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东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三个“有机统一”
李后东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性创新、创新性继承体现为三个“有机统一”: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是内在要求,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的最新认识,是对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真正坚持、实践和发展;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统一是基本原则,在发展过程中,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基本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具体的现实条件为转移;自觉和自信的有机统一是重要目标,理论自信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为基础,是一种较高程度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又能更好地增强理论自觉,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彼此相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让国内外人民听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神州大地的猎猎响声以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烈心声。但我们时刻也不能忘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并非坦途,要始终做好对马克思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继承和创新这一课题。同时,继承、创新不是孤立的,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继承性创新)及创新基础上的继承(创新性继承)。
马克思恩格斯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事实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规律出发,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和一般特征等作过科学的预测和猜想。这些预测和猜想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民大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的基本遵循。但说到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论述毕竟是一种逻辑上的推演和理论上的设想,相对来说还是缺乏足够的实践依据和一定的现实检验。而且,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和推测非常慎重,都是概括性和原则性的,并没有具体的设计。况且,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虽然是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实际为现实依据,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但这里的实践主要是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革命实践,并非改革、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在很多方面还不能和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划等号,还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但作为一种现实社会主义,它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的最新认识,是对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真正坚持、实践和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1〕“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孕于中国、成于中国、长于中国的现实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属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先天”条件,否则就要犯“超阶段”的错误。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其最重要的理论生长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是其重要的理论内容。因此,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3〕。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经典科学社会主义都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是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发展,它担负着保证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之树常青、推动未来新社会的原则设想早日实现的重任。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之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之后,该科学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日益凸显,发展势头从未间断。2013年,习近平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将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划分为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六个阶段〔4〕。在这样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原生态”,列宁捍卫、发展和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次生态”,随后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再生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同异比较,就是“再生态”和“原生态”、“次生态”的同异比较。因此,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性创新和创新性继承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恩格斯还教导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不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机械、重复的教条。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是自动实现的,要及时根据现实条件推动理论创新,现实条件包括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具体变化。对于一国建设社会主义来说,要面对世情、国情和民情的具体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色,就在于它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世情、国情和民情相结合,合乎时代的潮流、中国的国情,为人民所拥护,凸显了世情、国情和民情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5〕。而且,我们所坚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就奋斗目标来说的,而不是就现实形态来说的。作为现实形态,不可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即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原则)对号入座。传统社会主义之所以不成功,恰恰就在于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机械地直接运用于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6〕。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严格说来还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它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更多的是“进行时”,需要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在发展过程中,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基本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具体的现实条件为转移。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性创新和创新性继承,是以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统一为基本原则的。如果离开了这个原则,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1902年,列宁在《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一书中,针对经济派崇拜工人阶级的自发性,否认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和向工人运动灌输社会主义的必要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觉性问题。他认为,社会民主党的自觉性应体现在它的理论、政治、组织等方面,其中的重点是理论方面,即理论的自觉性。而且,列宁还在书中尖锐批判了经济派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意义的错误思潮,精辟论述了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觉悟的重大意义。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觉性与开拓创新联系在一起,指出:“当前运动的力量在于群众(主要是工业无产阶级)的觉醒,而它的弱点却在于身为领导者的革命家缺乏自觉性和首创精神。”〔7〕可见,列宁所说的“自觉”是针对“自发”而言的,要求人们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并且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觉性和勇于开拓创新密不可分。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马克思主义政党,特别是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意义的认识已经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日益深刻,它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拓创新,使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一是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和发展实践的重要性,真正具有认真学习、善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二是时刻牢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而非简单机械的教条,真正具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不断发展的世情、国情和民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错综复杂的社会主义实践的自觉性;三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真正具有善于总结新鲜的历史经验和理论成果,适时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自觉性〔8〕。就中国共产党来说,它从建立之日起就特别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在领导广大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探索、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具体实践中,虽然有不少失误,但其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性不断提高。否则,“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全党一直坚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9〕。并且,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问题,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理论自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理论自信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为基础,是一种较高程度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又能更好地增强理论自觉,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彼此相依。因此,自觉和自信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继承性创新、创新性继承的重要目标。
总之,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既有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否则它就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又有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内容,否则就会落后于实际生活,早晚被社会前进的车轮碾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这种理论品格的集中体现,更担负着传承、实践这一科学理论的历史重任,完成这个历史重任的基本方式就是继承性创新、创新性继承。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7-58.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3〕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
〔4〕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光明日报,2013-01-06.
〔5〕江流.社会主义的新实践和新发展——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J〕.科学社会主义,2008(6).
〔6〕陈文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J〕.科学社会主义,2009(1).
〔7〕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5.
〔8〕聂运麟.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自觉的新高度——“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理论的时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2).
〔9〕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22.
Three“Organic Unity”of Innovation of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I Hou-dong
(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Yan’an,Yan’an 716000,China)
The successive innovation and the innovative inheritan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reflect in three“organic unity”.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s intrinsic requirement,which shows new cognition of socialism,and it is insistence,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to scientific socialism.The unity of history and reality is basic principle,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insistence and application of basic principl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should be transferred according to realistic condition.The unity of consciousness and self-confidence is important target,and the two are dialectical unity and rely on each other.Theoretical self-confidence is based on high theoretical consciousness,and the former also can enhance the late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oretical innovation;scientific socialism;Marxism
D616
A
1009-1203(2015)02-0011-03
责任编辑 周 荣
2015-01-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9&ZD002)。
李后东(1982-),男,山东兰陵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讲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