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葵
(中共哈密地委党校 新疆 哈密 839000)
加强地市党校科研工作的思考及对策
孙葵
(中共哈密地委党校 新疆 哈密 839000)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理论宣传的“主阵地”,科研工作是党校的立校之本,加强科研工作是提升党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地市党校科研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紧密结合地市党校职责定位,分析探讨了地市党校科研工作应围绕党校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重点抓好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支撑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咨询、提升干部培训质量。同时,本文还结合地市党校科研工作实际,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板,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发挥好科研服务党校中心工作的作用。
地市党校科研重点对策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中对全国党校系统科研工作的总体定位,是各级党校开展科研工作的指南,规定了各级党校科研工作系统上的共性。各级党校所处的不同位置和定位差异,又决定了其在科研工作方面的重点各有侧重。要发挥好本级党校科研工作支撑决策、培养干部的作业,就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科研重点的准确定位,把握好科研重点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搞好科研工作,支撑党校事业发展。
地市党校是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主阵地,是服务地方党委政府决策的智囊团,是培养基层党员干部的主渠道。理所当然,地市级党校科研工作的着重点应放在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服务,为提高干部培训质量服务,为地市党委、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为当地各项建设事业服务。同时,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做到立足当地,体现地方特色,努力成为地方党委政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决策思想库。
1.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服务。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是基层党校的重要职责所在,地市党校属于基层党校,教研人员在创新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是以学习理解深刻领会党的最近创新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行深入准确解读,帮助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引领地方科学发展。当前,地市党校普遍存在理论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同时由于基层党校教研人员受职称评定等政策导向、科研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职称科研”或“任务科研”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校理论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地市党校所处的位置和其科研工作力量决定了其不适合进行理论创新型科研,而应把重点放在理论创新的宣传和实践运用上来。地市党校应该将深入理解和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党校科研的重要任务来抓好抓实。
2.为提高干部培训质量服务。地市党校的主要任务是搞好干部培训,而搞好干部培训的关键是提高培训的质量,而提高干部培训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领导干部群体有着较高的知识修养,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较高的政策制订、理解和操作能力,信息接收丰富迅速,大多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年轻化、高学历化、高能力化已成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凸显党校教员提升自身水平的紧迫性、必要性。途径何在,主要在科研。所以地市党校的科研必须首先围绕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来进行,服务于教学质量以及干部培训质量的提高。
3.为地市党委、政府提供决策服务。“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这对地市党校而言是一个繁重而又光荣的任务,这一任务完成得好坏直接决定着地市党校作用的发挥。地方党校被地方党委的重视程度取决于多大程度上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服务。目前,不少地市党校在“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上成效不大,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但是,通观这些科研成果,精品力作不多,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不够紧密,尤其是对策类成果欠缺,党委、政府智囊作用还不突出,尚未形成显著的社会影响。因此,地市党校的科研重点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科研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突出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的职能,多反映情况、多研究问题、多提供建议,为党委、政府掌握情况、作出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及时有效服务,为当地各项建设事业服务,才能赢得尊重、赢得地位、赢得发展。
总之,地市党校科研大方向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和深入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决策,担负起宣传好党的创新理论的使命;另一方面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为提高干部培训质量服务,为当地各项建设事业服务。
目前,地市党校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科研成果数量有所增加,质量也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费不足。由于用于科研的专项经费不足,至使党校教师难以深入本地实际、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本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另外,还由于经费不足,致使教师参与省(自治区)党校及其他一些高层次理论研讨会机会不多,使教师失去了很多有益的学习机会。
2.重视不够。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党校的教学和科研应该是一体化的。然而在一些教师中存在一种“重教学、轻科研”的倾向,认为科研是软指标,只要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是尽职尽责;另外一些教师本身存在着惰性,不善于、不勤于思考、不能及时发现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不愿花较多的精力搞科研,使得科研成果偏少。
