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礼银
公益慈善创新发展的深圳实践
钟礼银
深圳,一座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的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从当年的小渔村一跃而成为现代化大都市,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缔造了“深圳速度”的奇迹,甚至成就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传奇。然而,当人们惊羡于“深圳速度”的时候,深圳选择与爱同行、以德为邻,这座创造了速度、财富、传奇的城市,来了一个华丽转身,不仅开始向“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深圳智造”转变,还敢于向慈善之城、关爱之城和志愿者之城建设叫板。
特别是近年来,深圳以打造民生幸福城市为切入点,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公益慈善工作格局,全市公益慈善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三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发布中,深圳综合指数均位列三甲,摘得最高级别的“七星级慈善城市”称号,被称为全国最具爱心和最慷慨的城市。在2013年“中国慈善年会”上,深圳以其在慈善公益领域的锐意改革精神、创新工作举措及显著工作成效,荣膺“中国慈善推动者”称号。可以说,公益慈善不断丰富着深圳城市内涵。现如今“人人公益”已熔铸在深圳的城市品格之中,成为一种强大的“深圳能量”,使得深圳演绎了一场向慈善之城的蝶变。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参与推动下,深圳慈善事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是社会捐赠。“十一五”以来,全市募集慈善资金68亿余元,物资1555万余件。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抗震救灾中,市区慈善会募集善款分别达10.75亿元、2.02亿元,均位居全国各大城市慈善会系统募集善款数额之首,充分体现了深圳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的城市精神。福利彩票共销售182亿元,年均增幅20%,筹集公益金57亿元,组织实施2万余项慈善项目和慈善公益活动,救助各类困难群体近千万人次。
二是社会组织。深圳各类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成为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目前,深圳登记社会组织共计8573家,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1880家,占全市社会组织总量的21.44%。其中,深圳已登记注册基金会132家,在深圳活动的国家级、省级基金会还有43家。
三是志愿服务。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志愿者队伍遍布全城。深圳已建成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团体志愿服务组织超过4000个,注册志愿者突破105万名,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超过10%。换句话说,每10个深圳人中就有1个志愿者。人均每年志愿服务时间达42小时,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深圳市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动。
(一)创制公益慈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为优化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深圳充分发挥特区立法的优势,率先出台了《捐赠公益事业管理条例》《无偿献血及血液管理条例》《人体器官捐赠条例》《义工服务条例》《关于加快我市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促进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文件,尤其是2012年6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切实厘清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不断优化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环境,逐步形成政府支持推动、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公益慈善组织自主运作的体制机制。在此基础上,深圳正加快制定《深圳经济特区慈善事业促进条例》,并力求在放开公募权利、实现慈善资产保值增值、规范行业自律服务、落实公益信托等方面,破除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瓶颈。
(二)改革慈善组织登记管理体制,开启全民慈善大门
1.小步快走,改革登记管理体制。2004年起,深圳采取小步快走策略,通过行业协会民间化改革、行业协会直接登记、三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八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等“四个小步走”,逐步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2008年,深圳实现了工商经济类、社会福利类、公益慈善类三类社会组织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管理。2009年,深圳与民政部签订《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协议》,全面探索社会组织直接登记,试点基金会登记。在这一系列政策支持下,2010年底壹基金成功落户深圳,成为深圳第一家民间发起成立的具有公募基金会,被称为“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里程碑式事件”。深圳以其良好的公益慈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益慈善基金会抢滩深圳,尤其是大量知名企业和经济领袖投身慈善基金会,打开了经济领域的资金向社会建设流转的大门,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2.大力培育发展社区基金会。