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引导对中医古籍阅读推广的作用及其启示

2015-01-30 15:17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古籍馆员文献

, , ,

中医古籍记载了历代医家对人体生命信息的观察以及数千种药物在人体运用的实践经验,尤其对于新发疾病和中医治疗有特色优势的病种,中医古籍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1]。中医学术的客观价值使中医文献成为一种鲜活的存在,对当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医疗实践有明显而强大的支撑作用与影响。因此,中医古籍作为一种特色文献,其阅读推广与学术内容的应用一直被医药类院校图书馆所重视[2]。但由于物以稀为贵、年久破损、繁体字识别造成的阅读障碍等诸多原因,中医古籍在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与资源应用服务中,一直处于“盆地”状态。

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古籍部和其他图书馆一样,平时只对有研究需求的专家或研究生开放,大量珍善本秘不示人。2014年,配合校庆60周年的学术交流,我馆在读书节期间采用珍贵古籍资料介绍、实物展示、修复现场互动等方式举办了特色古籍一日展活动,向校内本科生、研究生全面展示了学校图书馆60年的特色积淀。活动期间,校内读者利用微信、人人网等社会网络传播消息,吸引了包括南京日报、扬子晚报、新华网、中新社等校内外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及网络媒体的关注,其中光明日报、新民晚报、江苏卫视还专程对我馆的古籍资源及应用价值进行了连篇报道。活动结束后,影印本古籍阅览室的读者上座率显著增加,网站上数字化馆藏古籍全文及自建专题数据库的点击率也明显提升,校外读者的咨询也持续不断。这次古籍展览活动为特色文献的阅读推广带来了生机,也引发了我们结合新媒体对阅读推广工作的思考。

1 馆藏古籍资源与阅读推广服务

我馆现有古籍40 337册,其中中医古籍2 300多种,计3 500多部、32 321册,善本3 245册,品种约占全国现存中医古籍品种的40%,在全国中医院校中名列前茅。版本构成以明刻本、孤本、未刊稿本、珍贵抄本,日本、高丽早期刻本,清初精写精刻本等为主,其中部分资源已入选《全国古籍保护名录》与《江苏省古籍名录》,内容涉及医经、基础理论、伤寒金匮、诊法、针灸推拿、本草、方书、临床各科、医案医活、医史和养生等多方面。古籍部现有专职工作人员6名,其中博硕士3名,除了日常的库室管理、资源编目、破损修复之外,还开展古籍版本鉴定、专题文献整理点校等研究性咨询服务工作。

因学校开设有医古文、经典医籍课程,也设有中医医学史文献专业,图书馆每年都以“读经典、用经典、做临床”为主题,在读书节期间或请名医名家推荐对专业学习有启发作用的古籍书目,或组织必背经典篇章背诵比赛,或举办馆藏数字化古籍资源的应用讲座,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外的补充学习、形式多样的强化训练,加深理解,拓展知识,促进专业学习和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但从活动后的调查反馈看,古籍文献似已成了鸡肋。本次一日展活动引起的关注,却给我们多年的特色文献推广活动带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2 媒体引导对中医古籍阅读推广的作用

展览当日,我们将相关古籍按朝代、版本价值、文献价值等对相关资源进行了分类,每类古籍选择馆藏有代表性的文献制作成相关卡片,分别从书的规格、板式、书体、纸张、内容等角度予以解释,便于读者了解。但与馆员主要侧重于从专业知识角度介绍古籍版本特色、收藏价值、内容特点以试图引起读者关注不同,媒体记者在初步了解相关资源的主要特征之外,却从大众传播的视角对古籍的特色进行了详细的采访与报道。在媒体引导下,前来参观的本科生与研究生读者结合自己的学习与专业馆员进行了积极的互动。

2.1 激发了读者对中医古籍的兴趣

在明代版本展区,我们放置了一系列稿抄珍善本与影印本,如《摄生众妙方》、《读素问钞》、《杏苑生春》、《古今医统大全》和《女科真传要旨》等。其中《杏苑生春》(八卷)乃是孤本医书,为明代万历年间之官刻本。明代太医院不仅是服务机构,同时还承担着医学教育的职责,专门培养医用人才。众多医学生并非考入太医院供职便可以“高枕无忧”,而是仍然要接受不断的考核以实现对各级医官、医士的医学再教育[3]。《杏苑生春》因刊有“新刻太医院发刻医家必究”等字样,被中医文献专家考证为太医院规定的医家入门必读之书,相当于现代医学教学之教材。展览中,读者起初多从“什么是孤本”、“怎么知道是孤本”等角度向馆员咨询一些古籍基本知识,但媒体记者则对“太医院教科书”这一信息产生了明显的兴趣,提出了如“太医院怎么还印书”“该书内容对现在中医学生的学习还有用吗”等问题。馆员针对学生和媒体的疑问进行了解答,解释了《杏苑生春》为便于指导学生诵读记忆,将所载经穴条文编成十四经形穴总歌诀;为防止错读与难认的冷僻字,将全书近千个生字汇集成“字辩释音”专辑。学生读者表示针灸学的经络和穴位最难记了,有歌诀就容易多了。有的读者还将书中的经穴条文与教科书上的进行了对比。

