其中旧志2534条、新志705条,形成43万余字电子版辑录稿,并建立了贵州地方志中医药文献数据库。根据文献记载内容,将其分为8类:医学人物、医学著作、医疗机构、医事活动、医学教育、中外交流、药物、文物古迹。通过对这些珍贵的贵州本土中医药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我们开发利用贵州丰富的中医药资源。
贵州地方志记载有数百位医学人物的姓名、生卒、里籍、业医起因、师承传授、医德医风、生平轶事等内容。这些文献虽然绝大部分都没有涉及具体的医学理论,但其影响深远,可将其作为医药学研究文献线索,通过史书、人物传记、灰色文献(指非公开出版的文献)等资料对其展开更加细致深入的研究。不但可以掌握地域环境下医学技能、医疗学术特点、医德医风形成影响因素,研究贵州医者成才条件特点、贵州民间医学流派的现状及源流等,编制具有地域特点、民族特性的《医林人物志》《医药人物索引》等名录型著作,还可为建立“贵州省名医馆”提供历史文献信息和相关文献依据,有力促进地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贵州地方志中共收录53种明清医学类著作,但根据寻访结果,其中的《增补金镜录》《手验方》等,在贵州省各高校图书馆、各地市州图书馆等藏书机构均未发现收藏。究其原因,可能是该类书籍未能刊行或发行流通面过窄,导致藏本较少。且不排除其中某些藏本为私人收藏。这些贵州本土医学著作影响力小,但其价值不容小觑。通过地方志文献,可找出相应线索,加强对该类书收藏者的寻访,以便挖掘、开发贵州本土的医学著作,编制如王聘贤、王锡章、陈真一等贵州省名老中医的医学书目等。
贵州省山峦叠嶂,地势复杂,瘴疠较多。清代、民国时期对瘴疠记载较多且详细,中西医治疗均有涉及。称瘴气“美如虹霓,香若糯米”,“病者亦有经此而转愈,亦有不数日即死,但最常见者即病人多发生黄疸、腹膨、消瘦等,经年而死”。后经证实“瘴气并非独特之病,实系疟疾”[1]131-132。并载有预防、治疗瘴疠的具体方案,包括各种治疗疫病的疗法及方药 10余首,如“常山、槟榔、甘草各二钱,黑豆百粒,水煎服”[2]。可对地方志中的民间方药、治疗经验等进行深入挖掘,开发有效的疗法与方药,并进行贵州地区相关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
地方志中记载了外国基督教传教士在贵州传播基督教教义的过程中,通过施舍药物,在客观上增强了当地人民防病抗病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医疗保健卫生事业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研究显示,传教士并不是一味的施舍,他们对贵州本土的中医药知识也进行学习。例如地方志中记载的由外国传教士罗怀忠所传的《扁鹊仙师外科真传》一书,就是外国传教士学习中医的产物。该书的手抄本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贵州省黔南州被发现,经贵阳中医学院吴元黔教授注评后,著成《扁鹊仙师外科真传注评》并出版。《扁鹊仙师外科真传》是一部外伤科医书,载有临床处方30余首,方中所用部分药物乃贵州特产药物,对贵州外伤科临床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因此可通过深入调研,探寻外国基督教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对贵州本土民间医疗、中医药教育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贵州地方志中药物记载十分丰富,占到辑录文字总篇幅的60%。关于药物方面的利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第一,受到贵州独特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等因素影响,贵州人民在药物使用方面有着许多独到之处。例如,在贵州地方志中记载,九香虫“服之身轻”,使用方法为“用十四枚,微火炒,去壳翅及足,七枚去壳翅足生用,每服一生一熟作一次,嚼食,白汤下,日服二三次俱可”。而本草书中记载九香虫的使用方法多是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1]596-607。因此,可将地方志中药物功用与用法的记载与医药典籍做比对,研究贵州本土药物使用中的新用途和特有模式。
第二,由于贵州多山,交通不便,药物流通受到限制,外地药物输入较为困难,本土所产药物对于贵州人民防病抗病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地方志为线索,进行深入研究,充分了解贵州医药状况特点及对贵州的政治、经济、风俗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第三,地方志对药物记载的历史跨度较大,从明代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可以从历史角度分析贵州道地药材和大宗药材在贵州省内的分布,及其主产区在历史中是否存在变迁,以增进对贵州药物发展史的认识。
第四,贵州是植物药大省,有“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的美称。对地方志的药物记载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可完善和补充《贵州药物志》《贵州中药材目录》等药物学书籍。建国后出版发行的《贵州草药》《贵州民族常用天然药物》《贵州十大苗药研究》等一批贵州本土药物学著作,均不同程度吸收利用了地方志的丰富记载。