社区基金会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培育社区基金会是推进基层治理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对于构建社会治理的多元共治和促进居民自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加强对社区基金会的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2014年深圳出台了《深圳市社区基金会培育发展工作暂行办法》《社区基金会培育孵化规范监管的管理办法》及《深圳市社区基金会发展指南》等系列文件,并将培育发展社区基金会项目列入第二批深圳市社会建设“风景林”工程。目前深圳已登记成立社区基金会16家。未来3年内,将通过引导大型基金会设立种子基金、输出管理模式、提供人才支持等“大手拉小手”方式,培育扶持50~100家社区基金会,并在相关制度建设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大力推动社区基金会发展,使慈善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社区、惠及百姓,进一步夯实慈善事业发展的根基。
(三)探索推动“公益慈善+”的发展模式,提升慈善组织运营能力
为创新慈善运营机制和模式,深圳将经济发展领域的优秀成果、商业智慧与社会建设有机融合,并借鉴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模式,推动公益慈善与互联网、金融和科技等领域的跨界合作与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慈善组织运营能力和社会公信力,切实推进慈善组织的现代化、社会化和专业化。一是推动慈善金融创新,把现代金融方式融入慈善公益,运用金融手段广泛吸纳、运作社会捐赠资产,积极开展慈善信托、公益创投等试点工作。二是运用金融和科技手段,探索社会资本和慈善公益资产等新型要素平台建设,推动社会公益慈善资源的高效对接。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渠道、新方法创新慈善捐助渠道和方式,创新引入移动客户端、网络支付工具、金融服务平台等,发展微信慈善、新浪微公益、淘宝公益等,在提升募捐成效、降低募捐成本的同时,便于有心向善的社会公众,尤其是年轻人走近慈善、参与慈善。
(四)创新实施品牌慈善项目,提高慈善事业惠民力度
近年来,深圳各级慈善组织实施了2万余项公益慈善项目,形成了一大批知名度高、公信力强的品牌慈善项目:一是设立国内首个专门资助劳务工的专项基金——“劳务工关爱基金”,对在深劳务工及其子女给予医疗救助。截至目前,共资助劳务工及其子女8000多人次,发放资助款余1亿元。二是成立“深圳儿童大病慈善基金”,健全儿童大病救助体系,对深圳低收入家庭大病儿童及汶川地震灾区劳务工重病子女给予救助,累计发放救助款947万元。三是实施“雏鹰展翅”计划。已成功举办十届,共资助深圳户籍低保家庭大学生5003人次,资助金额逾2748万元。四是发起“募师支教”行动,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万人报名参与,先后招募16批1100多名支教志愿者老师,分赴18个省300多所乡村学校支教,惠及学生达10万多人。
(五)塑造特色慈善文化,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深圳已初步建立起宣传、教育和激励三种途径相结合的慈善文化普及机制。宣传方面,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积极开展“深圳关爱行动”、广东扶贫济困日及深圳慈善日、深圳慈善捐赠活动月等活动,借助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设立慈善专刊、专栏和公益栏目等方式传播慈善理念,弘扬慈善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慈善氛围,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动员机制。教育方面,在全市搭建5个慈善教育基地,开展“慈善行”“学生慈善一元捐”、创建社工+义工模式,为西藏、贵州、新疆援建“深圳青少年希望小学”、社工服务站等多项慈善教育和体验活动,推进慈善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培育全民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表彰方面,设立“鹏城慈善奖”,编制“深圳慈善捐赠榜”,标榜慈善先锋,树立慈善榜样。2012年,深圳又设立“勒杜鹃勋章”奖,用以表彰在社会建设和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
(六)举办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搭建全民参与的慈善公益盛会
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由民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和中国慈善联合会共同主办,并永久落户深圳的国家级、综合性年度慈善盛会。目前,慈展会已成功举办三届,成为我国公益慈善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公益慈善盛会。三届慈展会共有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的2296家机构参展,近46万人光顾展会,对接项目1052个,合计金额接近68.79亿元,举办了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高端对话、专题研讨会、互动沙龙、公益市集、体验活动等近270场,共有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广东卫视、《深圳特区报》、深圳卫视、凤凰卫视、新浪网、腾讯网等300多家新闻媒体的1300多名记者参与报道,发表稿件4500多篇,掀起了全民慈善“蝴蝶效应”。
当前,在“一带一路”大国战略实施之际,在全国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之中,在“互联网+”模式席卷各行业之时,深圳公益慈善事业也将全新起航,以打造创新型城市为契机,以全民慈善教育为依托,以完善慈善立法为保障,创新慈善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慈善事业的组织化、专业化、运营化、透明化和法制化,切实推进全民慈善事业发展,努力成为全国慈善发展的先锋城市,慈善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慈善政策环境的高地,慈善资源的汇集地,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破难题、探新路、做示范。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