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之有理 行之长远*
——兼评《英汉翻译原理》

2015-01-30 15:16宫英瑞
中国出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视点语言学语篇

□文│宫英瑞

译之有理 行之长远*
——兼评《英汉翻译原理》

□文│宫英瑞

长期以来翻译技巧研究一直处于经验描写的状态,缺乏理论上的探索。本文重新审视了技巧研究的现状,认为技巧研究应加强理论上的阐释力度,其工具价值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提出要让技巧研究成为翻译过程和译者行为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

翻译技巧 规律性 系统性 工具性

“译之有理”讲的是翻译要有依据。翻译过程是个选择的过程,选择所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有翻译原则和策略的选择,语言内容和形式的选择,翻译方法和技巧的选择等。理性的选择是保证译文质量的前提。依理而译,才能志足而言文,译文也才能行之长远。本文拟就翻译技巧的原理提出对技巧研究的反思。

一、翻译技巧研究现状

翻译技巧一直是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中心和重点。具体地说,20世纪80年代初是翻译技巧研究的雏形期,这一阶段技巧研究重经验描写,轻理论探讨。80年代中后期是翻译技巧研究的繁荣期,随着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的引进和边缘学科的渗透,国内翻译技巧的研究从单一型研究转向多层面、多角度型研究,从单纯描写型研究转向描写与解释并重型研究,从微观研究进入宏观研究。90年代以来翻译技巧研究进入了一个相对的“静寂期”,技巧研究工作覆盖面窄、系统性差、深度不足,研究步伐缓慢。另外,翻译界还存在一种看法,认为翻译方法、翻译技巧是雕虫小技,上不了大雅之堂。既然技巧是传统译论的重点,那么为什么30多年来技巧研究的进展并不显著,不能突破经验描写的藩篱,这主要是因为迄今为止的技巧讨论缺乏理论依托,几乎无人问津技巧原理及其使用规律。笔者近读《英汉翻译原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以下简称“《原理》”)一书,颇受启发,认为要让技巧成为译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从理论上来审视技巧的属性及功能,探寻规律,拓宽研究视野,将其纳入系统性的研究范围。

二、翻译技巧的规律性研究

技巧是译者解决翻译问题的工具。了解工具的使用原理和规律才能提高其使用功效。1993年莫娜·贝克(Baker)就提出了“翻译普遍规律”的概念。虽然所说的普遍规律主要指语言的使用规律,但处理语符转换的技巧也在普遍规律之列。在图里(Toury)看来,“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是因为其特征就是对规律的不断探求,而规律则是一些理论表述”。学者以科学的态度探索翻译活动的规律,这便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技巧是主要的翻译活动形式,寻求技巧的使用规律是对翻译行为的一种理论上的解释。缺乏理论解释的技巧研究是不充分的,也是难以深入下去的。

传统技巧讨论停留在术语层面上,没有理论根基,也没有研究体系,这是技巧研究滞足不前的主要原因。《原理》一书对技巧的探索开辟了新的研究视野,将技巧研究纳入了语言学理论框架,借助语言学视角揭示技巧的使用规律,并以揭示技巧规律为脉络系统地描述了翻译过程。该书表面上谈技巧,实质上是谈翻译过程。有理有据地解释译者行为的规律正是其特色之一。

将翻译技巧的诠释建立在语言学原理基础上意味着借助语言学视角来解释技巧的原理。一种技巧一般可以在多个语言学原理中找到符合语言规律的解释,翻译技巧和语言学原理之间的这种联系便是学习翻译技巧应掌握的规律。在此以《原理》中的引申译法为例来说明技巧研究应如何依“理”说“道”。“理”不同,引申视点不同,视点不同,引申路径各异。