第五,贵州境内少数民族众多,面对疾病,各民族采取的措施各不相同,形式多样,比较有特色的是苗、彝、侗等少数民族的巫医行为,涉及大量的植物药、动物药及矿物药等。例如在地方志中记载,苗族地区流行“泼水饭”习俗,即“人有患病者不求医,先取病者褴衣一缕,延苗医看香或打毛草卦,惟巫言是听,巫曰某物作祟,须泼水饭。病家取水一勺,洒饭数粒,焚香纸其中,于深夜泼之路头,谓之泼水饭”[3]。这些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节日及庆祝方式,其中许多内容涉及医药。这些行为从现代角度审视并不科学,但在搜集该类信息时,我们采取尽量保留的原则,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古籍遗存丰富,其中包括少数民族医药文献。以地方志的少数民族医药记载为线索,可以寻访那些尚未被重视的少数民族医药文献。虽然近年已整理,公开和内部出版了100余种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古籍,但很多少数民族医药知识还停留在口传心授阶段,应加强对这些宝贵的民族医药遗产的调研、搜集、整理。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医药遗产;另一方面,可为地方医学史、医学发展特点等研究提供新的素材。
除了上述内容,地方志文献中尚有中医教育、文物古迹等内容,由于篇幅较小、记载简略等原因,目前不适合直接作为研究对象。但可以此作为线索,加强相关文献资料的寻访,扩大研究对象范围,以求取得更大突破。
地方志文献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内容丰富,记述详细。中医药内容占有较大篇幅,是研究本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材料。贵阳中医学院图书馆在贵州省地方志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过程中,摸索总结了一套较为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得到了相关专家学者的肯定,其成功经验可为其他省份的地方志文献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对地方志中的中医药文献进行研究,可以充实贵州地方特色中医药文献,尤其是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提高人民卫生保健水平,助力本土中医药事业发展,跟上“大数据思考大健康”的时代步伐。
[1] 段志洪,黄家服.贵州府县志辑1[M].成都:巴蜀书社,2006.
[2] 段志洪,黄家服.贵州府县志辑28[M].成都:巴蜀书社,2006:130-131.
[3] 段志洪,黄家服.贵州府县志辑19[M].成都:巴蜀书社,2006:541.
Study on Value and Utilization of TCM Literature Information in Local Chronicles
ZHANG Xian1, YANG Zhu-ying2, WANG Hua-nan1*
(1. Library of 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zhou Guiyang 550002, China; 2. Pharmacy Faculty of 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zhou Guiyang 550002, China)
Local chronicles are important literature recording abundant regional data, which contain a wealth of TCM document literature. Taking the local chronicles of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research group compiled,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local chronicles of TCM literature, and established the Database of TCM Literature of Local Chronicles of Guizhou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dical characters, medical works, medical activities and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medicine and other literatur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ll contain much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quiring further research. Local chronicles in Guizhou Province are of great value and deserve fully exca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ontents, methods, approaches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of TCM literature in local chronicles of Guizhou Province.
local chronicles; Guizhou Province; TCM literature; value; utilization
*通讯作者:王华南,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文献开发与应用。E-mail: 1322949070@qq.com
10.3969/j.issn.2095-5707.2015.04.014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9FY120300)
张弦,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中医文献、医学史研究。E-mail: 175456014@qq.com
2015-05-18;编辑: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