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新常态”研究

2015-01-30 03:08卢文华段鸿济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新常态生育常态

卢文华,段鸿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2488)

人口结构“新常态”研究

卢文华,段鸿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2488)

如今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趋势性转变,呈现“新常态”,具体表现为年龄结构向“倒金字塔”转变、性别结构向“男性过剩”转变、人口区域分布结构不均衡、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初见端倪等方面。这样的人口结构“新常态”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影响,鉴于此,须完善人口生育、人口投资、人口性别、人口有序流动和迁移、老年人口发展等方面的政策,以此优化“新常态”下的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新常态;结构优化;完善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以奇迹般的持续快速增长,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拥有源源不断的适龄劳动人口,可获得人口红利,这是我国经济实现“弯道超车”的有利因素。但如今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趋势性转变,呈现“新常态”,这样的人口结构“新常态”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人口结构“新常态”,准确把握人口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及时优化相关政策,为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一、人口结构呈现“新常态”

我国人口结构已呈现“新常态”,“新”意味着不同以往,“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在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城乡分布结构、区域分布结构、产业结构、文化素质结构六个方面。

第一,人口年龄结构向“倒金字塔”转变。我国已经进入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为特征的阶段,呈现稳定低生育水平态势。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0岁至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22.89%,少儿抚养比为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96%,老年抚养比为9.9%。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0岁至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6.6%,少儿抚养比为22.3%,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老年抚养比为11.9%。2013年我国0岁至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0%,少儿抚养比为22.2%,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6%,老年抚养比为13.1%。从上述数据可知,我国0岁至14岁少儿人口所占比例和少儿抚养比呈下降趋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和老年抚养比逐年递增。“少子化”和“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新特征。

第二,人口性别结构向“男性过剩”转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总人口性别比一直偏高,尽管近年来总人口性别比有所降低,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106.74下降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105.20,但这并不代表我国人口性别结构已经均衡。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2009年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5,2010年为117.94,2011年为117.78,2012年为117.7,尽管有所下降,但仍远远高于102~107的正常范围。由于出生婴儿性别比直接影响到未来各个年龄段的性别比,所以其累积效应不容忽视。可见,我国正逐渐步入一个男性人口过剩的社会,“男性过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我国人口性别结构的显著特征。

第三,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人口城乡分布结构出现逆转。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比重持续快速逐年增加。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6.09%,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这个数据变为49.68%,2012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2.57%,2013年为53.73%。很明显,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这就意味着我国人口城乡分布结构已经出现逆转,从以农村人口为主转变为以城镇人口为主,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我国人口城乡分布结构的显著特征。

第四,人口区域分布结构失衡。在快速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拉动下,我国正进入人口流动时代。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人户分离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亿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这样的人口增加了1.2亿人,增长了81.03%。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为2.36亿人,相当于每6个人中有1个是流动人口。根据《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我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8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5亿人,预计2050年将达3.5亿人左右。我国正经历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越来越多的人口聚集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人口区域分布结构已经失衡,这是我国人口结构转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特征。

第五,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初见端倪。2010年我国已形成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达34.6%。2011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分别为34.8%、29.5%、35.7%,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超过了第一二产业。从2012年发布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来看,到2015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将达到38.6%。由此可见,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初见端倪。

第六,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不断优化。尽管目前我国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不断优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大约为1.2亿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大致为1.9亿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接受过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有4 600万人,接受过高中(含中专)教育的有1.4亿人。由此可知,近年来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在显著增加。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不断优化,是我国人口结构转型的一大特征。

二、人口结构“新常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失衡,更加复杂的人口形势和更加突出的人口结构矛盾,正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明确人口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重视人口结构“新常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少子化”和“老龄化”的人口年龄结构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少子化”、“老龄化”会使我国劳动适龄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直接影响到劳动力的供给,导致劳动力短缺,甚至引发“劳动力荒”和“抢人大战”。同时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化,青年劳动力的供给不足,会影响到劳动力的技能更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少子化”、“老龄化”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在改变抚养人口和被抚养人口、消费人口和生产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进一步影响到与之息息相关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等,从而引起整个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

第二,人口性别比失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负效应。男多女少的人口性别结构,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保障男性劳动力的供给,但同时也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带来性别透支、买卖婚姻、拐卖妇女儿童等严重社会问题,给人口安全、社会稳定埋下巨大隐患;二是大幅缩减消费需求,因为男多女少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男性获得配偶的竞争压力,带来“婚姻挤压之痛”,进而导致“竞争性储蓄增加”,即期消费大幅缩减。

第三,人口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正效应。这与我国目前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相一致。人口城镇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聚集效力,提高经济集约度,从而有效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同时,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住房需求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增加会产生极大的投资需求,促进投资的有效形成,且新增城镇人口的消费需求迅速增加,刺激消费增长。但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人口过度流向城市,可能导致新农村建设缺乏人口支撑,形成农村地区人口“洼地”,这是我们需要防范避免的。

第四,人口区域分布不均衡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大规模的人口自由流动、迁移,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要素和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以及消费群体的空间重构,尤其会对流入地的经济结构变迁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人口流出尤其是有技能的人才的趋势性迁移,有可能对流出地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但总体来说,人口迁移对流入地的正面影响大于对流出地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人口区域分布不均衡可能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是从宏观层面来看,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会得到提高,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第五,初见端倪的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步由第二产业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移,这种人口产业结构变化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有利于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促进经济集约式增长。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6.9万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约为5.7万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约为25万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约为26.2万亿元,增长8.3%。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3.9%、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由此可见,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在调适产业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六,专科及以上学历人数所占比重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较高的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能为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撑,有利于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从而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成分的多元化,专本科及以上教育的异质性人才培养模式迎合了社会需求,提高了国家竞争力。此外,人均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有助于将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并且有助于实现产业升级,为经济增添持续的发展动力。