引申译法是翻译的普遍现象,迄今为止尚未有人对引申的路径予以系统的解释。《原理》将引申法分为词义引申和换说引申两种。两者都是用于确定词义的技巧,但操作原理、切入点以及操作路径都不相同。前者是借助语义成分分析确定词义的方法,后者是借助语义逻辑关系通过视点转移选词达意的方法。词义引申依托的是同现和复现原理,换说型引申依托的是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学原理。“同现”“复现”“换说”这几个关键词体现了技巧使用的特点以及技巧和语言点之间的关系。这些特点也揭示了技巧使用的规律。以换说引申为例,根据格雷马斯语义关系说,两个目的项之间关系不变意义不变。因此,可通过翻译视点推移来映射转述原文的信息。视点推移的路径有:反义或对立视点、蕴含视点、类推视点、逆推视点、因果视点、谓词视点等。视点转移可追溯到卡特福德提出的翻译转换说(Translation shifts)。卡特福德将之界定为“偏离形式对等的等值翻译”。翻译中视点转移现象非常普遍,其类型很多,原理各异,值得关注和研究。

在技巧研究领域,还有许多规律有待于发现、许多现象有待于解释。解释了技巧规律就等于说明了翻译行为的规律,揭示了译者心理活动的特点。因此,加强对翻译行为规律的研究不仅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翻译技巧的系统性研究

技巧的系统性研究指的是把技巧研究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操作,使之形成一个理论体系,这样有助于改变技巧研究的零散、支离现状,促进技巧研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系统性体现在技巧研究的层级性上。《原理》借助语言学的层级分析理念在语法、语义、语用、语篇几个层面展示了技巧的系统性研究,阐明技巧在每个层面所依托的理论依据、条件、操作特点及过程,其中语义分析是最重要的理论部分,需要用语义学原理解释词义选择的问题、句法现象、英汉语之间词汇差异及句法差异、语篇翻译中词汇的衔接与连贯等问题。该书以语法、语义、语篇和语用不同层级的分析方法为主线顺势展开翻译技巧的研究。不同性质的技巧——无论用于词义确定还是句义确定,无论用于句子结构调整还是句际衔接的实现,无论涉及文化还是文体——都服务于语篇翻译。语篇汇集了各种翻译技巧,使词、句、段的翻译技巧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是一种在语言学系统内对技巧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这种系统研究的优势在于它强调了技巧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凸显了技巧和语言点之间的针对性,缩小了译者解决问题的范围,明确了翻译过程及路径。

贝尔是从语言学体系来研究翻译过程的代表人物。他也将翻译过程纳入层级分析体系进行研究。他指出语篇是有层次性的系统,语篇分析内容包括可视词识别系统、句法分析器、语义分析器、语用分析器。翻译选择就实现于这样一连串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每个分析层级之间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因此,翻译过程的系统研究即对局部现象以及局部与整体之间关系的解释。贝尔的研究是语言学范式研究,较为抽象,翻译实例少,并不涉及技巧与翻译过程之间的关系。如果说贝尔构建了翻译过程研究的语言学体系,那么《原理》对技巧的系统研究就是对翻译过程研究体系的一个补充,是微观层面的翻译行为研究,它系统地解释了翻译行为的规律,对翻译结果和翻译过程中规律性现象的系统观察是翻译行为规律研究的基础。

四、翻译技巧的工具性研究

突出技巧的工具性强调的是技巧的使用价值。长期以来,技巧仅仅被用作点评译文的手段和教科书的内容,很少有人将之视为翻译的工具,其工具价值长期为人所忽略。鲜有人将技巧视作有理论体系支撑,且只有得体使用才能有效解决翻译问题的工具。因此,在译学领域里尚无人问津技巧的属性、功能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技巧与翻译规律之间的关系。

技巧的工具性体现在技巧与主客体的关系上。研究技巧的工具性也就是研究主体如何借助工具对客体发生作用的。翻译技巧的研究不仅要描述翻译过程,而且还要交代使用技巧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如技巧的使用对象和前提、注意事项、操作方法、操作步骤。这是一种突出技巧工具价值的研究思路,但在现有的翻译技巧研究文献中几乎看不到这类做法。《原理》对此做了大胆的尝试。它将教学经验、翻译实践经验理性化、条理化、程序化,以此来提高翻译技巧的使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原理》更是一部翻译工具书。之所以称之为工具书是因为该书把问题放在技巧使用之前,从两方面来突出技巧的工具特性:一是诊断问题,二是交代技巧的使用前提、操作步骤,以凸显技巧使用的针对性。