2.2 发挥了中医古籍的名人效应

在清代文献展览区,《曹沧洲医案》珍本与《崇陵病案》影印本最引人注目。前者系国内孤本,为清末江南名医曹沧洲临床笔录真迹,载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他在光绪帝病重后应召进京为光绪帝诊治疾病的病案。《崇陵病案》为影印本,记录有宫廷御医力钧诊治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及王公大臣疾病的医案。我们结合这两本书的内容,重点介绍了晚清珍善本的特征与价值,及其与影印本的区别与联系。媒体围绕书中光绪帝、慈禧太后的病历信息对古籍部的专业馆员进行了刨根问底的采访,提出了如“以现在的眼光看,光绪帝得的什么病”、“御医用的药是否含有毒药”、“从这些古籍内容中能否看出慈禧太后指使御医加害光绪帝的意图”、“这些处方在今天是否还有用”等问题。在媒体引导下,读者与专业馆员现场进行了多角度的互动。学生读者发现医案处方中的大部分药和方剂学与课本所学相同,原来诊断老师讲的情志因素致病在光绪皇帝身上确有表现,御医给光绪皇帝开的处方有《伤寒论》的真武汤,不少读者还比较了曹沧洲和力钧给光绪用药的不同。

2.3 彰显了中医古籍的海外影响

在海外特色医籍展区,我们放置了受中医影响较大的高丽本(古代朝鲜翻刻本)与和刻本医籍,其中“和刻中医古籍”指的是由中国医家编撰的、传入日本并经过日本刻印出版的中医类古籍。媒体记者提及热播的电视剧《大长今》里出现过的《东医宝鉴》,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我们从版本价值、中外中医文献交流对国外医学的影响等角度对展出的高丽本《东医宝鉴》、和刻本《医心方》、《植物图谱》等进行了介绍。读者围绕《大长今》,为探求《东医宝鉴》医学知识的国籍归属,从他们学过的《素问》、《灵枢》、《伤寒论》,到养生药膳、韩国料理、针刺麻醉甚至韩国将此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等问题与馆员进行了热烈互动。日本刻印的《植物图谱》里一幅幅精美的彩色植物素描让学生读者联系到了《甄嬛传》,对依兰香和加害温宜公主的木薯是何形状产生了好奇。

3 启示

此次古籍展览,假如没有媒体的介入,很多读者或许仅仅是走马观花,而通过媒体的引导,读者与馆员有了更多的互动与交流。从现场交流的内容看,与馆员侧重于用严肃的语言进行历史、学术性的信息揭示不同,读者、媒体似乎更关心古籍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无论读者对太医院教科书教学形式的追问和对光绪皇帝、慈禧太后药方、病情的关注,还是对《大长今》、《甄嬛传》等影视作品中相关中医药知识的联想,读者的兴趣都有一个共同点:与他们今天学习、生活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经典与日常、远古与现实拉近了距离,原本晦涩难懂的高文典册在读者的关注下仿佛一下子获得了生机和活力,也给现场的专业馆员在特色文献阅读推广方面带来了多方面的启示。

3.1 要了解读者亲近与认同特色文献的方式

由于典籍文献和学术文献的主要读者以专业学者为主,长期以来,专业馆员对中医古籍阅读推广的定位更侧重于严肃的、解其本义的方式,以为精微大义备足于传统,俨然一副老夫子的形象。这次古籍展览活动中通过与读者的互动使我们明白,读者对典籍文献的亲近与认同有他们自己的方式。与馆员侧重于以文化性、深刻性、思想性选择图书进行阅读引导不同,学生读者更侧重于以简单、清晰、直接、通俗的方式吸收趣味性、实用性的知识。阅读推广要想成功,馆员不能依赖主观经验将读者想像为应声而倒的“靶子”,而要首先了解读者的需求与心理[4]。

3.2 要善于把握特色文献的细节与亮点

当今时代,简单的浏览,快餐式、跳跃式的浅阅读,读标题、读图片已成为一种流行,碎片化的阅读,无论哪种文献资源,能给读者留下深刻记忆的都是精彩的碎片与细节。如《续名医类案》是一部鸿篇巨著,我们侧重推介清代名医魏之琇对病案分类搜集的详备及其确定的文献分类标准对当今信息研究的借鉴价值,而读者却关注我们内容介绍中的最后一句话:该书不仅记录了历代名医的有效验案,也记载了部分误诊误治的案例。误诊误治的是什么病?后果是什么?正是这个细节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兴趣,他们刨根问底,甚至在现场联网,利用电子版本翻阅,“一定要找出古代有哪些名医不惜背上庸医之名,也要留下无效病案以警醒我辈”。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对于特色文献,在追求整体价值、宏观意义的阅读推广中,也要特别注意细节,无论读者是求知、猎奇、解惑,还是放松、娱乐,以小见大地激发读者兴趣,反而更能见微知著。

3.3 要积极借助媒体力量

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中明辨优劣、择优而用,从而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所承担的第二课堂与德育职能[5]。本次活动中,多种媒体的聚合报道效应,不仅对馆藏中医古籍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也使校内外读者对古籍的古为今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这种效果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传统文化在中国所具有的深厚的社会土壤与民间基础。既然特色文献中蕴含着巨大的文化生产力,而新闻媒体又肩负着对社会和公众传播正能量的强大舆论导向作用,图书馆应积极利用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对信息资源的传播所具有的高速和覆盖面大的特点[6],更快、更好地传递文献和文化的正能量。

4 结语

中医古籍是文化传承的宝贵资源,是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财富。读者是图书馆阅读推广和信息传播的终点,也是传播过程得以实施的前提。在阅读推广过程中,被推广不等于被接受,因为读者是具有辨识能力和自由选择权的个体。作为一个生长着的文化有机体,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要想形成特色,就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构建与读者共同成长的协同创新的工作模式[7-8],为实现图书馆的存在价值、传承大学文化和体现大学精神而做出出新、出彩的贡献。

猜你喜欢
古籍馆员文献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国外图书馆新馆员入职培训的特征及趋势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我是古籍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