三、“新常态”下人口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人口问题是关系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新常态”,与上世纪人口规模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压力相比,新常态下的人口结构变化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不能有效应对人口结构“新常态”,我国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都将遭遇巨大危机。为此,应构建人口结构优化政策体系,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第一,完善人口生育政策。我国人口生育理念需要从“计划生育”转变为“优化生育”。生育权是基本人权,适度的、负责的、优化的生育不仅是对人权的尊崇,也是对人文的关怀。在人口结构“新常态”下,为规避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失衡态势,需要在保证适度的人口规模的前提下,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提倡“适度生育”(即年龄上的适龄、生育时间上的适时和生育数量上的适量)和“优化生育"(即以最小的风险、最小的代价实现最优的人口品质和最大的人口效用),进而优化人口发展,实现人类的自由发展、家庭的幸福发展、人口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尤其在“少子化”的严峻形势下,不仅需要遏制人口严重“少子化”态势,还需要达到适宜的老少比指标,延缓老龄化速度,使少儿人口从减量发展转向适量发展。

第二,完善人口投资政策。不断扩大公共教育投入规模,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一方面要重视提高青少年人口素质,优化“少年资本”投资。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和希望之所在,是需要特别重视和关怀的“潜力人口”,青少年时期是人口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力资本投资不可错失的关键期,是青壮年和老年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少年资本”要求青少年在青少年时期向全面综合素质发展,形成合格完备的人力资本和道德资本,这是建设人力资本强国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以往基于劳动力数量上的人口红利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提高,这就要求必须立足于现阶段的社会需求,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促进劳动者个体人力资本积累,走出“同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僵局,进一步完善“异质性”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完善人口性别政策。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其对经济发展具有负效应也是不争的事实。要想保持合理的人口性别比,促进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在生育政策上体现性别平等的价值取向。然而,我国农村目前实行的是“一胎半”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就是对于农村地区,如果夫妻双方均为农村户口,生育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则政策允许生育第二胎;如果生育的第一个孩子是男孩,则不允许生育第二胎。其实这样的政策规定从一开始就已经将男孩女孩放在不平等地位,导致强烈的偏好男孩的意愿与狭小的生育选择空间之间的互相挤压。“单独二胎”政策的启动实施,能否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还需拭目以待。

第四,完善人口有序流动和迁移政策。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达2.36亿人,2013年达2.45亿人,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和再分布,需要在尊重人口自由流动、迁移的权利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引导、布局,打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组合拳,充分发挥市场的驱动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口均衡分布,使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规模的人口自由流动和选择性迁移,势必促进人口城镇化。真正意义上的人口城镇化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提升人口迁移定居城镇的比重。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形成中心城区、都市次中心城市、外围次中心城市和专业型城镇组团组成的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同时要强化政策支持,重点扩大中小城镇人口规模,适度调控大城市人口规模,通过有序的人口流动政策和迁移政策,逐步提高我国城乡之间、城镇之间和区域之间人口发展的协同度。

第五,完善老年人口发展政策。人口优化理论认为,人口红利的收获期有四个阶段:婴幼儿时期的人口贡献、青少年时期的人口贡献、青壮年时期的人口贡献、老年时期的人口贡献。由此可知,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并不一定都是挑战和危机,如果能优化老年发展政策,充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挖掘老年人自身解决老龄问题的能力,形成老年人力资本,则可能化危机为机遇,变挑战为动力。另外,老年人口需要赡养,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停止成长和发展,这就需要优化老年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医疗和养老保险,促进老年人的健康、知识、道德和价值发展,鼓励老年人退而不休、参与社会、展示风采、贡献价值。

〔1〕孙爱军,刘生龙.人口结构变迁的经济效应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4(1).

〔2〕王欢,黄健元,王薇.人口结构转变、产业及就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劳动力供求关系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4(2).

〔3〕梁达.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J〕.宏观经济管理,2014(2).

〔4〕刘月.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J〕.北方经贸,2014(2).

〔5〕蔡昉,张车伟,郑真真.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张车伟,蔡翼飞.中国劳动供求态势变化、问题与对策〔J〕.人口与经济,2012(4).

〔7〕黄赜琳.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人口结构因素分析〔J〕.财经研究,2012(12).

〔8〕李杏,M.W.Luke Chan.基于SYS-GMM的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统计研究,2012(4).

〔9〕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0〕王金营.中国劳动参与率与年龄模式变动及其未来劳动供给结构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2(2).

〔11〕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及经济增长的持续性〔J〕.人口研究,2004(2).

〔12〕蔡昉,王美艳.未富先老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挑战〔J〕.宏观经济研究,2006(1).

Optimization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under“New Normality”

LUWen-hua,DUANHong-ji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2488,China)

At present,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has changed,which shows“new normality”.It can be seen that age structure transforms to“inverted pyramid”,gender structure changes to“male leftover”,structure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is imbalanced,and modern population industry structure has begun to take shape.The“new normality”of population structure will great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because of which,some policies about population,such as production,investment,gender,flow and migration,development of aged population,must be perfected,then optimizing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under new normality.

population structure;new normality;optimization of structure;perfection of policy

C924.2

A

1009-1203(2015)02-0062-04

责任编辑 梁华林

2015-02-15

卢文华(1985-),女,江西宜春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2014级博士研究生。

段鸿济(1982-),男,山西太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2012级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新常态生育常态
产后抑郁——生育性别偏好惹的祸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