3.对外联系不足。提升科研水平很重要的途径之一就加强对外联络交流,但是从目前地市党校科研对外交流情况来看,也存在着不足,突出表现在:一是与省级(自治区)党校联系需进一步加强,地市党校承担的来自省级(自治区)党校的省级课题及国家级子课题很少,省级(自治区)党校将其承担课题的子课题分配给地市党校的不多,直接影响了地市党校有分量的科研成果的出现;二是与地市相关部门的联系不够,如地市政研室、经贸委、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使党校教师难以参与到地市有关部门特别对本地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调研活动中去。
4.科研多局限在基础理论研究,忽视应用问题的研究。基本理论研究和实践问题研究都是党校科研的任务,两者不可偏废,应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年地市党校教师基本理论研究相对较多,而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及党校自身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的现象较为突出。科研的“四个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5.精品不多。这些年虽然科研成果也不少,但精品不多、有分量的科研成果较少、有关地市改革发展实践的重大问题前瞻性、对策性的研究不够,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成果少,尤其是对地(市)委、行署决策产生影响的成果不多,决策咨询能力偏弱。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地市委党校作为基层党校,教师自身能力素质有限、没有专职的科研队伍,加之教学任务重,导致党校教学人员对科研工作疲于应付,这无形中影响了党校的科研工作。又由于党校教师对地(市)委、行署关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出台的背景、原因等并不十分清楚、地(市)委、行署及相关部门重要的文件教师接触的不多,信息不灵,从而使得党校科研工作难以真正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展开,这也是为地(市)委和行署决策服务的科研成果少的直接原因。
6.教师的科研协作意识与能力有待于加强。党校的每一个教研人员都是党校科研的主体力量,鼓励教研人员独立搞科研,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整合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整体功能显得更为重要。这些年,党校科研成果大多是教师单打独斗的结果,教师的科研协作意识与能力不强,没有实现1+1大于2的效果,结果导致有分量的科研成果不多。
为了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地市党校科研水平,发挥好宣传创新理论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参谋部和智囊团作用,第地市基层党校科研工作还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突出应用性研究,加快实现科研重点的转型。立足学习科研人员现有状况,握紧拳头,实现以一般性理论研究为主向应用性研究为主的转型。地市党校要发挥作为党委政府的智库作用,就必须紧密结合地市区情和特点,紧紧围绕党委行署中心工作,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以研究现实为主、以研究本地为主,以应用性科研作为主攻方向,力求把握地市发展的时代性特征、突出地方性特色、体现基层性要求,实现地市党校科研成果进入决策或领导视野的重大突破。
2.实施课题带动,充分发挥集体攻关的优势。一是积极争取省(自治区)党校、相关科研机构或学会组织等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扶持,积极参与党校系统的重大课题研究和课题申报和各类科研活动,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二是围绕地(市)委行署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就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课题开展研究,使地市党校成为地市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努力当好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领军角色。三是不断创新科研工作新思路,总结新经验,探索新办法,多方筹措资源,努力在省(自治区)社科应用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大多数地市党校科研人员能力参差不齐,而且大多是分散研究、单兵作战,没有真正形成和发挥集体攻关的优势,因此,就目前状况,为克服和弥补没有专门教研室的短板,就必须强化三个学科组的作用,就事关本地经济社会的重大课题、热点问题,在校学科组内适时成立课题组,开展专题调查研究,使学科组真正有效发挥课题研究的龙头带动作用,并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集体攻关的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把个体分散研究与集体协作攻关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全体教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科研水平。
3.健全机制,全面布局科研的基础性工作。党校没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得力措施,很难取得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因此要制定一系列制度,建立完整、规范、有效的机制,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目前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机制需要建立。一方面要实行切合实际的科研人员工作量考核制度,且考核的重点要放在调研成果上,将调研成果的质量作为地市党校教师科研考核的主要内容,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地市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上。另一方面实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特别有对高质量、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实行奖励,以调动和鼓励教师调查研究参与地市重大问题研究的积极性,多出成果、出高质量的成果。
4.加大科研资源整合力度,着力提升党校科研整体合力。一是要建立与地市相关工作部门和政策研究部门的合作关系,开展学科共建,贴近实际,体现地市特色。二是整合党校系统内部的教科研资源,坚持与地市区域县党校的联系和合作,利用县党校了解基层实际的优势,围绕重要课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科研项目合作攻关。三是要充分挖掘、利用学员资源服务党校科研。学员是党校科研一支独特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校科研的宝贵资源,要有重点地依靠和挖掘学员资源,从学员的实际工作实践中,去挖掘大量的来自地市经济社会一线的题材,并进行梳理、提炼,辅以理论提升,可以形成有重要决策咨询价值的研究成果。
5.高度重视科研调研的载体建设。一要努力提升党校内刊的平台作用。地市党校内刊要积极争取省(自治区)“连续内资”刊号的工作,或主动与地市宣传部和组织部等有关职能部门合作联合办刊,增加发行量,提高在地市的影响度,为党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二要在地市区域的重点乡镇和企业建立调研基地,凡被确定调研基地的单位挂“地市党校科研调研基地”的牌子,并为挂牌单位提供智力支持,及时总结挂牌单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建等方面重要经验,使党校在服务地方的作用上得到有效发挥。三要争取每年选派一批教研人员到实际工作部门和经济发展一线挂职锻炼,着力提升教研人员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研究能力和决策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唐旻星]
C311
A
1674-6287(2015)02-0099-03
2015-02-30
孙葵,新疆哈密地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