1.先“问诊”,后取舍

“问诊”即对遇到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使用翻译技巧要先诊断问题的性质。只有知道翻译中语言难点的性质才能选择合适的技巧来解决问题。例如:词义模糊时通常采用引申技巧;直译信息量不足时通常采用显化性增词技巧;译文中连词、代词使用频率过高影响语言的流畅性时通常采用减词技巧。如果连问题的性质都搞不清楚,就不可能知道该用什么技巧,也不知道如何使用技巧。在无法判断问题性质的情况下技巧是难以发挥其工具作用的。

2.有的放矢,译而有据

每种技巧都用于解决具体问题。搞清楚所面临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每种技巧都有其使用原理、程序。依理而译才能译之有道。

要让技巧发挥最佳的工具作用至少应该做到:了解问题性质,正确选择相应技巧,清楚技巧使用的前提,有效使用技巧解决问题。例如,以名词译代词是常见的调整语篇衔接手段的技巧,但在什么情况下以名译代却经常让人感到困惑,如果能适当交代一下以名译代的前提,技巧操作起来效果就会好得多。对此《原理》指出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通常以名译代:①段落开头有时需要以名词译代词;②后指照应中的代词通常译作名词;③指代关系不明易引起误解或逻辑关系混乱的情况下应以名词译代词;④意在强调,可用名词译代词;代词高频率的篇章汉译时多用名词译代词。除了交代技巧的使用前提,还可以交代技巧的操作方法或步骤,如遇到英语省略句时经常需要采用显化技巧,化隐为显的步骤是:①感知结构空位;②识别空位结构标记;③根据结构标记确定先行词,④互补填充结构空位,显化被省略的信息。

翻译技巧如何使用?怎么使用?怎样才能发挥技巧的最佳功效?这些都是在技巧研究领域里为人所忽略的问题。要让翻译技巧名副其实,真正成为译者得心应手的工具,就应该予以技巧工具价值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五、结语

图里(Toury)认为“翻译普遍规律的问题并非是存在与否的问题,而是解释力度的问题”。从深度上讲,应借助交叉学科的理论去研究技巧,加大对技巧解释力度,找出技巧的运作规律,只有这样技巧研究才能向纵深发展,成为翻译学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译文质量的优劣都与译者的选择息息相关。技巧的使用即译者的选择行为。因此,翻译技巧的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技巧的原理和功能、使用说明和操作环节等问题若能得到充分的解释,就会减少译者选择使用技巧方面的盲目性。诚然,技巧不是产出好译文的唯一因素,但它必定是解决翻译过程中具体问题的技术性手段。技巧贯穿翻译全过程,是最基础、最微观、最实际的翻译理论体系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翻译目的、完成翻译任务必不可少的手段。笔者认为翻译技巧这一课题有必要深入地研究下去,突破经验描写的窠臼有助于拓宽技巧研究的视野,也有助于该课题成为翻译过程及译者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外语学院)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YY010)、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SDYC11151)、青岛市社科项目(QDSKL1101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Baker, Mona. 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A]. In Mona Baker, Gill Francis & Elena Tognini Bonelli(eds.) Text and Technology: In Honour of John Sinclair[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3: 233-252

[2]Baker, Mona Corpus. The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Z]. Routledge, 2001

[3]Catford, J. 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An Essay on Applied Linguistics[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4]Halliday, M A K. &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5]Toury G.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6]Toury G. Probabilistic Explanation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Welcome as They Are, Would they Qualify as Universals [A].In Anna Mauranen and Pekka Kuj?mki (eds.). Translation Universals: Do They Exist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4: 15-32

[7]贝尔,R.T.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8]格雷马斯,A.J.结构语义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9]司显柱.对国传统译论的反思——关于翻译技巧研究的思考[J].中国翻译,2002(5)

[10]徐莉娜.英汉翻译原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11]徐莉娜.中国翻译技巧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中国科技翻译,1998(3)

猜你喜欢
视点语言学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环境视点
让你每天一元钱,物超所值——《今日视点—2014精萃》序
两会视点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社会语言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